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教育起跑线——破解“起跑线焦虑”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 刘小希
中国儿童中心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1.92%的家长为帮助孩子提升成绩而感到焦虑。“焦虑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谁也不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此前于我市举行的时代变化中的家风建设与家庭教育理念分享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这样说道。
子女的教育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当下,在很多家长眼中,教育的起跑线正逐步提前,必须“抢跑”。如何看待并应对这种“起跑线焦虑”?在分享会现场,赵刚等几位专家给出了答案。
“抢跑”中的付出与无奈
市民王鹏的女儿正上初中一年级,谈及这些年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王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5岁起,我们就陆续给孩子报了钢琴、舞蹈、英语等兴趣班,平均每年的花销接近2万元。”
这并非个例。市民陈燕霞在孩子4岁时就开始加大校外教育的投入,但她坦言,大多是因为“跟风而动”,“朋友的孩子4岁开始学英语,自己孩子在同样的年龄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当家长的心里能踏实吗?”
针对子女教育投入问题,全国妇联在去年对20余个省市的7090名学龄前、小学及初高中生群体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子女教育年支出在12000元—24000元和24000元—36000元的两个范围内的家庭,占比分别为22.4%和21.7%。此外,38.8%的受访家庭用于子女校外教育和培养的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2—3成。
“目前,不少家长的关注点已转到怎样更早、更快地让孩子实现‘抢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钟志农说,这种不断蔓延的“起跑线焦虑”,正让教育异化成一种财力的比拼、时间的消耗,“不少家长付出很多,负担很重,但心甘情愿且无可奈何。”
“教育领域的‘内卷’现象也可从社会发展层面窥见一斑。”赵刚说,“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结婚登记数量下降、离婚率增加等问题突出,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起跑线焦虑”传染性越来越强
“都是兴趣,那还能叫特长吗?”在分享会上,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霍雨佳的这句话,醍醐灌顶。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提出“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起,成为不少中国家长的教育信条。“实际上,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教育界呼吁应加快改革步伐,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不能让中国教育输在起跑线上。如今,这句话的本意已然被曲解了。”清华大学教授魏续臻说。
从学科指导到兴趣辅导,从报名小班制授课到选择一对一网上教学,“起跑线焦虑”的传染性越来越强,更催生了“鸡娃”等网络流行词语。“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成年人的焦虑。”赵刚说,“一方面,有的家长急于求成,总认为加大财力投入就能为孩子打造成功的未来;另一方面,不少家长也是出于无奈,在‘内卷’中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在无形中助长了家庭间攀比的风气。”
“身为家长,我们能够理解当下的‘起跑线焦虑’,但这样的心态如果走向极端,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孩子。”钟志农说。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实际上,‘双减’政策的出台,便是为缓解家长、学生的焦虑而打的一剂强心剂。”魏续臻说,“这场教育改革正提醒着我们重新看清教育的本质,即发掘孩子的潜能,引导、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内驱力。”
那么,新时代下,家长们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孩子需要发呆的时间,需要无所事事的时间,需要消化知识的时间。”霍雨佳说,“凡多为累,凡多为赘。概念学习建立在体验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最该做的不是向孩子施压,而是扭转自身的功利思维,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在分享会现场,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提到,当今的教育延伸出了系统性、同构性、基础性、协调性等新内涵,其中的协调性,便是强调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迎来家校合作的教育时代,解决教育焦虑,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释放孩子的个性与天性,为孩子画出一条合理的起跑线。”丛中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