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官宣!武直-10首次现身台湾海峡,将要承担何种战术任务

原创 我是大伊万
根据《国防军事早报》报道,近日,东部战区陆军航空兵某部,派出直-10型武装直升机首次加入了台湾海峡、台湾本岛西南空域战备巡航任务。同时,对岸防区部门对此次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等在台湾本岛周边的行动,也在第一时间予以了证实。
对于中国陆军航空兵派出直升机战巡台湾海峡的消息,大伊万看了看军迷老爷们的评论,很多人的评价可谓“平平无奇”:毕竟相比今年以来出现在台湾本岛西南空域的其它机型,比如经常大机群出动的歼-16,前段时间刚刚一次出动了12架之多的轰-6K,还有空警-500、空潜-200、运-8高新这种战役支援机型,直-10这种陆军的直升机出来到底有啥用处?
路透社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的大陆解放军空军战机在中国台湾附近飞行的情况
图片
其实,在大伊万看来,直-10型武装直升机开始实施海上作战训练,在部队训练层次上,体现出了“一五军改”后人民军队打通军种协同、实施整合作战的最新军改成果;而在战役战术层次上,符合未来可能到来的“地动山摇”中,战略战役军团可能赋予陆军航空兵的战术任务。
一五军改成果:打通军种协同
先说第一点好了,在之前的文章中,大伊万曾经分析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国土防空作战中,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分别承担的任务。当时大伊万指出,按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解放军在国土防空、空中战役中的航空兵运用体制,基本上是“军种分割,各管一块”,海军航空兵负责对海上目标的拦截作战,待海上目标进入陆地后,则向空军航空兵实施火力移交,由空军航空兵负责陆地上空的拦截作战。
图片
形成这种“各管一段”的作战体制的原因,主要是海上飞行所需要的长波导航台一般归属海军航空兵管辖,空军航空兵手中没有海上飞行所需的导航、指挥设备等。如果空军航空兵需要进入海上飞行,即使是简单的小编队飞行,也需要经过复杂的跨军种协同程序,由海军导航台指挥空军航空兵的编队飞行,而如果遂行大规模空中战役,这程序就要更复杂了。
图片
除了空军航空兵海上飞行需要复杂的协同程序,其实陆军航空兵的海上飞行也是一样、甚至要更加复杂,毕竟对陆军航空兵的指挥程序和空军航空兵不同,对直升机编队的指挥逻辑、指挥要点也和在空的固定翼飞机不同。从“一五军改”之前的情况看,我军陆航部队虽然也时常进入海上飞行,但一般不会脱离岸基陆航前进指挥所的指挥范围,其指挥半径能够满足日常演训的需要,但是如果要遂行真正的跨海作战,当然还是有差距的。
图片
而伴随着“一五军改”和战区体制的建立,毋庸置疑的是,我军诸军兵种之间的协同体制正在被逐渐理顺,指挥硬件之间的通用程度正在稳步提高,为战时战略军团内诸军兵种之间的协同建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军真正实现多军种联合作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看,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编队开始战巡台湾海峡,甚至前出到台湾海峡中线、进入台湾本岛西南空域,虽然乍一起来没有什么、似乎完全是“常规的训练行为”。
图片
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可是有十年功夫的,直升机编队战巡台湾海峡,在其背后反映出的我军军改后编制体制、部队演训方面的可喜变化,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战役战术层次:符合“地动山摇”的任务要求
图片
说完了“一五军改”导致的部队作训体制上的变化,咱们来谈谈战役战术层次上的问题。其实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大伊万觉得,陆军航空兵的海上飞行、空军航空兵的海上飞行,本来就应该是常规的战训内容。毕竟,目前我军诸军种内的航空兵部队都在不断强调全域到达,全域作战,既然是全域作战,那么以我国的海岸线长度和临海经济区的面积来看,海上飞行和海上作战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用来实施演训那当然是应有之义了。
“地动山摇”中的战术科目
而从“实战”的角度来看,直-10型武装直升机战巡台湾海峡,包括战巡台湾本岛西南空域,大伊万认为主要演练的是两个战术科目:
图片
一是使用直升机遂行航空制海作战科目。估计不少读者听到这个科目又要发笑。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航空制海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一般都是歼轰-7A带着YJ-83K/KH、轰-6K带着YJ-12等战役战术反舰导弹遂行的。而以直-10型武装直升机的情况,最多能带K/AKD-10这种反坦克导弹,无论是实际使用射程,还是杀伤力都不太大。那么,靠武装直升机,到底能搞什么航空制海作战?
图片
其实不然,就拿美国陆军的情况来看,咱们前不久也说了,美国陆军正在佛罗里达州的艾格林基地试验使用AH-64E“阿帕奇卫士”携带“长钉-NLOS”远程反坦克导弹,试验目标就是用“长钉-NLOS”打击海上目标。同时,美国海军则在试验靠无人艇前置部署,实施所谓的“分布式杀伤”和“分布式传感器”作战,其主要的兵力使用模式是将大量小艇、甚至无人艇放在前沿地带和沿海,用于监视我军大舰队的动向,乃至实施直接制海攻击。
图片
因此,从对付这些无人艇的战术要求来看,使用歼轰-7A这种战斗轰炸机明显性能过剩,毕竟这些无人艇的目标太小,不容易发现就不说了,使用YJ-83K反舰导弹去打任务性价比也非常低。因此,反而是武装直升机这种装备,带着轻型反坦克导弹去打,任务性价比要稍微高一些。但是,从武装直升机的态势感知能力来说,光靠头部的光电转塔想要在茫茫大海上发现小型无人艇,应该还有些困难,暂不清楚我军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图片
二是使用直升机遂行浅近纵深战场遮断和密接空中支援类任务。相比遂行航空反舰类任务,浅近纵深战场遮断、密接空中支援类任务就相对常规了,毕竟从武装直升机这种装备的设计初衷来看,无论美苏,武装直升机当初主要就是为了打击地面装甲目标、打击前沿筑垒地域和固定火力发射点而设计的,装备的反坦克导弹也是为了打击这些目标而优化的。
图片
而从对岸的海岸防御战役布势来看,在滩头抗击阶段,对岸的甲种、乙种后备部队将按照既定的海岸防御计划,依托筑垒化的强固工事,也依托既设的滩头障碍等,对登陆部队的泛水上陆、建立稳固的登陆点登陆场实施顽固的火力阻滞,破坏对方第一梯队上陆;而在战役反击阶段,对岸预计又会出动第6军团的多个打击旅,乃至作为总部预备队的空骑旅、海军陆战旅等,向被阻滞在滩头上的登陆兵实施强有力的装甲进攻,将登陆兵聚歼在滩头、消灭于阵内。
图片
因此,预计在上陆阶段,登陆兵遭遇到的、对岸武装力量依托坚固防御工事实施的火力抗击会非常猛烈,而在纵深进攻阶段,登陆兵遭遇到的、对岸武装力量实施的以坦克为先导的反击也会非常猛烈,故无论哪个阶段,实际上都给了我军武装直升机以大显身手的时机,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军的武装直升机在台湾海峡上空实施战巡作业,可谓是武装直升机的常规战术运用。
要做的还有很多
当然,无论是试图使用武装直升机去实施“低配版”的航空制海,还是试图使用武装直升机去实施近距离空中遮断、密接空中支援,大伊万都得说一句:其实咱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图源:微博@奇圆JeffHoly
图片
航空制海就不提了,前边说了,以武装直升机的态势感知能力来说,很难独立遂行大洋广域搜索并发现无人作战小艇,必须得到其它态势感知兵器的支援;
台军公布的解放军航迹图
图片
而以密接空中支援的角度来看,从大陆出发到台湾本岛,这个飞行距离又有些远。相对于固定翼战斗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武装直升机这种兵器来说,距离太远,一方面意味着大量的飞行时间要浪费在途中,真正的战场上空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以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来说,已经达到了武装直升机常用作战半径的高界,这导致武装直升机在特定战区的密接空中支援任务中,可能会面临着任务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图片
因此,大伊万觉得:尽管目前,陆军航空兵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使用武装直升机向台湾海峡、台湾本岛西南空域前出了,但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提高武装直升机部队的架次利用率和总体任务效率。这似乎意味着,将武装直升机配置在海上的作战平台上,同时在任务中通过部署无人机、反潜巡逻机等的方式,综合提高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效能,已经成为我军下一阶段的演训目标,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