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商|天津老货栈里究竟藏了什么

天津商业的繁荣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由于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又是铁路的交通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着货栈行业在天津发端、发展。客流、物流的众多,加之服务行业的配套发展,以及天津特有的国际贸易的优势,便让货栈业在繁荣天津商业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奠定了今天天津商贸物流业的基础。《话说天津卫》节目“话友”刘慎五先生“津商文化”系列讲述,今天为您介绍天津七十五载货栈业的兴衰史。
图片
刘慎五
1928年出生,天津实用财会领域泰斗。曾在私营外贸企业做会计工作。
后来在商业行政部门从事财会工作,至退休。
“1
货栈脱胎于客店
由于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又是铁路的枢纽站,特殊的地理位置推动天津市产生了货栈行业。这个行业是集饭店、仓储、中介、代办服务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一个特殊的行业。货栈业在繁荣天津商业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现在先说说货栈这个行业是怎么产生的?由于天津卫的特殊地理位置,人口不断地增加,早年天津居民吃的粮油、蔬菜、瓜果、鱼虾,都是从郊区和沿河各地运来的。运货量少,又是近郊的商贩把货物卖完了,就可以当天回去。要是路途远的、货又多呢,这些个商贩就只能在小客店里先住下,慢慢地卖。
图片
福聚兴货栈
在清朝的同(治)光(绪)年间,天津县城西北沿着南运河一带有很多这类的小客店,专门地接待来天津贩卖土特产品的商贩。商贩们为了交换行情、耳目灵活,贩卖同一类商品的商贩愿意住在同一个客店。日久天长,客店就逐渐地形成了专业的分工。有的专门接待鲜果商,有的接待山干货商。这些个小客店便是货栈业的一个萌芽,后来的货栈就是从这种客店脱胎而出的。
“2
最早的四家货栈
图片
图|红线标出的梨栈大街(今和平路部分路段)是连接天津老城与英法等租界的重要道路(图片来源:旅游实验室)
图片
图|1939 日本商业通信社:北支蒙疆商工名鑑,记录“锦记”货栈及分出去的“锦泰”货栈。
以后到了1894年前后,大昌兴货栈开业了。地点在哪?建国道靠东浮桥的路南边有一个大昌兴胡同,这个胡同是因为有了这个货栈而起的名。
图片
以后又有了同和兴货栈和交通货栈,这两家货栈先后在1906年和1912年开业。交通货栈坐落在天津站的附近,同和兴货栈的地点现在我记不太清了(注:(有资料显示)同和兴货栈地点在河东陈家沟子。1906年由孙东园、赵斌集资创办。主要经营代客托运、接受铁路来货、水路托运业务,在西窑洼河沿设有同和兴北栈。1913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项目不断扩大。),这是天津开业最早的四家货栈。总之,早年开业的货栈大多数都坐落在沿河的码头和车站的附近。
早期开设的货栈经营模式很不规范,大多数只提供住宿,没有伙食,有的甚至住宿、伙食都没有。天津的货栈有一个完善的经营管理办法,这是由同和兴货栈它首创的。同和兴货栈开业十几年以后,就开始建造仓库,盖客房,代客存放和推销货物,并且因为有些个客商他卖完货还要买一些东西,他们也代客采购。以后又逐步代客商办理纳税、保险、转运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以后各个货栈都仿效同和兴货栈的经营模式,这样,天津货栈就逐步地发展起来了。
“3
货栈业全盛时期
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至1937年“七·七事变”以前这个阶段,就是日本侵华以前这是货栈行业的一个全盛时期!
为什么说是全盛时期?首先是接待的客商的范围扩大了。从最初的光是近郊和邻近的几个县扩大到华北地区范围。
其次就是货栈经营的初期它不搞自营业务,只是代客商搞代理。代理销售、代理采购……从中收取佣金(现在叫中介费)。以后由于国内市场和出口贸易对土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客商来的货源就不够了,许多货栈就自己开辟货源,直接到产地去采购。
图片
图 | 民国天津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2号)上的帝国饭店和大陆货栈(摄于1937年)
由于货栈经营多年的业务重点不同,逐渐形成了专业的分工。有的货栈主要经营鲜货,比方像锦记货栈专门经营鲜货;有的主要是经营山干货,象文记货栈。之后随着货栈逐步地兴旺,就打破了这种界限,只要有利可图,什么生意都做,其中最典型的是同和兴货栈。
图片
新泰兴货栈收件封
同和兴货栈最初只是以转运和代销为主,它后来成立了干货柜(就是现在说的“组”的概念),专门经营干货;以后又成立了粮食柜、棉花柜、皮张柜(皮张柜专门做皮毛的生意)。同和兴货栈它除了不经营鲜货水果以外,其它货物几乎什么都做。
再后来,货栈业又进一步发展了,就是由内销为主的业务又转向出口的国际贸易,形成了内销、出口两旺。货栈它没有国际贸易的资质,它那时候就是通过洋行代理他们出口,这是货栈产业全盛时期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图片
世昌行货栈
比方像锦记货栈,它就通过一个美国客商的代理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鲍勒,向美国直接出口核桃仁和花生米;锦记货栈还通过三井洋行向日本直接出口栗子;同和兴货栈出口棉花;美丰厚行栈出口皮毛。
货栈到了日本侵华的前夕,天津的货栈业就发展到了9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这个时期是货栈业全盛的年代。
“4
抗战时期 畸形发展
从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到日本降服,这八年期间是货栈业畸形发展的时期。为什么说这个阶段是畸形发展呢?
因为抗战期间造成了农村的经济破产,城镇当中的工商业也萧条。城市里的银钱业的资金就没有处用了,外地大量的资金也流入到天津。持有这些个游资的人们,怕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不敢投放到工商业,而是买一些黄金、布匹、面粉、股票……这些个实物。
图片
图|西广开大街在1939年天津发大水后情形
当时,许多外地的客商都在货栈里边成立了所谓的“内局”。这些“内局”可不是早年竹竿巷里的那些个内局批发商,那些内局都是做正规的批发业务的,货栈的内局是专门做投机倒把生意的。这些个内局也有字号,但是都没有在伪社会局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那个时候,天津市的各个客栈都住得满满的。以锦记栈为例(不知道老先生们是否去过这个地方),锦记栈是个天井式的建筑,楼下是办公用房和仓库。二、三楼围着天井这一圈都是客房,有单间的、有套间的,一共有一、二百间。做投机倒把的就在这里做买卖,业务十分地频繁。
图片
客栈里的存货就成了这些投机倒把商人买进、卖出的筹码。有时候这货虽然是不断地换主,有时候这货一天换两个主,可是货换了主,在原地没动,都是在那里头一买一卖。每成交一次,货栈就要收一次佣金和栈租,如果货栈要垫款还要收利息。有时候一天换俩主,货栈那时候收两次栈租,你半天买进来,你下午又倒出去,就是卖方付一天栈租,买方又出一天栈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货栈业的畸形发展,业务反而兴旺起来。这一段畸形发展又催生了一批货栈的开业。
图 | 薛不器《天津货栈业》(1941)扉页
“5
内战时期 全行业衰退
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9年天津解放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是货栈业逐步地走下坡路,最后到了苟延残喘的阶段。
为什么呢?因为1945年“8·15”日本投降以后,天津市场突然受到了冲击,物价暴跌。根据有关的资料记载,每两黄金由伪币50万一下暴跌到2万;大五福白布一件(由20匹打成一包,一包叫一件)由伪币50万跌到5万。货栈里住的这些投机商,他囤积的货物因为物价的暴跌,业不抵债,大部分破产倒闭,货栈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之后,就是国内的解放战争的时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交通断绝。天津货栈业传统的货物,象山干货、棉花、皮张都没有办法运到天津。货栈业就处于货源断绝、业务停顿,全行业衰退。那个时候只能靠吃老本来维持着日常的开支。
图片
“6
解放后 购销两旺
1949年1月15号天津解放以后,随着铁路交通的恢复,各地的农副产品陆续运到天津来了,天津的货栈业很快地恢复了业务活动。
解放初期,党在经济方面的政策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字,市场很快地就活跃起来了。加上国际出口对土特产的需求量大,货栈的业务又逐步兴旺起来,又有一些新的货栈开业。
图片
图 | 意国兵营对过主营鲜货业的“公庆成”货栈建筑格局
那个时候,政府在解放初期实施了一些有利于货栈行业发展的措施。比方说,1950年成立了山干货市场。1951年,按照行业成立若干个联营组。这联营组的人力、资金都比较雄厚了,联营组深入产地开辟新货源,货栈业务这时候购销两旺。
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的前期,货栈业已经达到了169户。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候,这169户按业务的性质分别被安排到有关的对口部门。比方,像交通货栈就划归了食品公司;锦记货栈划归到干鲜果品公司;有35户专门经营仓储转运业务的划归到仓储公司。
从最早开业的锦泰货栈,到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私营货栈在天津共有75年的历史。这75年经历了全盛、畸形、衰退、兴旺四个时期。现在货栈这个行业已经在天津市消失了。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张诚、陈硕、张翔、唐文权
片头题字:唐文权
编辑、整理:刘长虹
图片
图片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