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丘》,还有19个你不知道的细节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鬼脚七
电影唯一的作用是让生活变得比电影更有趣
年度期待《沙丘》终于上映了,目前豆瓣评分7.8分。
《沙丘》有丰富的背景和大量细节,是一部关于文明、政治、历史和宗教的浩渺史诗。
图片
可以说《沙丘》是一部为电影院而生的电影,尤其是在IMAX银幕上。置身厄拉科斯星球,浩瀚宇宙,漫天黄沙,时隐时现的巨大沙虫,汉斯·季默的恢弘配乐萦绕在耳边,气势磅礴的史诗感扑面而来。
在之前阿那亚举办的首映礼上,陈思诚就表示“这部电影代表了全球最高级别的电影从业人员的技艺”。
今天小万就来盘点下《沙丘》中的有趣tips,方便大家更好的观影。
前方有剧透哦。
屏蔽场
在影片中,角色们战斗时会打开身上的能量屏蔽场,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原作中对于这个屏蔽场的具体“外观”并没有明确说明,以至于在1984年的老版《沙丘》中,大卫·林奇设计了一个古怪的马赛克来展现这个效果。
图片
在今年的《沙丘》中,这个设定呈现为一层隐形薄膜,在受到攻击时会发出不同的光,从视觉上来说的确大大提高了观赏度。
图片
新旧版造型差异
1984年版《沙丘》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大卫·林奇甚至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这段执导经历。
的确,老版有大量粗糙的特效和夸张的造型,以及不血腥和B级口味的设计(毕竟导演是大卫·林奇),看起来更像一部粗糙的cult片。
图片
比如姐妹会的成员在老版中都是光头,但是原作中明明清楚表示了她们是有头发的,新版中夏洛特·兰普林饰演的圣母阴郁神秘的造型就更接近原作的描述。
图片
哈克南男爵
在故事中,哈克南男爵是一个肥胖得需要飞行助推器才能自如移动的丑陋人物。
新版中这个角色由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演,除了肥胖的身材和颇为“油腻”的造型,还给他设计了即使悬浮在半空也能拖到地上的黑色长袍,这个类似于毒蛇般的造型展现了哈克南内心的狠毒和狡诈。
图片
“野兽”拉班
“野兽”拉班是哈克南男爵的侄子,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型角色,嗜血成性、杀戮无数,是哈克南实行铁腕统治的重要工具。
图片
影片中饰演这个角色的是动作明星巴蒂斯塔,也就是《银河护卫队》系列里的“毁灭者”。有意思的是,这位前WWE巨星在摔角界的绰号正是“野兽”,强壮的身材和豪爽的性格让这个选角从一看上去就非常“完美”。
图片
科幻片全明星阵容
两版《沙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集结了大批科幻片中的著名演员。
比如老版中有帕特里克·斯图尔特(《星际迷航》《X战警》)、肖恩·杨(《银翼杀手》)、当时还是新人的凯尔·麦克拉克伦后来也继续和林奇合作了《双峰》。
图片
1984版和2021版角色对比
今年的新版中,同样集结了来自包括超英电影的一大批科幻片演员,赞达亚(《蜘蛛侠》)、巴蒂斯塔(《银河护卫队》)、杰森·莫玛(《海王》),甜茶也出演过《星际穿越》。
扑翼机
影片中角色们乘坐的飞行机被称为“扑翼机”,是一种仿生学的设计,模仿了昆虫的飞行方式。
图片
在老版中,迫于技术能力无法实现这个效果,采用的是普通的飞机设计,而在最终夭折的佐杜洛夫斯基版的《沙丘》中,曾完成了这种飞行器的设计。
今年的《沙丘》,我们也终于在银幕上看到了这种独特的飞机登上银幕。
图片
佐杜洛夫斯基当年设计的扑翼机草图
沙锤和“凌波微步”
在电影的后半段,惨遭灭门的保罗踏入沙漠,开始了自己的流亡和复仇之旅。对于沙漠的描写和介绍在原作和电影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图片
沙锤是弗雷曼人使用的独特工具,因为沙虫会被有规律的节奏吸引,因为安装在沙漠中的沙锤能吸引到附近的沙虫靠近,这既是转移沙虫注意力的方式,也是在需要征服沙虫的时候引鳖入瓮的手段。
图片
同样,在沙漠中采用特殊的步伐前进也是为了模仿沙粒被风吹动发出的自然声音,以避免被沙虫注意,影片中也重视呈现了这一段看起来多少有点神(滑)秘(稽)的凌波微步。
沙丘星以盛产香料而受到帝国的重视,但是在这颗星球上,因为干旱而最需要的资源是水。
水资源的缺乏促使是弗雷曼人设计的专门的蒸馏服,将人体排出和呼出的所有水分加以循环利用。
图片
在影片中,弗雷曼人第一次来见雷托公爵时,表示尊敬的最高礼节就是朝地上吐口水,以此表示“将生命之水分享给你”。
在弗雷曼人中,如果一个人死去,那他身上的水将属于整个集体,而这也被视为对于自己种族的最大贡献和最后的付出。
沙虫
《沙丘》中必不可少的是对于沙虫的表现,这既是影片的核心视觉符号,也是影片制作规模和特效技术的标志。
1984年版中由于当年的技术限制,对沙虫的表现并不如意,细节的缺失和粗糙的模型感让沙虫更像一只巨大的蠕虫。
图片
今年的新版我们可以看到肉眼可见的技术飞跃,无论是前半段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沙虫吞噬香料车的画面,还是后半部分见到的沙虫真身,纤毫毕现的细节呈现配合音效最终实现了最佳效果。
香料
香料是故事中所有矛盾和冲突的核心,这种稀有的资源既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提升人的能力,同时也是宇宙旅行等各种技术的必要原料,同时,香料也是宇宙中所有贵族和领主们无法离开的一种成瘾性毒品。
图片
香料只产于厄拉科斯的沙丘深处,“水”与“香料”不可兼得,这其实非常明显地隐喻了现实中的石油开采,资源背后的巨大利益促使人们牺牲环境来攫取财富。
另外一个小小的冷知识,香料的生产方式之一,是由沙虫的排泄物转化而来。
汉斯·季默
说到《沙丘》震撼的视听感受,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配乐大师汉斯·季默。
作为当今影视界最伟大的配乐大师之一,汉斯·季默以众多的经典作品而为人所知,包括《狮子王》《角斗士》《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为奴十二年》等作品。
图片
汉斯·季默擅长使用多层次的音乐来配合高戏剧张力的情节,这次与《沙丘》的合作,更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克服了种种不便,一度采用了远程指挥录制的方式最终完成的,而季默恢弘大气的风格也的确与电影中的史诗场面完美契合。
图片
另外,据说汉斯·季默因为接下了《沙丘》配乐,而推掉了老搭档诺兰的《信条》,这部史诗能为他带来第12次奥斯卡提名吗?
“太空版”《甄嬛传》
在小万的采访中,饰演岳医生的张震分享了自己初读《沙丘》时候感受,坦言“这不就是一出宫斗剧?”
确实,《沙丘》中所描写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对于资源的争夺、家族恩仇和权谋、长达几代人的争执,都是司空见惯的经典主题。
《沙丘》作为一部伟大的太空科幻小说,对于一部分硬核的科幻迷来说或许觉得过于俗套和简单,但是《沙丘》同时也是一部生态学科幻小说,赫伯特不仅对于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社会的生态也有大量的描述。
图片
《沙丘》的宏大感正是来自于对于人类文明、历史、宗教的鸟瞰和反思,这部波澜壮阔的星际宫斗才刚刚开始,下一部,预定上!
(下文涉及小说前史背景和后续发展)
巴特兰圣战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人类已经踏入宇宙的遥远未来,但是有不熟悉科幻的小伙伴会好奇故事中没有我们在类似科幻故事中看到的“高科技”设定,大部分场景、设定都保持着古典风格,动作戏也以冷兵器肉搏为主。
图片
其实,在《沙丘》的背景设定中,故事开始的一万余年之前,人与产生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之间曾经发生一次被称为“巴特兰圣战”的大战。
这场战争人类取得了胜利,并且定下了“尔等不得制造映象人的意识的机器”的戒律,彻底杜绝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图片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沙丘》中的人类发展出了不依赖计算机的高科技水平,例如将精神力提升到极高状态的门塔特,以及具有类似巫术能力的比·吉斯特姐妹会。
雷托之死
保罗的父亲雷托之死是电影中的关键情节(可以类比为《权力的游戏》中艾德·史塔克之死),同时也是故事开始真正进入“沙丘”的转折点。
但是厄崔迪家族受命接替哈克南家族入主沙丘星并非表面意义上看起来的是一个“美差”,远赴沙丘星是一场近乎自杀的危险之旅,在故事中也反复暗示了这一命运。
图片
故事中厄崔迪一家的祖先是希腊神话中的阿特柔斯家族,这个家族在神话中背负着骨肉相残的诅咒,这一经典设定也一直延续到遥远的《沙丘》故事当中,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有血缘关系,而谋杀雷托的计划其实正是自相残杀。
图片
在此后的故事中,哈克南男爵被保罗两岁的妹妹阿利娅杀死,同样再次印证了这一神话主题。
戈姆刺测试
《沙丘》的故事前半部分是保罗的成长历程,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公爵之子迅速蜕变为沙丘之王。影片前半部分,比·吉斯特姐妹会的圣母对保罗进行的戈姆刺测试是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
图片
在这一段故事中,尚未知晓自己命运的保罗第一次面对家庭之外的广大世界,预示着他即将面对的众多苦难。也是在这段情节中,出现了此后反复出现的台词——
“我绝不能害怕。恐惧会扼杀思维能力,是潜伏的死神,会彻底毁灭一个人。我要容忍它,让它掠过我的心头,穿越我的身心。当这一切过去之后,我将睁开心灵深处的眼睛,审视它的轨迹。恐惧如风,风过无痕,惟有我依然屹立。”
图片
育种计划
对于影片中的比·吉斯特姐妹会,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种优化的神秘宗教组织,故事中的最大的故事主线,除了对于香料的争夺,就是对于“先知”的培养计划。
图片
故事中的姐妹会在各大家族都安排进去了自己的成员,目的正是收集各大家族的基因,以培养出那个能预见未来的先知“穆阿迪布”。
姐妹会原本的计划是将厄崔迪家的女儿嫁给哈肯南家族的儿子,但保罗的母亲因为深爱丈夫,违背姐妹会指令生下保罗,从而改写了整个帝国的命运、
图片
三大家族
《沙丘》的故事涉及到三大家族,厄崔迪、哈克南和皇帝的柯瑞诺家族,三个家族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相互猜忌甚至阴谋。
图片
在设定上,哈克南男爵是雷托的表兄,但是两家世代为仇,而杰西卡女士作为姐妹会成员,本身也是育种计划的一部分,她是圣母与哈克南男爵的女儿,作为血统的保证被送进厄崔迪家族,保罗和妹妹身上都流着哈克南家族的血。
图片
在《沙丘》小说下半部分的故事中,保罗率领弗雷曼人反攻了哈克南家族,杀死了自己的外祖父哈克南,同时逼迫皇帝将女儿伊如兰嫁给自己,迈向了成为帝王的第一步。
行星学家凯恩斯
影片中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帝国的行星学家列特·凯恩斯,她的立场介于弗雷曼人和帝国统治者之间,一方面服从皇帝的指令,一方面同情弗雷曼人的遭遇。
图片
在设定上,一心想要探索沙丘秘密的凯恩斯是一个无意卷入权力斗争的科研者,但是在席卷整个宇宙的权力游戏中,她最终也无法“安安静静搞研究”,最终付出了生命,在这里也能看出赫伯特试图在《沙丘》所隐喻的故事中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的命运。
另外,在原著中,凯恩斯是一位男性,同时也是赞达亚饰演的契妮的父亲。
图片
邓肯·爱达荷
电影中杰森·莫玛饰演的剑术大师邓肯·爱达荷为了保护保罗和杰西卡而战死,相信是不少观众的意难平。
图片
不过按照小说里的人物走向,在此可小小剧透一下,邓肯作为贯穿整个沙丘历史的重要人物,可能还有出场的机会。
他在战死之后被制作成为“死灵”复活,并且在此后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辅佐着厄崔迪家族,后来甚至作为再造人实现了“量产”。
图片
“铁打的邓肯,流水的厄崔迪”,这句调侃的话不是没有理由。事实上,邓肯正是作为厄崔迪家族统治合理性的参考点存在的,他经历了雷托、保罗、阿利娅、雷托二世的统治时期,他正是《沙丘》故事中的道德坐标系。
在电影中,邓肯和保罗的互动非常有爱,期待着续作中杰森·莫玛的回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鬼脚七往期文章】
点击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