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自制健康宣教二维码 能把健康“扫”回家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刘薇)日前,记者在天山区一家医院采访时,一位姓赵的患者家属 ,向记者反映了她的烦心事。
赵女士的儿女在外地工作,她和老伴照顾3岁的孙子。最近孩子做了疝气手术。“临出院时护士交代了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可一到家我就记不清了,今天又来问问,我年纪大了,一趟趟地跑医院,真是不方便。”赵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多家医疗机构时曾看到,医院门诊、住院病区都会在公共区域内摆放疾病相关知识彩页或播放防治宣教视频,患者就诊间隙可浏览观看。
“这种彩页我以前拿过,但经常弄丢,里边的知识也没记全。”一位候诊患者这样说。采访中记者还看到,儿科诊室门前的彩页经常被孩子拿去折纸,并没有发挥作用。而且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很多人也不愿意将医院公共区域里摆放的纸质宣传单带回家。
图片
记者在网络中搜索这类情况,发现国内其他省市有医院通过制作健康教育二维码,解决了健康宣教的问题。于是,记者向多家医院提出了使用健康二维码的建议。
很快,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有了回音。
该院耳鼻咽喉科打造“一病一微”宣传栏:病区的宣传栏上张贴了13张印有二维码的纸,每一张二维码就是一种疾病的健康知识。
图片
该科室负责人司峰志介绍说,口头宣教容易遗忘,家属和患者之间相互传导易出现信息误差。接受乌鲁木齐晚报记者建议后,医护人员开始制作数字化宣教材料。
“我们科的医生护士齐上阵,有的负责整理各类常见病的素材,有的学习通过专业软件编辑内容,生成二维码。”司峰志介绍,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制作,有的是图文呈现,有的是录制视频再配音。目前已经做成了该科室常见的中耳炎、鼻出血症、耳石症、眩晕症等13个病种的健康教育二维码。
患者只需要扫码就可以看到自己对应疾病的涵盖各病种疾病宣教、入院须知、术前提示、术后指导和出院须知等内容。
“小小二维码起了大作用,回家我可以反复看里边的内容。”患者彭立新说,老年人不擅长用微信,也可以拍照回去,子女帮忙扫码学习。
新医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则将各类吸入制剂药品的操作视频二维码集纳在一起,制作卡片。放在门诊和病区的显眼处。患者对应自己使用的制剂扫码即可在小程序上反复观看操作视频。
该负责人韩利梅说,不同制剂操作方式有差异,使用方法不当会影响药效。健康宣教形式更新,不仅让护理人员仅能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也能十分容易有效地接受健康宣教。今后还将继续完善、丰富二维码健康宣教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