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不尴尬?美媒记者拿假数据中伤香港,被外交部发言人当场打脸

图片
据环球时报11月6日报道,在此前一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援引香港外国记者协会(FCC)一份报告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称,协会近一半记者考虑离开香港,仅有一半记者表示明白港府所指的“报道红线”在哪里。你对此有何回应?是否认为港府应该更清楚地划定“报道红线”?
“香港外国记者协会”(FCC)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看看它这些年干的事情就知道了。2018年,港警以国家安全为由建议取缔“港区民族党”,但FCC却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公然替该党召集人陈浩天举行专场演讲,散布分裂思想。FCC的举动,就是给制造港区分裂的乱港分子撑腰站台,以此对抗港府维护国家安全的正义举措,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在“修例风波”中,FCC也没闲着,它与本地的“黄媒”相互配合,公然为“假记者真暴徒”美化洗白,炮制了大量的假新闻引导舆论,大肆抹黑诋毁港府和“一国两制”,将乱港暴徒塑造成“争取民主”的“英雄”,包庇纵容“黑暴”“揽炒”势力乱港罪行,甚至还在一些乱港活动现场亲自下场掩护乱港分子逃脱追捕。由此可见,FCC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乱港组织。
事实上,FCC不仅是乱港组织,它还是境外间谍的“大本营”。FCC自1949年搬到港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吸引了许多外国记者及外交官、社会名流加入成为会员。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FCC俨然就成为情报收集、交流的最佳场所。“记者”是间谍最好的掩护身份,西方国家不少间谍就以“记者”的身份出入FCC。
就FCC这么一个表面光鲜、内里龌龊的乱港组织,它们发布的报告又有多大的可信度?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果然,汪文斌仅仅用一组数字,就狠狠打了彭博社记者的脸。汪文斌指出,截至2021年4月,驻港外国媒体共有628名持工作签证的外籍员工,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8人,增幅达18.5%。一年来,彭博社一家在港区就增加了55名外籍员工。
汪文斌的回应,实际上相当于反问彭博社记者,难道你们彭博社的记者都是这么不专业的吗?该记者在提这个问题之前,必然是读了FCC的报告的。可他在提问前不去查证外国媒体在港区的数量,甚至连自家在港区员工数量都没搞清楚,拿着FCC的这份虚假报告张口就来。在国际国内媒体云集的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的所谓“专业”的脸面,被这名记者极其不专业的提问卖了个精光。
彭博社这名记者摆明了就是来“碰瓷”的。对于港区发生的一切,西方反华势力恨得牙痒痒,却又无计可施。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抹黑诋毁中央和港府对港区的管治,为乱港分子洗白叫屈。但在“港区国安法”的威慑下,它们又不敢太出格。毕竟,谁也不想吃牢饭。所以只能刻意制造舆论,构设语言陷阱,企图诱导中方作出不合适的表达,借此大做文章。
作为跨国媒体记者,他们更应知道新闻报道的底线所在,这不仅仅是在港区,就算在他们自己国家,也是媒体人的基本道德和职业操守。彭博社记者拿所谓“报道红线”说事,就是想以此构设“港区新闻不自由”的假象,借以攻击中央和港府。只不过这名记者的操作手法太LOW了,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