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妆容之美04|初唐妆容,由武则天的一生讲起

论中国古代权势最大的女性,不可不提武则天。自入宫到退位,武则天历经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里,随着整体国力、经济、文化风气甚至气候等各种因素的改变,这一段时间的宫廷装束,不管是整体审美,还是妆面、发型、首饰、服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质朴简约发展 到华丽浓艳。作为一位最终登上帝国政坛顶端的女性,武则天对当世时尚也有强大的影响力。
从简约的旧朝遗韵开始
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时入宫,当了十二年才人,太宗去世后随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
贞观距唐代开国不远,女装风格与北朝后期、隋类似,崇尚纤细的身形,妆饰
图片《步辇图》中妆面浅淡、“红妆窄裹小撷臂”的初唐宫女
正所谓“红衫窄裹小撷臂”,初唐女性上衣多为交领或圆领襦衫,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裙腰位置也极高,甚至束至胸上腋下,几近领口。宫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劳作时,还会在腰胯部束带,将裙摆收高以便于行事。普通发型仍有浓郁的隋风,鬓发收拢服帖,头顶则以低矮的层叠盘绕型发髻为主,或盘绕成单髻,或带鬟双髻。面妆多是浅淡的白妆,眉形也或纤细或短小,唇色淡雅、唇形小巧,整体呈现收敛、含蓄的状态。反映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故事的《步辇图》中,宫人正是如此打扮。
高髻之风已经出现。宫中贵妇喜好挽发后收拢至脑后,再自下翻转而上成髻,或即文献所称的“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这种高髻出现之后,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间。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征调数万民夫修建洛阳宫,直言敢谏的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坚决反对,还特别提到一句“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说民间风行高髻,就是因为宫里嫔妃们所起的不良带头作用。太宗听后勃然大怒,认为皇甫德参的指责完全是毁谤,耍性子说:“难道要我大唐宫中嫔妃都没有头发,你才满意吗?”(此人欲使宫人无发,乃称其意!)后来在魏征的劝谏下,太宗平息怒火,还对皇甫德参进行了赏赐。
虽然被批评了,高髻之风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这种发型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后,成为唐代女性发型中地位较高的一种,初盛唐壁画、陶俑中的仕女为首者往往都头梳高大发髻,有如刀形,我们现在也将其称为“刀髻”或“单刀半翻髻”。这在贞观时期京畿一代的墓葬壁画、陶俑中非常常见,比如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礼泉昭陵杨温墓里的侍女,前四位便头梳高髻。还有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的段元哲墓、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郑乹意夫妇墓、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的昭陵长乐公主墓、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的昭陵李思摩墓中,也可以看到类似发型。高髻可以说是唐代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发型。
图片陕西礼泉昭陵长乐公主墓《四女侍图》,左侧两位梳的是半翻髻
在首饰、妆面的流行上,唐代整体呈现由简及繁,组合数量由少至多的大趋势。初唐的妆面和首饰相当简单。几乎看不到太夸张繁复的妆面,多柳叶细眉,浅施薄粉,轻点朱唇,少有首饰。早期首饰以小尺寸的简单的簪、钗为主。简单的直簪、扁簪可供基本的固髻使用,常见的插法为一支横簪插于发髻底座。花头簪仅见于少数几例宫廷贵妇,插戴数目一般也仅为一两对,比如湖北安陆王子山贞观时期的唐吴王妃杨氏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簪,以花丝做出两朵簪首,其中一支簪首为五瓣花形外框,框内用金丝掐出缠枝花卉鹦鹉纹,应是当时的少数宫廷样式。唐吴
钗式也非常简约,多见钗脚较短、股距略宽的小折股钗,长度仅有数寸。如西安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三件白玉钗,一大二小,钗梁内直外弧,钗股长仅七八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顶。由于插戴后钗首露出部分有限,有时仅在钗梁部分使用较贵重的材质,安装在其他金属材质制成的钗股上。初唐壁画、陶俑里的仕女,发型不论是盘发的高髻还是普通小髻,仔细分辨都常可在发髻基座看到微微露出一段U形钗首,通常左右对插以固定发髻,如陕西礼泉昭陵杨温墓、段蕳璧墓的壁画所描绘。少女所梳的双鬟髻上也会各插一支折股钗,如湖北武汉岳家嘴隋墓陶俑插戴的样子。以
步入开放的高宗朝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之后被封为二品昭仪,开始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这时这时唐代女性形象的风格也开始悄然变化,崇尚的身形从纤细瘦弱转为更加挺拔,风气渐开放,妆面也往复杂化发展。
初唐位置极高的裙腰此时开始略往下移至胸,露乳的程度增大,但依然紧束,下摆宽阔。上衣的袖口和衣缘有时装饰一条较宽的花锦边。对于唐代前期这种紧束胸腰的细腰审美倾向,初唐诗文中也常有描绘,如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中的“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和刘希夷《公子行》的“愿作轻罗着细腰”。
图片陕西礼泉昭陵出土梳单刀半翻髻,广眉红唇,着披帛女立俑
发髻的种类和形态变得更为丰富,除了更加饱满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种各样的鬟髻也大为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长者似角;还有的余发不回绕成环,随意垂下。宫廷贵妇有更加夸张的鬟髻,环径加倍扩大,成为醒目的左右两大鬟,也是舞女的常用表演发型。
图片陕西长武县枣元乡郭村出土着低胸装、鬟髻女舞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渊渟岳立摄
首饰大多依然在髻鬟的基部用钗固定,或在半翻髻侧插簪一二。珍珠宝石项链、臂钏也见诸使用。此时,在唇两侧点假靥、眉心画花钿、面颊两侧画月牙形斜红的华丽妆面越发常见,成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妆容。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的执失奉节墓壁画虽然着色草率,但也一一为仕女、舞女在两鬓太阳穴前用大红色绘出一道斜红,额上眉心也点以
眉形开始往粗阔发展,愈加浓妆重彩。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的昭陵韦贵妃墓壁画描绘了完整的妆面,不管是乐舞伎、侍女还是墓主韦贵妃本人,画像大多绘出了斜红、腮红以及唇两侧的黑点“假靥”,额头上还有扇面形或花草形的花饰。从图像上看,这一时期黑色面靥是女性竞相追逐的时尚,连韦贵妃本人也不例外,这在其他时代并不多见。
图片陕西省长安县执失奉节墓壁画中唐垂拱元年描有斜红、花钿的舞女
武周:盛妆华丽绽放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 年),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政事皆由武后处理。天授元年(公元690 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直至神龙元年(公元705 年)被迫退位。武则天对有政治象征意味的服装进行了各种创新和改革,几次赏赐高级官员、诸卫将军华丽的绣袍、铭文袍,以猛禽、兽类象征文武官员。同时,随着女性政治地位的大幅提高,日常女装的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可算是唐代女性形象最从容自信、丰满匀称、曲线优美的一段时间,同时着装风气也最为开放和暴露,首饰、妆饰也逐步走向华丽。在一个女性当权的时代,这是合乎情理的转变。
图片初唐低胸半翻髻女俑,洛阳博物馆藏,李芽摄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展露身材的自信。“粉胸半掩疑晴雪”,女性袒露丰满胸部的程度大大增加,甚至在今日看来都略显夸张。裙装惯用红、绿等浓艳强烈的颜色,武则天本人便有名句“开箱验取石榴裙”。上层社会女性衣料越发铺张奢侈,在衣缘用锦料的做法越来越多,甚至整件短袖、褙子均用富丽堂皇的大花锦绣制作。
图片新疆阿斯塔娜墓出土唐代义髻,以薄木制成,上面绘满了各种云形或花草形饰
发型愈加蓬松,尤其两鬓隆起为“云鬓”状,不再是初唐收拢服帖的状态。在云鬓的基础上,单刀半翻髻和双刀半翻髻依然流行,作为身份地位较高者常用的发型,并且发展出可戴的义髻,贴有华丽的钿饰,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一具以薄木制成的假髻,上面绘满了各种云形饰和花草形饰。另外,双瓣鬟髻与单瓣鬟髻一起,成为武周时代最流行的发髻,其形态也逐渐由小变大,在武周末年发展成为饱满圆润的大髻,也出现了作为替代品的同形义髻,以簪钗、系带固定。
武周期间,女子妆面更加浓艳华丽。横扫粗眉,胭脂腮红的面积从眉下一直扩大到脸侧,额上花钿的造型除了简单的扇面形,还晕染出各种花朵、卷草、卷云等复杂花样,两侧斜红不再只是一道红晕,也会绘成复杂的花样。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从吐鲁番阿斯塔那永昌元年(公元689 年)张雄夫人墓中出土的一批一批彩绘着衣俑,所绘面妆花样各不相同,精致非常。张雄夫人下葬时的随葬品是其子张怀寂特地准备的,张怀寂九岁随高昌王入京,在长安接受教育成长,深受都城文化影响,这批木俑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长安女性的妆容特色。当时的武则天,妆面大体也应该是这样华丽。
除了普通的簪钗,首饰也有了更加装饰化的发展,步摇、凤饰成为主流。上翘翻卷的云头形、花朵形、卷草形簪钗开始大量出现,其下连缀一挂或者一排挂饰的步摇簪。陕西礼泉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石椁线刻中所描绘的仕女,不少都在发髻一侧插戴一支步摇簪,簪首或作卷云忍冬花型,或作朵花型,或作凤鸟;垂饰或一枚,或一挂,或成排,样式丰富。还有在头顶簪戴大型立体凤鸟头饰的情况。陕西西安韦氏墓石椁椁门上的仕女线刻,头冠外形模拟男冠,冠顶正中也立有一只正面展翅的凤鸟,口衔垂珠串,旁插步摇簪,此搭配或为武周前后女性当政时所创的新制,昙花一现。
武则天退位之后,女性——包括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后——依然活跃在权势的巅峰,直至玄宗即位。华丽的武周风一直持续到了开元初年(公元713 年),而以丰腴为美、衣着宽松、大红妆面的风尚,则是杨贵妃登场之后的后话了。
文章收录于《中国妆容之美》,浦睿文化于2021年7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