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引进来”|中国入世20年20人

12月11日,中国即将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入世”20年来,中国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贸易与投资,外资企业和进口产品则不断进入开放的中国。中国也因此一跃而成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世界经济因为中国的加入也焕发勃勃生机。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在日常承接项目中直观体会到中资企业逐渐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中资企业从入世伊始时零星的‘走出去’,再到成规模的海外并购,这二十年来,我也同样感受到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变化,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任不断增长。”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日前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
图说:黄耀和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驾轻就熟 中资企业逐步走向全球
普华永道是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专业服务机构之一。
中国入世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让像普华永道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充分参与到中国市场经济开放的大潮中。作为服务贸易主体,普华永道一方面更好地帮助中国实体企业“走出去”,在经营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帮助有意在中国投资的外资“引进来”,融入中国市场。
作为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的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从事相关业务已经三十年,1991年他开始参与中国投融资项目,并于2001年从香港移居来到上海,基本上算是第一批来中国大陆做金融投资生意的境外人士。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企业要想吸引国际投资者的渠道比较少,大陆企业主要以红筹股的形式通过香港资本市场接轨国际资本。”黄耀和说,红筹股是90年代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得以加快,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入世之后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包括更多的更广阔的平台。企业能够在“入世”之后有更多的机会向更多的客户去进行更好的推介,从而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谋求发展,中国企业正从以往资产被收购方的角色逐渐变成资产收购方。
“过去的二十年来,能深切感受到,整合海外资源、发展海外业务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手段,中国企业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成熟起来。”
黄耀和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走出去”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刚入世的时候,很多企业对国际市场还不熟悉,那时候中国企业只有一些零星的海外并购业务。”黄耀和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最先面对的是陌生的海外经济秩序和当地规则。“由于合规理念、法律理解与实施层面的差异,往往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具体执行时偏离合规要求,甚至遭到所在国监管机构的调查与处罚。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摸着石头过河’,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自身违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因违规行为而遭到处罚或制裁,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在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开始成规模地走出去。当时欧美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发达国家的经济疲软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条件,而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国内需求,也给企业海外并购、重组提供了良好环境。大量的中国企业将目光眺向全球,并购他们长期渴望的国际品牌、研发能力和海外销售渠道。”
黄耀和告诉记者,海外并购、重组业务的扩展不仅弥补了中国企业核心技术的不足,也促使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提高自己的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入世”对中国企业的成长真的大有裨益。
“第三个阶段是在2013年以后,在有过大规模的海外并购经验以后,全球市场上的中国买家中,开始有更多的‘熟手’出现,能看到他们对于国际规则了解得更透彻了,整个交易的流程也因此得以大幅缩短。以往需要一年以上的一些并购案,在那以后或许只要大半年时间。”黄耀和说,中国企业在海外业务越来越多的同时,海外并购的项目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由于对规则的充分适应,一切都变得驾轻就熟。
黄耀和还告诉记者,自己感受到中国企业现在海外业务的拓展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缺啥买啥”,而是更多地从企业本身的全球战略角度开始衡量,越来越理性。
“数据会说话”: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心越来越大
二十年来,在中国企业逐步将脚步迈向全球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入世以来,中国不断建立健全外资法律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这使得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外商来中国投资,实际上是看好中国投资环境及前景的,这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坚定认可。”黄耀和说。
他还表示,从几组数字上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外国投资者,其中不乏大型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中国国债持有额在2016年初约为2500亿元,2018年下半年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1年5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债达到约2.1万亿元;
1983年,我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9.1亿美元、2000年为407亿美元,而2020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63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2020年世界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2000年,全球共有来自166个国家的52150名各类来华留学生。此后2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生源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50万;
“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我们的国债,把钱放在我们的市场,而来华留学生更是将他们的未来投资在中国,充分说明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心越来越大。”
而回顾普华永道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也充分反映出外资企业对深耕中国市场的持续期待。
据介绍,在刚进入中国的28年前,“普华”和“永道”在中国的员工加起来还不足50人。如今,普华永道中国深耕本地业务,截止目前,普华永道已在中国内地及港澳的28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两万人,合伙人总数已经超过800人。其中,近四年普华永道新晋升的合伙人已达百人,本土合伙人占100%。
新民晚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