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牛源广谱中和抗体揭示了O型FMDV衣壳表面交叉保护性抗原位点的新结构信息,报告了一种牛源中和抗体快速裂解病毒的病毒中和机制,为今后FMD广谱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和有力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
口蹄疫是动物疫病中最具传染性和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疾病之一。FMDV是最早在动物身上发现的一种病毒,百年来对猪、牛和羊等形成严重威胁。牛的保护性抗体进化出一种强大的策略,通过破坏病毒颗粒来抵御这种病毒,导致病毒RNA在感染前释放。本研究揭示了一个象征口蹄疫病毒阿喀琉斯之踵(致命弱点)的脆弱区域。根据卢曾军研究员介绍:利用牛源广谱中和抗体,解析了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表面两个交叉保护性抗原位点结构,一个位于VP2蛋白,包含一组表位;另外一个位于VP3蛋白,也包含有不同的构象表位,是一个新发现的抗原位点,以前没有报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新发现的位于VP3蛋白的抗原位点是O型FMDV的一个结构稳定性敏感区域,抗体结合以后可以迅速裂解病毒,导致病毒不能再次感染细胞,产生中和病毒效应,不同于阻断病毒结合受体入侵细胞的病毒中和机理。
本期转自: 牧科传媒mukemedia
本期编辑: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