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外合精准创新——浙江新和成以高水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引领发展
创业成就梦想
图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些年来,以国家、高校为主导的研究院正在一点点向着企业下沉,企业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专有的研究院,并且展现出惊人的研发实力和效率。今天的节目,我们走进位于绍兴新昌的一家创新型企业,看看他们如何以高水平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功能性化学品研发和生产,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维生素供应商,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这就是现在的新和成精细化工研究院的雏形。2010年,新和成精细化工研究院成功获批成为省级企业研究院。
图片
图片
副院长 黄国东
新和成精细化工研究院
研究院整个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有2000多人,其中博士有66位, 40%以上研究生学历的,我们研究院除了新昌总部研究院之外,还有几个分院,比如说像新材料研究院、发酵研究院 、香精香料研究院,还有营养研究院等等。
30多年来,新和成坚持走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把市场化的基础化学原料做成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化学品。当然科研是艰辛的,在新和成总部研究院,每一间实验室都忙忙碌碌,研究员们日复一日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一次又一次突破技术难点,成为新和成创新驱动的一个缩影。
图片
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有的时候也是很迷茫的,我们有的时候也比较辛苦的,比如在车间里面调试的时候,有时候还是真的是几天几夜在车间里面没觉睡,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是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的。
创新发展,人才是源泉。新和成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形成了独特的老师文化,通过传帮带、导师制、伙伴制,让员工快速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技术专家、管理能手。近五年来,新和成每年吸引400多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加盟公司。
图片
新和成有一个很好的研发环境,对于我们初入公司的人来说,他是有一个职业导师,在带着我们做科研的,所以就像我们在高校一样,有老师在进行一个专业的指导。这里面的一个仪器设备情况也和高校差不多,所以说对我们来说的话,我们很容易很快的适应环境。
研发人员 洪润润
新和成精细化工研究院催化研究所
我本身是学催化专业的,从事的就是催化剂的开发工作,我当时就认为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发挥我自己在这个学校期间学到的一些专业的知识,能够给自己有一个发挥的空间。
除了注重人才培养,企业也注重和外部高校、专家的合作。作为2020年度全省唯一的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新和成充分利用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高端智力,共同解决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共同搭建科研平台,使企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利用省级外国专家工作站,结合自身的海外渠道,充分借助各方优势,先后引进比利时、德国、瑞士等专家,实现了深度合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7年来,公司在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占比均超5%以上,累积投入24.69亿元。
现在跟我们合作的专家,国内国外的都有,像北京化工、浙江大学、浙工大、江南大学、 华东理工等国内知名院校。另外现在还邀请了很多国外的专家,比如说维生素类的,氨基酸类的这些研究,比较资深的这些专家当中,我们有一些技术顾问。
借着科技创新的东风,大量新产品也走向了市场。截止目前,新和成成功突破生物素、虾青素、柠檬醛、叶醇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培育了20多个全球技术领先产品。现如今,新和成已经是一家员工1万余人的大型企业,拥有新昌、上虞、山东潍坊、黑龙江绥化4个现代化生产基地。2021年一至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16亿元,同比增长40.72%,净利润33.66亿元,同比增长14.67%。未来可期!
图片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科学家,成为企业里面的科学家,我认为以后企业将成为整个社会创新的主体,在企业里面从事研发工作,能够更好的契合国家发展和人们需要的方向,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或者理想。
一直跟跑,后来是并跑,我想以后我们新和成公司可能也会有很多领跑的这些产品,我们也希望这个世界上某些产品或者某一类产品,我们新和成是全球第一家的。我们也有一个比较大的规划,比如说到2025年,我们公司可能比如说是销售在现在的基础上翻番,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规划,主要是把我们公司做到全球知名的跨国化工企业。
图片
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未来,随着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中国企业也将改写全球的创新版图,“中国创造”在世界的声誉也将愈加响亮。
来源:浙江经视《创新浙江》
编辑: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