【聚焦】黄大发:干一辈子不放弃的“当代愚公”

今天是10月17日,第八个国家扶贫日。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贵州,无疑是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贵州涌现出了无数的榜样楷模,他们的感人事迹令人热泪盈眶。
其中,就有“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的故事。
图片
黄大发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而黄大发这位“当代愚公”,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实现了神话般的壮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这悬崖绝壁之上,竟能有清水流淌。
图片
黄大发的家乡,是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村),位置偏僻、地势险峻,曾经,因为缺乏水源,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村民难以从事农业生产,几乎吃不到白米饭,连苞谷汤都很难吃得上。1962年,黄大发担任了村支书。他下定决心,要“从天上引来水”。
就这样,修建水渠的壮举开始了。此后的十几年里,只要农闲时节,黄大发就带领村民们上山筑渠。
图片
团结村里的纪念馆,雕刻着这副当代的“愚公移山”
当太阳从山岰里探出头时,劳动号子已在大山中激昂地响起了。千米悬崖上的开山凿渠现场异常壮观:男人们大力地抡起铁锤,妇女们帮忙搬运石块,连老人和孩子也来帮手添力……
30年间,黄大发和村民们便凭着一身胆气和干劲,用双手和铁锤钢钎,硬是在悬崖石壁上一点一点抠、一寸一寸刨。
时光流逝,当水渠建成,黄大发也白了头。终于,一股股清澈的山泉,途经道道山梁,潺潺地流经绝壁,灌入村里的每一块稻田。
图片
岁月荏苒,黄大发也白了头
如今,更名为团结村的草王坝村已然大变样,成为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现在,在有关企业的支持下,团结村将“大发渠”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村里也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图片
团结村的民宿
黄大发还动员村民种上了黄桃、柚子等,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特色农产品。截至2020年底,团结村人均纯收入达1.18万元,每年前来参观学习、休闲旅游的人数超过30万人次。
图片
今年黄大发已经86岁了,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时代楷模”“七一勋章”“最美奋斗者”……但这些,都没有让他“功成身退”。
“当时总书记给我颁奖的时候,我心里头就是说不出什么,我觉得我们国家十四亿人民都看到我们,非常荣幸。一句话,我这一生,我是党员,我干一辈子不放弃,为人民干一辈子。”在荣获“七一勋章”后,他这样对动静记者说道。
他确实干了一辈子——如今年过耄耋,黄大发仍在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他会接待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给他们上党课,讲自己的人生体验。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他还要和村里的党员们一起在新的征程上,谱写新的奋斗故事。
图片
今天的团结村
━ ━ ━ ━ ━
审核:袁航
来源:动静贵州
编辑:李京湄、张黎方夏
为您
精选
●遵义:文旅融合展芳华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机关单位上班的你,必须掌握这些网络安全知识!
●【关注】遵义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停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