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古生物

图片
作为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总数已积累至8万余件,民族文物是其藏亮点,在国内独树一帜。此外,馆藏贵州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以及反映地方历史人文和文化多样性的各类文物,也是贵州省博物馆的亮点。
那么,什么是古生物,贵州省博物馆收藏了哪些古生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经过多年积累,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件古生物标本,成为本馆的镇馆之宝。
1、萨斯特鱼龙
化石产自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乡境内上三叠统地层,距今约2.2亿年。
标本保存完整,体型较大;具有长的吻部,约占头部的2/3;牙齿尖锐;四肢修长。
萨斯特鱼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大型鱼龙类,体长可达7米以上。鱼雷般的流线型体型使其成为游泳高手;独特的大眼睛让其视力发达,可以在昏暗的水中捕食猎物。
图片
萨斯特鱼龙
鱼龙是最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分布较广,这些保存完整的鱼龙化石为该类动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许氏创孔海百合
化石产自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乡境内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地层中,属海相沉积。距今约2.2亿年。标本出露于灰黑色的薄层泥质灰岩中,保存较完整,萼(è)部特征明显。
海百合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是一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在生物分类中属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
图片
许氏创孔海百合
创孔海百合属有柄海百合类,身体分为根、茎(柄)、冠三部分,冠由萼、腕以及羽枝组成。化石显示,它们常附着于漂浮的植物茎干上,营假浮游生活方式,身体倒垂于浮木下,在水中漂浮捕食。
3、东方剑齿象头骨
化石产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一个石灰岩洞穴堆积层中。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晚期。标本为一东方剑齿象头骨化石,保存较为完整。
图片
东方剑齿象头骨
东方剑齿象在古生物分类中,属哺乳动物纲,长鼻目,真象亚目,真象科,剑齿象亚科,剑齿象属。起源于早更新世晚期,绝灭于更新世末期,是剑齿象属中比较进步的一支,其诸多特征体现它较其它剑齿象进步。
4、大熊猫头骨
化石产自贵州省湄潭县杨家山第四纪堆积层中。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晚期,距今约一万至几十万年前。
标本为保存较完整的大熊猫头骨一具,并含左右下颌。头骨的鼻吻部略有缺失,头骨残长约281毫米,额宽约68毫米,下颌残长约132毫米。
图片
大熊猫头骨
大熊猫属哺乳动物纲,食肉目,熊猫科,大熊猫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化石属种也多发现于我国南方极少数邻近地区,是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5、恐龙头骨
化石产自贵州省平坝县城关镇中山村附近下侏罗统湖相地层,距今约1.8亿年。
标本保存在暗紫红色钙质泥岩中,显露形态为一原蜥脚类恐龙头骨左视,受埋藏挤压,头骨侧扁。头骨残长420毫米,残高240毫米,吻短而圆钝。下颌受地层挤压折断,残长360毫米,最高处在下颌孔部位,高82毫米。
图片
恐龙头骨
原蜥(xī)脚类恐龙在古生物分类中属爬行纲、蜥(xī)臀目,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繁盛于侏罗纪早期。
6、胡氏贵州龙
化石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镇绿荫村附近的中三叠统海相地层,距今约2亿多年。
图片
胡氏贵州龙的结构
标本出露于浅灰色的薄层泥质灰岩中,显露形态为保存较完整的龙体背视。躯体呈“S”型保存,头颈弯曲向体右,尾弯曲向体左,身体的各部位特征清晰可辨。标本体长166毫米,头长16毫米,颈长47毫米,躯干长42毫米,尾长61毫米。
近期热文:
商王武丁的外交对象有多少个?
武丁用行动证明:振兴王朝不简单
曹操营建的王都——邺(yè)城
大变革时期,战国七雄的生死抉择
青铜乐器——錞(chún)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