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 非遗第N年第二季|李廷怀:匠心传承 让汝瓷文化发扬光大

图片
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在汝州窑口烧制而得名。历史上,汝瓷烧制技艺,起源于唐代中期,北宋中晚期达到鼎盛。因当时北宋的国都汴梁(现河南省开封市),距离汝州只有二百公里左右,所以汝窑的瓷器就成为了当年宫廷里的御用瓷器,也被称为“汝官瓷”。当时汝州烧制瓷器的古窑址有数百个,史料记载中,曾用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来描述这里的繁荣景象。
后来,金兵入主中原,北宋王朝覆灭,汝州当地的窑口也因战乱而纷纷消亡。由于烧造的时间较短,前后只有二十年,所以汝瓷的传世作品十分少见。目前,已知的宋代汝瓷,全世界也只有65件,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少部分散落于世界各国博物院或私人收藏。
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这是郑州首次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的盛会。在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中,有一项是,要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精品瓷器,作为上合组织会议会场的专用茶杯。在百家钧瓷、众多汝瓷中,最终胜出的是玉青釉色的汝瓷“龙头杯”。
这也是汝瓷失传近千年后,首次被国家认可,被选为上合组织会议专用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龙头杯”设计的核心人物,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回忆,当时在设计这个作品时,最主要的想法就是要体现传统文化,华夏文明。
图片
张峰,是李廷怀的徒弟,跟着李廷怀学习汝瓷烧制技艺已经有15年了。张峰表示,接到“龙头杯”任务后,师傅李廷怀就跟他们专门开了一个会,当时师傅李廷怀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有中华传统的图腾;二是要有实用性的器物。“设计了大概十几次稿,定稿以后就开始要制作了。李老师将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我,由我来带队执行完成生产和烧制的工序。因为时间也很紧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这边还是冬天又特别冷,然后又用了最短的时间要完成这个任务。”张峰介绍说。
据张峰介绍,这款“龙头杯”有着象征集中华民族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寓意。杯盖借鉴了北京天坛建筑屋顶的元素;杯柄为中国的图腾,一条龙是一个杯柄;杯底设计的是一个三足站立的方式;杯壁则有画龙点睛之处,独特的设计充分展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正是因为这款‘龙头杯'独具的设计理念和烧制的工艺,在足足100多件提报的工艺品里面,集中选择我们作为此次上合会议用杯的制作单位。”
2011年的时候,汝瓷烧制技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作为汝瓷的工匠,李延怀和张峰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张峰认为,这是国家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艺术需要在传承当中发展,在汝瓷文化研究传播这方面,我也会不遗余力地开发国内外汝瓷爱好,培养更多的人来热爱汝瓷。”张峰说。
在李延怀和徒弟张峰看来,他们更要创作出更适合当代人所审美的汝瓷来,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汝瓷文化才能发扬光大。“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把汝瓷更多的美好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李老师和我共同的责任。我们人生目标的就是汝瓷从汝州走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张峰表示。
(音频/图片来源于云听)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