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弘农杨氏的杨彪杨修,同为四世三公,为何没有像袁绍那样成为诸侯

弘农杨氏也好,汝南袁氏也罢,都是东汉末年的大士族,所谓的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士族起源于西汉,壮大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巅峰,左右了天下的局势,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指的就是琅邪王氏出身的士族与司马皇族共同管理天下,可见当时的士族力量有多强。
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崛起,从地方到中央,整个东汉天下都受到士族的影响,在中央朝廷,士族出身的官员把持着朝政,在地方上,士族地主掌控着地方的经济命脉、用人权的推荐、隐匿大量的人口,无一不影响着东汉的方方面面。
图片士族
汝南袁氏是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士族之一,其家族的崛起是从东汉初年的袁安开始的,袁安身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袁安卧雪”,是说大冬天的袁安因为贫困,宁愿在家里被冻得发抖,也不愿意求助于他人,因为袁安这种坚韧的品质,所以洛阳县令推荐他做了孝廉。
袁安后来一直做到了司徒与司空的高官,这可是三公级别的官职,而且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敢于劝谏,袁安是袁家的第一代三公,从此之后,汝南袁氏开始步入官场高位,袁安的后世子孙有四代人均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
袁安的儿子袁敞担任过司空,孙子袁汤担任过司空、太尉,曾孙袁逢担任过司空,曾孙袁隗也担任过三公、太傅,再加上玄孙袁绍也担任过三公级别的大将军,算起来袁家五代人中有6人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所以历史上称其为“四世三公”,实际上袁家到袁绍这一代,称得上“五世三公”。
图片汝南袁氏族谱
因为袁家在近百年的时间中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所以经过袁家推荐进入仕途和在袁氏手下当官的人很多,前者叫门生,后者称故吏,合称为门生故吏,正因为汝南袁氏被人称为四世三公,所以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天下。
正因为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天下,所以声音非常大,袁家后辈中的袁绍、袁术等人一出来振臂一呼,马上就有一堆人来投靠,当时的信息传递全靠人传人,人人都知道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而且其家族出了袁绍、袁术这样的人才,所以袁绍才能以一个渤海太守的身份成为了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的盟主,那些官职比袁绍高的反而不能成为盟主,这就是名声的力量。
袁绍就靠四世三公的家族名声,成为一方势力,并轻易取代了他的上司冀州牧韩馥,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河北四州,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比占据中原的曹操势力还要大。
图片袁绍迅速崛起
那为什么同样出身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中的杨彪与杨修不能成为一方势力,逐鹿中原呢?
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是东汉末年唯二的“四世三公”家族,杨氏是从东汉初年的杨震开始崛起的,在此之前,杨氏也算是士族,其祖先是西汉开国功臣杨喜,杨喜就是分取项羽尸首五人中的一人,这五人都被封侯,杨喜就封为赤泉侯,其家族在西汉成为开国功臣家族,并一直延续下去。
到了东汉时期,杨家出了个人叫杨震,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并且通晓经学,被人称为“关西孔子”,要知道孔子可是文圣,孔子的名头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的,杨震早年不愿意为官,显示出高风亮节的性格,50多岁后才出仕做官,一路做到了荆州刺史与东莱太守。
杨震为人清正廉洁,有下属给杨震送黄金十斤,杨震当场拒绝,他还创造了一个典故叫“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暗示只要接受受贿,一定会有人知道的,杨震后来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徒和太尉。
图片杨震
杨震因为直言劝谏得罪了皇帝与朝廷中的小人,因此而受到诬陷,最终服毒而死,杨震虽死,但天下都称赞杨震的忠诚与正直,其名声为世人所称赞,杨震之后,他的儿子杨秉担任过太尉,他的孙子杨赐也担任过太尉,他的曾孙杨彪也担任过东汉末年的太尉。
这样算起来,弘农杨氏从杨震开始,连续四代人都在朝廷中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太尉也是三公之一,所以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但在东汉末年,汝南袁氏出身的袁绍、袁术都成为一方诸侯,而弘农杨氏出身的杨彪与杨修反而无法成为一方势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1、弘农杨氏没有成为一方势力的野心。
袁绍与袁术在东汉末年早就有称霸一方的野心,这从很多事都能看出来,袁绍在年轻的时候,不愿意听从官府的征辟出来做官,反而居住在洛阳结交天下名士,有结党的嫌疑,当时的宦官赵忠就怀疑袁绍,还告诉袁绍的叔父袁隗,但袁绍不为所动。
图片杨彪没有野心
袁绍这么做的目的是结交天下英雄,以方便后来起兵,所以当袁绍起兵时振臂一呼,就有很多人才来投靠袁绍,正是因为袁绍在年轻的时候种下了因,除此之外,袁绍在朝廷当官后,劝当时的大将军何进诛杀所有宦官,还劝何进征召董卓进京。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引发了宦官集团的严重反弹,直接导致何进被杀,后来袁绍率领手下人冲入皇宫诛杀了所有宦官,从袁绍能轻易杀死宦官就能看出来,诛杀宦官是不需要召地方军队进京的,这都是袁绍早就计划好的事,他的背后是有阴谋的,袁绍的阴谋就是引发乱世,从而称霸一方,让士族成为执政集团。
但是你看杨彪和杨修呢,并没有这样的野心,杨彪在董卓掌控朝政时担任过汉献帝时期的司空与司徒,老老实实地为朝廷做官,并且效忠汉献帝,虽然杨彪反对过董卓迁都的意见,但他即不与董卓这样的恶人翻脸,也没有谋刺董卓的野心,反而还因为害怕向董卓道歉谢罪,杨彪就是当他的官,没有特别的举动。
图片杨彪是袁术的女婿
董卓被杀后,吕布和王允短暂执政,随后李傕与郭汜打败吕布开始执政,杨彪仍然当他的官,效忠汉献帝,还曾因为劝和郭汜,被郭汜给扣留了,郭汜差一点就杀了杨彪,后经人劝说后才没有加害杨彪,汉献帝东归洛阳时,杨彪还是跟着一无所有的汉献帝,后来一起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
从杨彪一系列的事件来看,他没有野心,为人正直,一直陪伴在皇帝左右,效忠汉献帝,谁控制了朝廷也不是杨彪担心的事,他仍然做自己的官,履行自己的职责,说自己该说的话,这就是标准的汉朝遗臣,这与袁绍处处耍心机,很早就做好准备是完全不同的,杨彪就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如何会独立为一方势力呢?
图片杨彪忠于汉室
2、杨家在乱世并未抓住机会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当董卓控制了朝廷与皇帝时,很多有识之士就逃走了,比如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他们之所以逃走,是因为在朝廷之中董卓已经凭借强大的军力掌控了政权,其他人没有发挥能力,只能出走朝廷,到地方上筹集军队与钱粮,建立自己的势力,才能称霸一方。
所以袁绍、袁术、曹操凭借家族势力、名声与财富很快能建立自己的势力,而杨彪选择留在朝廷,朝廷是被董卓所控制的,根本没有发挥余地,杨彪如果想成为一方势力只有离开朝廷,到家乡凭借自己的名声与实力招兵买车,但是杨彪的选择是留在朝廷,所以他没有抓住成为独立势力的机会。
图片曹操打压杨彪
3、曹操的打击
曹操在迎立汉献帝到许都之后,成为事实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连汉献帝都控制在曹操手中,曹操刻意对杨彪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打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杨彪的妻子是袁术的女儿,袁术是曹操的政敌。
二是杨彪出身弘农杨氏,是当时的大家族。
于是曹操诬陷杨彪与袁术有勾结,当时的袁术擅自称帝,等于是另立中央与汉献帝进行对抗,于是曹操把杨彪下了监狱,还想要杀了他,因为不断有人劝说,再加上曹操没有找到杨彪的证据,所以最后只把杨彪免了官,放他回家了。
图片杨修被曹操所杀
后来曹操成为北方的霸主,杨彪的儿子杨修进入仕途,成为曹操的主薄,因为参与了曹植与曹丕的世子之争,在世子之争中支持曹植,同时杨修又是袁术的外孙,所以杨修也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为由杀害。
这个罪名的意思就是:泄露了机密,暗中结交诸侯,也就是结党的罪名。杨修被杀后,杨彪还活着,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还想请杨彪出来担任太尉,但是杨彪不来,当然不会来了,儿子都被曹操所杀,杨彪从一开始就被曹操打压,根本没有机会翻身,他的儿子杨修更加没有机会翻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