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召开

10月24日,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召开。会议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有关情况。同时,现场视频连线张掖市、陇南市相关负责人通报当地疫情的最新情况。记者于此间获悉,根据目前全省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看,显示为德尔塔毒株。相关流调溯源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从我省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看,系德尔塔毒株
10月23日0时至24时,甘肃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其中,兰州市 5 例,张掖市1例。上述6例病例均为集中隔离点的隔离人员。
自2021年10月18日至23日24时,全省共有确诊本土病例41例(其中,兰州市30例,张掖市7例,嘉峪关市2例,天水市1例,陇南市1例)。
图片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1年10月24日9时起,兰州市城关区东湖小区、张掖市甘州区锦绣嘉苑(梁家墩镇六号村)、张掖市甘州区龙王庙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区。截至目前,我省共有5个中风险区(原有2个为:兰州市城关区云祥小区、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天庆丽舍小区)。
截至23日24时,全省已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7183人,其中,密接人员2054人,次密接人员5129人。
全省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调集力量,增加设配,加快核酸检测筛查进度。截至10月23 日24时,全省共采集样本906万份,已出检测结果698万份。
在国家救治专家组指导下,以省级定点医院为依托,统筹省级医疗机构救治力量,抽调涵盖重症、呼吸、感染、护理、检验、影像和心理干预等专业技术人员149名进驻定点医院。目前,救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兰州重离子医院48小时内紧急改造为定点救治医院,目前已具备收治病人的条件。
下一步,甘肃省将继续扩大流调范围,精准做好排查,做到精准防控,严防代际传播。规范核酸检测,加快样本转运、检测速度,及时、精准上报核酸检测结果。加强对封控小区的管理,严格居家隔离,严防社区传播,尽最大努力阻击疫情扩散蔓延。
发布会特别提醒:一是凡是与公布的确诊病例轨迹有重合的,凡是去过中高风险区的人员,请务必立即主动与当地社区或疾控部门联系,做好自我隔离,配合做好流调和核酸监测工作。二是在我省境内的旅游团队和自主出行的游客,按照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的要求,立即停止旅游活动。主动与当地社区或疾控部门联系,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广大居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查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不聚集。
兰州市主城区开展压茬式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获悉,截至10月23日24时,兰州市共排查密接人员844人,次密接人员1275人,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217个,已采集人员样本3938699份,已出结果3391601份。为了更快发现阳性病例,兰州市在主城区开展压茬式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截至10月23日24时,兰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0例,均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目前情况稳定。10月23日0时至23日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现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图片
通报说,兰州积极倡议引导,降低社会人员流动,终止在兰游客的一切旅行活动,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集中进行核酸检测。通过降低公共交通发车频次,减少出租、公交、地铁人流量,降低人员流动。倡导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取消一切聚集性用餐活动。增派警力加强社会面巡逻管控,督促引导市民戴口罩、少聚集、不扎堆,劝阻聚集行为。
兰州增加检测设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目前,核酸检测机构达51家,从外地调配的7个移动方舱实验室已全部到位,增加单日检测量超10万管,现单日最大检测量达50万管。更新核酸检测工作数据系统,完善核酸检测采集工作流程,为有效开展下一轮核酸检测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科学统筹调度,加强隔离救治能力。兰州市共设置集中隔离点63个,集中隔离房间5723间,已启用3803间,备用1920间。已投入运行兰州重离子医院病区,目前配备救治床位240张和19张ICU床位,第一梯队125名医护人员以及院感防控人员、消杀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300余人全部到位,达到收治病人条件。
全省进口冷链食品无“总仓出仓证明”、无“电子一票通”
不得生产加工采购和使用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严防”“严控”“严查”“严打”,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供稳价,严防死守,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研判,迅速联动响应。严格履行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场监管组责任和市场监管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密集调度,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10月20日至22日,省市场监管局派出7个工作组,重点对兰州市等涉疫地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检查,督促各市州强化市场监管,持续加大市场环境综合整治。
源头管控,严格冷链食品闭环管理。加强对“冷链”食品全链条全流程管理,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提前报备、“总仓”监管、预防性消毒、核酸检测和追溯管理等措施。严格查验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做到线上线下进口冷链食品在全省范围内无“总仓出仓证明”、无“电子一票通”,不得生产加工采购和使用。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储购进销售使用进口冷链食品的,一律下架封存、果断查处,坚决禁止流入市场。按照“人物同查”“人物同检”“人物同管”的原则,督促辖区冷链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从业人员信息台账,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情况。对进口物品特别是冷链食品包装、运输工具及器具物表、储存冰箱、卫生间等环境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图片
履职尽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省市场监管局派出3个专项工作组,对兰州市人群相对密集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及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进行了指导检查,在之前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再紧螺丝、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指导企业现场整改,督促食品经营主体严格执行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加强储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着力防范散装食品安全风险。各市州市场监管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强化市场监督检查,截至10月23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200余户(次)、食品流通企业6100余户(次)、餐饮企业7400余户(次)。
聚焦重点,严格依法监督检查。加强对全省尤其是涉疫地区产品(商品)质量、计量、价格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打击口罩、消毒杀菌用品等防疫用品及粮、油、肉、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出现哄抬价格、串通涨价、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督促市场经营主体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自10月18日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经营主体实施“拉网式”检查。据初步统计,兰州、嘉峪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2400多人(次),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9436户,责令整改明码标价不规范等问题200多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立案调查涉嫌违法涨价案件1起。
精准施策,强化市场主体疫情防控。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尤其是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督促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等市场经营主体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测温、扫码、消杀等措施,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通过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结算,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减少了人员聚集。
积极配合,强化联防联控。在夯实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市场监管专责组牵头作用,加强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配合,组织各成员单位防输出、防扩散、防盲区,落实会商研判、情报预警、协同共治工作机制,畅通信息交流,分析研判市场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强大合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有效衔接。
督查兰州市零售药店“四类药”
销售实名登记报告和发热等疑似患者报告工作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药监局强化零售药店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推动建立“四类药”监测预警机制,连日来,该局组成9个督查组,对兰州市零售药店就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四类药”销售实名登记报告和发热等疑似患者报告等工作展开督查,督促做好 “四类药”销售实名登记管理工作,助力全省疫情防控。
在发布会上,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涛介绍说,今年,省药监局开发出“四类药”(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毒)销售实名登记APP系统在全省推广使用,要求全省各零售药店对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一律查验健康码、实名进行登记,异常销量情况和发热等疑似患者购药信息并按照要求及时向属地联防联控机制报告。
省药监局重点对全省疫情防控相关生物制品、抗病毒类药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对疫情防控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针对性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渠道、购销记录、储运条件等内容,督促企业严格遵守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确保经营药品、医疗器械可追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重点加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所列药品以及疫情防控用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及诊断试剂、电子测温仪器等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惩重处各类违法行为。
图片
疫情发生以来,省药监局对处方来源于“甘肃方剂”5个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予以了备案,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同时,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治中药制剂的配制和调剂,服务中医药助力疫情防控。
社会各界可通过12315投诉举报价格违法行为,提供违法线索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雁表示,疫情发生后,为防止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出现价格波动和违法涨价,省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平抑物价,保障供应,稳定秩序。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可通过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等有效途径,向省市场监管局举报价格违法行为,提供违法线索。
王雁表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聚焦和高度关注口罩、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和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和供应问题,加强价格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