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丑不成戏?跟着北京卫视《最美中国戏》发现丑角的魅力!

对很多人来说,观赏中国戏曲时,
最老少咸宜又令人捧腹的角色莫过于丑角,
其脸上鲜明的白色方块、
滑稽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
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图片
今日21:05,在北京卫视即将播出的《最美中国戏》第二期节目中,颐和戏社社长汪涵与小班事张颜齐联合好戏推新官杨迪、沈梦辰一同,将带大家走近丑角,一起发现京剧丑角行当的魅力。
无丑不成戏
丑,作为当今中国戏曲四行当之一,排在生、旦、净之后,虽在最末位,也少见以丑为主角的大戏,但却一直有着“无丑不成戏”的说法。传说,被奉为“梨园之祖”的唐玄宗李隆基,下场演戏时最爱扮的就是丑角,还因他留下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
丑角脸上成大片的白色妆面“豆腐块”,正是因为当年唐玄宗“票丑”时,为了掩面而设的妆容。而在传统的老戏班子里,丑角也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第一个上妆面的角色,还可以坐在一般人不能做的戏箱之上,且很多戏班的班主也往往由丑角担任。历史上著名的“同光十三绝”中就有借戏讽谏慈禧的京剧丑角刘赶三和“苏丑第一”杨鸣玉,可见其历史传承。
图片
杨迪参演《最美中国戏》第二期创演秀“无丑不成戏”
而丑角能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可不仅仅因为唐玄宗这段传说以及后人追捧,更因为一个丑角的养成,可谓难上加难。
丑角的魅力
丑角,往往要扮演各形各色的人物,既有小商小贩又有皇帝臣子,角色看似滑稽,演员一招一式中的技术含量却特别高,唱念俱佳且不论,动作、表情、神态都要与滑稽吻合,却还不能失却章法。所以想要担当丑角,往往是戏曲中的各个行当都学习,还要学得巧、学得妙,正因为是“一专多能”而被誉为“金无名”。
图片
沈梦辰学习丑三髯的使用
而在最新一期的《最美中国戏》中,观众将随着明星嘉宾杨迪、沈梦辰与丑角演员们一起走近这个颇为传奇的行当。在跟着丑角演员一起练日常基本功时,可以直观地了解戏台上的那些看似低矮的丑角形象是如何演绎的。而在后台画妆面时,还会学习到如何通过妆面以及髯口的样式区分一个丑角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
图片
豫剧名家金不换表演《七品芝麻官》选段
最不容错过的还有最终由明星嘉宾与戏曲演员一同呈现的,以丑角为主角的大戏。戏中不仅串联了多个经典以丑为主的戏曲选段,还突破原本的戏台限制,在颐和园中搭建实景再现古代夜景,与扮成丑角的唐玄宗和小学徒一起穿越,走近戏曲幻境。
图片
沈梦辰参演《最美中国戏》第二期创演秀“无丑不成戏”
丑角艺术是传统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展现的是多样的人生与世俗百态,嬉笑怒骂间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表达,让戏曲作品不仅“有意义”,还更“有意思”,令人捧腹之余还能体会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这个周六,不妨跟随《最美中国戏》第二集,走近丑角,一起捧腹,发现“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