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怎一个“惨”字了得

1924年春天,乍暖还寒的2月,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9千余字的短篇小说——《祝福》
这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以知识分子“我”为叙述者,以底层人物“祥林嫂”为主人公,以深刻犀利的文笔,于万字之内,道尽了一个女人极其悲惨的一生。
在这篇小说诞生32年后的1956年,桑弧先生将祥林嫂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这部名为《祝福》的电影,也成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图片
新中国首部彩色故事片——《祝福》
鲁迅写这篇小说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发展时期。在个人对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以文字为武器,针针见血、句句到肉地批判着旧世旧俗,以图唤醒众人心智。
电影版《祝福》由上影牵头,由夏衍编剧,在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公映。因此,它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将鲁迅笔下典型人物搬上银幕、首部将文学著作影视化的电影长片,极具开创意义。
图片
豆瓣8.2分,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影片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在浙东的一座偏僻山村里,住着一个丧偶多年的寡妇,她被当地村们称作“祥林嫂”
在原著小说里,祥林嫂无名无姓,只因丈夫名叫祥林,故因此得名。由此可见,封建礼教对穷苦妇女的压榨有多么严重。
图片
电影里的“祥林嫂”
丈夫死后,家里的“棺材账”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迫于生计,狠心的婆婆决定卖掉祥林嫂,以此还清债务,顺便为家中次子赚下娶亲钱。
苦苦守寡数年,没想到最后竟落得个被卖的下场。无奈之下,祥林嫂不得不离家出走,连夜逃往了数十里外的鲁镇。
图片
婆婆为还债决意卖掉祥林嫂
一名身无分文的妇女,流落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异乡,应当如何生存下去?在那个恶劣的大环境之下,祥林嫂无异于以身试险,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筹莫展之际,祥林嫂竟在此偶遇同乡。经她介绍,留在了当地财主——鲁四老爷家做起了佣人。工作虽苦虽累,好在能勉强混口饭吃。对此,祥林嫂很是知足。
图片
逃往鲁镇,做起佣人
纵使祥林嫂如何能操劳,依旧难抵鲁四老爷和鲁四太太的猜忌与鄙夷。他们以低廉的报酬,使唤着祥林嫂这样一个不辞劳苦的劳动力,处处刁难,处处压榨。
寄人篱下难免不低头,祥林嫂忍受着冷眼,处处卑微。本以为下半生就这样糊弄着过下去,谁知婆婆一行人还是找到了她,将其绑了回去。
图片
行踪暴露,被押回村
双拳难敌四手——百般拒绝,甚至以死相逼无果后,可怜的祥林嫂还是被婆婆卖了。卖到山坳,给人做了媳妇。
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名叫贺老六,是个老实人。买亲是他大哥的主意,因此他还欠下了一身账。
图片
第二任丈夫——贺老六
贺老六对祥林嫂照顾有加,粗活重活自己全包全揽,是个有担当,能过日子的人。渐渐地,祥林嫂接受了贺老六,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阿毛
然而好景不长——贺老六在一次干活时受了伤,因未经及时治疗落下了病根,身体每况愈下,直至积劳成疾,倒了下去。
丈夫卧床不起,债主上门讨债——这样的日子,应当如何是好?祥林嫂的生活,再次陷入了绝望的泥沼。
图片
丈夫病倒,债主登门
人生就像是一部剧本,喜怒哀乐尽在其中。而祥林嫂的人生剧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贺老六因无钱问医,不久之后病逝。儿子阿毛被山坳外的野狼叼走,掏空了肚子……近乎一夜之间,世上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身上,毫不留情,歇斯底里!
图片
一部写满悲剧的“人生剧本”
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祥林嫂的人生再次跌入绝望谷底。她找不出人生的第二个选择,亦找不到第二个容身之处。万般无奈下,只得厚着脸皮再次去往了鲁镇鲁四老爷家。
即便是鲁四老爷百般嫌弃,依旧架不住鲁四太太对廉价劳动力的执念。就这样,祥林嫂再一次留在了这个是非之地。
图片
走投无路,再回鲁镇
在那个闭塞的旧社会,女人丧夫丧子,总不免被外人惯以“丧门星”、“晦气”等一系列无端指责。
明明自己才是封建礼教荼毒下的受害者,却还要被人戳脊梁骨,莫名承受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简直荒诞至极!
图片
丧夫丧子,却被骂“丧门星”
受害者有罪论,是那个年代里女性所背负的无妄之罪,或者说是无妄之灾。
正是这种荒谬的思想,让祥林嫂不假思索地听信了谗言,将辛苦劳动所得的报酬全额捐出,为寺庙换了新门槛。
她以为,自己捐献的门槛只有经百人踩、千人踏,才能达到“赎罪”目的,才能在死后不被鬼魅折磨。这种想法,究竟有多荒唐。
图片
倾尽所有为寺庙捐门槛“赎罪”
然而,祥林嫂的付出并未得到任何回报。起初,她把儿子被狼吃的悲惨事实告诉别人,总能唤起听者的一番同情。
但说的次数多了,听的人便开始觉得烦,甚至怀疑这是胡诌乱扯,是她博人同情的伎俩,晦气至极。
久而久之,祥林嫂被孤立了,再没有一个人搭理她。她被鲁四老爷扫地出门,渐渐变成了乞丐。在一个众人互相说着祝福语的大年夜里,祥林嫂孤独地死在了街头……
图片
悲苦一生的祥林嫂
如果你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祝福》,仅看标题,或许会觉得是一篇“温暖”的文章。读过的,自知它的“凌厉”,字里行间满是锋芒。
电影和小说一样,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四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深刻、猛烈,清醒!听似无声,实则振聋发聩。
65年过去了,今天再看这部《祝福》,依旧不褪色不过时,令人百感交集。或许,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的生命力所在,值得一看再看,且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