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保卫台湾?先看看落入陷阱的台积电吧

台湾,
最近一段时间成了美国政客“热捧”的对象。
先是拜登放话“保卫台湾”,
紧接着,
布林肯又扬言要“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
恰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50年前操弄“台湾议题”阻挠新中国的败笔都还历历在册,
美国这会儿又操起了这套“烂把式”,
却也不是偶然。
美国给台湾画下的“大饼”背后,
已经标注了价码。
表面要送你进联合国,
实际上网口已经快收到被视为“护台神山”的台积电脖子上:
眼下,
台积电被美国商务部要求,
限时向美方提供机密数据。
美国还威胁说,
如果不照做,
美国有很多“办法”,
别逼美国走到那一步。
图片
台积电
美国要台积电数据做什么?
台积电会成为美国陷阱的下一个猎物么?
图片
按照美国商务部的话术,
拿到台积电的机密数据,
有助于解决美国芯片供应链的问题。
看起来,
这似乎是个经济问题。
美国的芯片危机,
始于美国政府换届之前。
早在拜登就职的第二个月,
他就要求各部门在100天内,
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关键供应链状况进行全面审查。
指令下达前,
白宫独独给台湾寄去了一封信。
言词极为热切,
称十分感谢台湾配合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于是,
从4月开始,
台积电成为白宫半导体峰会的座上宾。
随后,
拜登更是宣布,
将投资520亿美元支持半导体在美国的生产和研发。
图片
拜登政府在白宫举行半导体和供应链韧性首席执行官峰会
100天后,
在得出美国的半导体供应主要依赖台湾的结论后,
就出现了9月份最近一次半导体峰会上的那一幕:
美国商务部长在会上要求台积电等企业提交商业数据,
“数据清单”主要包括制程节点、客户情况、库存的详细信息、订单和实际出货量优良率等。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一位资深芯片行业从业者古文俊告诉记者,
和盘提交这类数据,
风险极高:“一旦泄露客户相关的信息,
台积电将可能违反与客户之间的合同规定,
从而面临涉嫌违法的风险。
久居华盛顿的美国政客深谙这样一条规则:
“政治意味着牺牲。”
“当然,是他人的牺牲。”
美剧《纸牌屋》中的这句台词,
放在台湾身上,
并非戏言。
美国解决供应链问题的方式,
是“牺牲”台积电。
古文俊的话,
提供给记者一个新角度。
为了完成这一步,
美国费了不少心思,
“请君入瓮”的圈套,
早已设好。
拜登就任后,
就有美媒报道,
拜登政府会对台湾“加倍下注”。
美国屡屡为台湾的“联合国席位”振臂高呼。
世界卫生大会前和最近,
美国更是表示“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
对你独家关注,
处处热捧,
美国演绎了一出“对台情深”的“好戏”。
即便是在美国仓皇逃离阿富汗后,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不忘表态,
仍将履行对台湾的承诺,
安抚台湾不要担心。
图片
美军进行阿富汗撤离行动
只是,
美国给足了台湾面子,
想跟台湾要的里子,
可不止这些。
就在美国商务部的“最后通牒”交到台积电手里的同时,
作为美国情报机构的美国国家反情报和安全中心,
也在发布的新报告中点名提到了台积电。
美国情报机构,
为何也对台积电感兴趣?
图片
这一次,
古文俊把《芯片陷阱》中的原型,
法国人马克·拉叙斯介绍给了记者。
台积电被索要机密数据的故事,
对拉叙斯来说,
并不新鲜。
图片
法国芯片卡制造商金普斯公司
拉叙斯创立的法国金普斯公司,
几乎和台积电同一时期起家。
其在芯片卡领域市场份额一度超过了40%,
是名副其实的行业佼佼者。
金普斯的起家,
靠的是芯片卡的研发生产,
每张芯片卡都会存储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
最高时,
它在全球拥有数十亿的用户,
也就意味着数十亿人的数据信息都能通过金普斯的芯片卡读取。
这一先锋性的技术突破,
却成了金普斯命运的“祸根”。
90年代中期,
正在不断开疆拓土的金普斯亟待更多资金的注入。
需要钱的时候,德国著名工业世家匡特家族出现了。
匡特家族不但给金普斯投钱,
还将自己注资的一家美国企业的芯片卡业务,
以及一家位于美国费城的工厂,
转让给了金普斯。
金普斯的一只脚,
已经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图片
匡特家族苏珊娜·克拉腾(右)和她弟弟斯特凡·匡特(左)
好事成双,
随后,
美国德太投资集团也找上门来,
表示自己想要成为金普斯的股东,
并且,
可以帮助金普斯打开美国市场。
对此,
作为最大股东的匡特家族,
并无异议。
德太投资集团正式注资之后,
拉叙斯和他创立的金普斯公司的命运,
也就此改写。
拉叙斯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
相比于开拓美国市场,
德太投资集团更在意的,
是对公司的全面控制,关键,是对芯片卡数据信息的控制。
在德太投资集团的要求下,
金普斯实行了总裁轮换制,
几年换了四位首席执行官,
公司的业务也开始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
拉叙斯为此跟德太投资集团发生了正面的冲突,
但令他没有料到的是,
公司的大股东德国的匡特家族不顾公司利益,
跟美国人站在了一起。
拉叙斯,
完全受到了排挤。
2002年,
拉叙斯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
一名新的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曼德尔,被扶持起来。
到此,
谜底才被揭开。
曼德尔当初应聘简历中故意隐去的一条经历,
是曾服务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更可怕的是,
扶植曼德尔的德太投资集团,
同样是服务于CIA的投资集团。
德太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叫作庞文德,
在CIA里,他以出众的谈判技巧闻名。
早些年,
他一直为美国服务。
而匡特家族和CIA的渊源,
甚至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二战结束后,
CIA通过一系列运作,
帮助匡特家族成员逃脱了战后审判。
交换条件,
正是为CIA服务。
也是在后来,
拉叙斯才知道,
自己最初同匡特家族会面时,
CIA就盯上了他。
通过匡特家族和德太投资集团的手,
引诱、注资、换人,CIA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鸠占鹊巢”,
悄无声息地从拉叙斯手中夺走了公司。
CIA要的,
正是金普斯数十亿用户的芯片卡数据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
CIA可以肆无忌惮地监控全球。
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
拉叙斯对20年前的自己的悲剧作了个总结:
“此前,美国一直是我的合作伙伴,
但当美国人开始意识到金普斯对其具有战略重要性时,
美国立刻翻脸变成了敌人。
图片
对于跟金普斯成长于同一时期、
当前又饱受美国威胁的台积电来说,
上面的故事,
不可不谓是一种警示。
就在美国要求台积电交出机密数据的同时,
另一条“暗线”也在同步向台积电渗入。
经过注资、换人这样类似的操作,
现在台积电的董事会里,
有三个美国人。
其中一位,
在这个月刚刚对拜登“保卫台湾”的说辞,
表示支持。
在台积电的决策层中,
记者还看到不少美国人的面孔。
2019年,
一名叫作彼得·克利夫兰的人出任台积电法律部副总裁。
这个人,
曾在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
任职11年。
在台积电,
美国政治旋转门的齿轮,
已经开始悄悄转动。
而两家曾经投资台积电,
对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公司,
也值得玩味:
一家是美国公司。
另外一家,
虽然是欧洲公司,
但公司总裁曾在二战期间,
举家逃往美国,
并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
他与美国的关系,
盘根错节。
讲到这,
你会发现,
台积电的遭遇,
和金普斯似曾相识。
美国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
台积电,
可以琢磨琢磨。
拉叙斯在跟记者的交流中直言,
美国偷走了金普斯。
更让拉叙斯悲哀的是当时法国政府的态度。
没有国家在背后撑腰,
拉叙斯甚至无法将这个故事,
完整讲述。
19年后,
拉叙斯在中国出版自传《芯片陷阱》,
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说出,
美国是自己的敌人。
不知道当台积电的负责人看到金普斯的这个下场,
作何感想?
美国画下的“大饼”,
只是陷阱前的诱饵,
踏进去,
就会被吃干榨净。
对于台湾地区,
美国又怎么会手软?
面对美国的套路,
有人很清醒。
美国借“缺芯”危机,
屡屡向台积电施压,
要把半导体产业链搬回美国,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回应,
“台积电赴美建厂是被政治驱动。”
“美国不应该想着以一己之力垄断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面对美国政客的“力挺”,
有人还在做着白日梦。
几天前,
美国驻华大使提名人伯恩斯表示,
要把台湾变成“敲不开的坚果”,
协助台湾提升不对称防卫战力。
只是,
哪有敲不开的“坚果”。
更何况,
这枚“坚果”的果仁——台积电,
美国早已垂涎三尺。
甚至就连果壳,
都想着要榨出油来。
美国两面三刀的本色,
早就藏不住了。
舞台上站着的,
不过是一群操弄政治议题的小丑。
小丑,
不仅在美国,
有些还在岛内。
当自己当家企业都被美国压榨时,
当明眼人都看清美国的本质时,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
还在向外部反华势力摇尾乞怜,
加紧投靠,
多次做出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卑劣行径。
小丑跳得再欢,
也丝毫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铁的事实。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
也一定能够实现!
选题:孙育松
编辑:孙育松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