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76岁退休副司令被授予“时代楷模”!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雁门关外,长城脚下
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
一位黑红脸庞、肩扛铁锹的老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
在山上不停地栽树
图片
这是张连印(前右)在荒山上植树(2007年9月1日摄)。新华社 刘松峰摄
可能很多人想不到
这位76岁的老汉
真实身份是一位共和国将军
他叫张连印
曾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图片
退休后
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
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植树
至今已经18年了
回乡18年
张连印共植树205万株
被人们誉为
“当代愚公”“绿化将军”
日前
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
向全社会宣传发布
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
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图片
从军队高级干部
到退休后回乡种树
“为何选择了这条
千辛万苦的植树路?”
有太多的人不解
“植树造林、防风治沙,
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张连印说
回家:
“我想把植树造林
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战场’”
荒山、铁锹
风沙、日晒……
塞北左云,雁门关下
年复一年
“老兵”用生命的年轮
把荒滩变为绿野
——樟子松、云杉
杨树、沙棘
一排排、一行行
漫山遍野……
退休18年来
“老兵”带领乡亲们
已为家乡种下200多万棵树
“老兵”名叫张连印
今年76岁
曾任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少将军衔
他戎马一生
本可以选择安度晚年
却饮风咽沙、倾尽所有
身患癌症仍植树不已
在家乡建起了一道
造福百姓的“绿色长城”
图片
2003年5月
服役38年的张连印
从领导岗位上退休
这一年他58岁
出人意料
卸下钢枪的张连印
竟扛起了铁锹
这位从张家场村走出的
军队高级干部
退休后要回乡种树?!
“植树可以防风固沙,
改善家乡自然环境。
我没有万贯家财,
植树造林是最现实的选择,
有多少钱种多少树。”
反复琢磨
张连印选定了这条路
图片
当时
冲着他的名望
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
“想要赚钱很容易”。
可张连印心里
通透如镜:
“我只想用有限的时间、
有限的精力、
在有限的范围内
为家乡人民做点事。”
“当年在部队报效国家,
如今退休了,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了”
乡亲
在张连印心中的分量很重
他4岁时父亲去世
6岁时母亲改嫁
抚养他长大的奶奶爷爷
也在他13岁和16岁时
相继去世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我才能长大,
乡亲们对我的恩情
一辈子也忘不了。”
他记得
小时候有时穷得
连鞋子都没有
图片
57年前的那个早晨
张连印终生难忘——
村里锣鼓喧天
这个19岁的青年
要去当兵了
戴红花、骑大马
乡亲们把炒好的瓜子
煮熟的鸡蛋
塞满他的口袋……
“你们为我戴红花,
我把决心来表达,
到了部队听党话,
党叫干啥就干啥!”
欢送会上
作为新兵代表的张连印
即兴创作了快板
这句话
他记了一辈子
也做了一辈子
参军第二年
由于表现优异
他光荣入党
此后
一路从普通一兵
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
戎马倥偬38载
每个岗位
张连印都成绩斐然——
当战士
他年年是“五好战士”
当连长
他被评为北京军区
“四好连队”优秀代表
他从团长、副师长
干到师长、副军长
省军区副司令员
被授予少将军衔
图片
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
2003年5月
张连印退休了
他认真地对老伴说:
“我是退休了,
没职务了,
可我的党员身份还在,
这是我一辈子的职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也是我一辈子的义务。”
张连印是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
张家场村人
张家场村位于
全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的
京津风沙源治理区
是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
全村共有土地17754亩
耕地只有6346亩
其余11000多亩都是荒山荒坡
风起沙扬
图片
几十年过去
乡亲们虽然从原先的土坯房
搬进了砖瓦房
但光秃秃的荒山野坡
却没有改变
站在家乡的荒山上
张连印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有当年乡亲们的关照,
就没有我张连印的今天。
当年在部队报效国家,
如今退休了
总算有机会报答家乡父老了。”
“绿化家乡、造福乡亲,
就是我‘人生最后一个战场’。”
当年10月
张连印带着妻子王秀兰
回到家乡
打响了植树事业的“第一战”
种树:
18年200多万株
他从外行变成专家
“祖宗三代都栽不活,
你回来就栽活了?”
创业的艰难
始料未及
左云土地贫瘠
树木成活率低
第一年
张连印从右玉
买了1万棵樟子松苗
结果第二年全死了
再栽
6000棵树,又死了
……
“祖宗三代都栽不活,
你回来就栽活了?”
“发小”胡万金
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
树全死了
老汉伤心了
但更不甘心
他购书自学
上门请教专家
还跑去外地的林场学习
每遇到一个会种树的人
就拉着人家打破砂锅问到底
图片
这是张连印和妻子一起查阅资料,学习植树造林和防风治沙知识(2007年9月1日摄)。新华社 刘松峰摄
为种树,他在荒山上安家
风吹得脸和耳朵常常掉皮
张连印在荒山上
盖起了平房小院
安了家
他和妻子
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
生活在这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张连印身先士卒
带头苦干
与村民们同吃、同住
同劳动
图片
栽了死、死了再栽……
和他一起回乡种树的妻子记得
种树的头几年
脸和耳朵常常被风吹得掉皮
嘴上起水泡肿得老高
有时水泡裂开
鲜血就顺着嘴唇流下来
看到父亲手上一道道裂开的皴纹
和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
女儿心疼地直掉眼泪
有一年假期
张连印的女儿张晓梅
第一次回村看望父母
本想着劝劝父亲的她
一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迎面两个身着迷彩服
扛着铁锹的人
老远就朝她招手
走近了
她才认出来是父亲母亲
图片
两人脸上被晒得又黑又红
身上、头发上全都是土
看着母亲嘴上起满了水泡
父亲手上一道道裂开的皴纹
和指甲缝都塞满了泥土
她心疼地直掉眼泪
图片
而张连印有自己的“苦乐观”:
“我种树,
为党和人民做事
不觉得辛苦,
反而很快乐。”
走进父亲盖的几间“指挥所”
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屋子
睡像地板一样硬的床
可父亲似乎毫不在乎
而是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异常兴奋地拉着她说:
“晓梅,你看看这个树苗,
等过几年再回来肯定就长老高了。”
那一刻
女儿一下子明白了
父亲
他一定会干到底
图片
成活率50%85%以上
他把自己变成了“种树专家”
由于经验不足
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
还不到50%
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
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
痛定思痛
张连印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
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
树种和植树方法
整地、挖坑、植树
围圈、浇水、掩埋……
每一道关口科学把关
终于使树的成活率
上升到85%以上
4年多的风餐露宿
4年多的含辛茹苦
4年多的甜酸苦辣
张连印终于获得了硕果
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
黄鹂鸟来了
杜鹃来了
狼和黄羊也出现在山里
如今,回乡18年
张连印共植树1.8万亩、205万株
“左云县的海拔和纬度较高,
4月,温湿度正合适,
栽下苗后很快就能发芽。”
谈起种树
张连印早已成为行家
图片
张连印家门口自己培育了苗木基地。人民日报图片
军人本色:
一边与癌细胞拼杀
一边与荒漠风沙战斗
山坡上
张连印干完活便席地而坐
讲起话来中气十足
很难想象
他曾徘徊在生死线上
咱们当兵的
这点儿疼怕什么!
2011年
66岁的张连印被查出肺癌
右部肺叶被切除后
他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化疗
呕吐、晕眩、剧痛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每次儿女问他能不能受得住
他都坚决地说:
咱们当兵的这点儿疼怕什么!
图片
“我必须回去种树
距承诺的还差500多亩地没种完”
2012年初
张连印的病情逐渐好转
家里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刚从鬼门关门口绕了一圈的他
倔脾气又上来了:
我必须要回去种树,
我当初承诺要种5000亩地,
现在还差500多亩地没种完,
咱当兵的,不能说话不算话!
图片
被癌症折磨得脱了人形的老将军
白天穿着宽大晃荡的迷彩服上山植树
晚上在土炕上输液治疗
就这样
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
张连印又回到了张家场
当老乡们看到被癌症折磨得
脱了人形的老将军
穿着宽大晃荡的迷彩服
白天扛着铁锹上山挖坑植树
晚上回到屋里的土炕上输液治疗
都心疼不已……
一边与癌细胞拼杀
一边与荒漠风沙战斗
每月往返500公里取药
2014月5月,张连印
种树5000亩的目标成功完成
可他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
被诊断为肺癌骨转移
图片
想到自己承诺的
三十年归还林权地权
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完成
这位倔强的老将军
不顾自己已是癌症晚期
一边与癌细胞拼杀
一边与荒漠风沙战斗
每月都要往返500公里外的
石家庄取药
提起自己的老父亲
女儿张晓梅说
有一次
我们知道他要回来取药
想着吃一顿团圆饭
可左等右等也等不到人
后来一打电话才知道
为了赶时间他取了药就回去了
坐了一晚上的硬卧
图片
还有儿子张晓斌
看着已是又黑又瘦的父亲
不顾大腿根磨破了皮、流着血
也要坚持在山上干活
心疼地哭了好几次
2015年
在部队已是正团级职位的张晓斌
做出了自主择业回老家的选择
与父亲一同担起种树的重任
并把这份责任延续下去……
图片
“每天和树打交道,
心情好身体就好。”
“30年是我的‘目标’,
种树要种到88岁!”
张连印说:
“每天和树打交道,
和老百姓在一起,
心情好身体就好。”
在他的带动下
山西省左云县
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
上升到现在的45.03%
增长了6.43个百分点
张连印被群众称为“绿化将军”
初心:
麾下拥有205万个
环境卫士的“树司令”
“不管你多富有,
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秋日的午后,松涛阵阵
站在张家场村山头的
小亭子里
张连印远远近近地望着
放声唱起了他最爱的歌——
“不管你多富有,
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18年间
就在这片脚下的土地
他带领乡亲们植树1.8万亩
其中6000亩是义务植树
1.2万亩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余万棵树
他分文不取
签下协议:
“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
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
“我还是把有限的资金
用在绿化荒山上吧!”
创业初期
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
大女儿张晓梅
用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
儿子张晓斌拿出积蓄10万元
小女儿张晓花
将3万元转业费
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垫入
后来张连印又两次向银行贷款
然而
村子里张连印自家的老屋
却坍塌得不像样子
本族的老人劝他:
连印啊,你就不想想自家?
你家的老屋
还是花些钱翻盖一下吧
张连印却说:
“我还是把有限的资金
用在绿化荒山上吧!”
生态改善后
乡亲们感念张连印的事迹
自发筹钱建了一座凉亭
想取名叫“将军台”
却被张连印制止
后来立起来的是
“张家场乡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
工程纪念碑”
多年来
最喜欢穿的,就是一身旧款迷彩服
他和群众打成一片
吃农家饭、干农家活
说农家话
谁家有个家长里短
都请他出面主持
在他资金短缺时
3位村民贷款30万元借给他
连借条都不用打
多年来
张连印吃的是
土豆白菜豆腐
最喜欢穿的
就是一身旧款迷彩服
逢年过节
他都要买东西
去看看村里的困难户……
图片
村民们都说他
“从来不摆谱,
看不出是个将军。”
“那满山的樟子松、云杉……
不都是我的兵吗!”
有人戏称
卸了甲的“愚公司令”
是光杆司令了
张连印却幽默地说:
“我的麾下有着百万兵呢,
你们看那满山的樟子松、云杉,
油松、胡杨、侧柏、沙棘,
一行行,一列列,
漫山遍野,
不都是我的兵吗!”
如今
数不尽的樟子松、油松、沙棘
已经把荒山、荒坡变成了林地
张连印说,
“我在这里多种一棵树,
就多培养一名环境‘卫士’。”
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
麾下205万个环境卫士的“树司令”
图片
从保卫祖国的将军
到保护环境的卫士
40年戎马生涯
张连印把根扎在祖国的万里疆土
把全部青春献给了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
18年植树造林
他又把汗水洒在家乡的黄沙泥土
把全部心血浇灌给
1.8万亩林田、205万株树木
说起未来的打算
76岁的老将军话语铿锵:
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继续当好生态建设的宣传员、
绿化荒山的战斗员、
森林树木的护卫员……
来源:长城网综合新华网、参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报道、时代楷模发布厅、北洋之家
责编:房淑婧 苏浩军 陈兆月
编辑:吴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