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R召唤敌人、走路脚不沾地 FPS玩家迷惑行为大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FPS游戏里,队友的表现总有点“不太像人”。
这倒不是指队友都玩的很菜,或是纯粹的人机,而是大伙总有着一些怪异的行为,要么是在移动过程中莫名其妙的边走边跳,要么是蹲在墙角高强度做深蹲,给人一种和猴打游戏的感觉。
图片
其实如果换做是队友的视角,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大多数玩家在玩FPS游戏时,总是会不自觉的触发一些“癌症症状”,并会因这种奇怪举动而丧命。但这些问题之所以被称为“癌症”,正是因为这些陋习已经成了玩家们的肌肉记忆,即便是尝过苦头之后,下次还是忍不住站在敌人脸上换弹。
图片
这些诡异行为里,最为普遍的就是“赛前多动症”,指玩家在比赛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完全闲不住,一定要找个地方喷喷漆、开开枪、或者通过反复快速切枪来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
图片
就像在CS的准备阶段,不少玩家都会在赛前疯狂蹲起和抖动,买装备时也不忘左扭右扭。而在吃鸡这种准备阶段更加开放的游戏里,玩家则会在场景中找人打拳,或是凑在一起听着DJ摇摆,总之一刻也闲不下来。
图片
在准备阶段结束,玩家在移动到战斗区域前的安全时间内,也属于“癌症高发期”,此时多动症的症状还没有完全消退,玩家大概率会出现走路垫脚、跑跳、反复切刀等花活,直到自己用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或者被一枪爆头。
图片
但其实这些病症对玩家的体验基本上没什么负面影响,反而是可以一边打发无聊的安全时间,一边活动活动手指,就当是热身。就算是因为“切刀癌”导致遇敌时没能快速切回主武器被干掉,也只能算是偶发事件,当事人乐一乐就过去了,不会太当回事。
图片
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意外
可有一种高发型“癌症”,不仅发病较为普遍,而且还会大幅影响玩家体验,很多玩家就因为战斗途中突然发病导致意外阵亡,它就是“换弹癌”。
“换弹癌”是一种玩家普遍了解,但又完全无法靠“自制力”解决的症状。每当弹匣中子弹不满的时候,无论剩余多少发、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都必须按R键给填上,也因此常常出现在敌人脸上换弹而被击毙的情况。
图片
这种症状源于游戏设计者为了将子弹数视觉化,对枪械弹匣做出的简化设计。用数字来标注子弹数量,可以让玩家清晰分辨自己的剩余战斗力,而通过简单的R键实行“一键换弹”则能够缩短战斗中的准备时间,增加战斗体验的连贯性和紧张感。
图片
但也正是这两点,不仅诱发了玩家的“强迫症”,还给人造成一种“弹匣不满”的危机感,促使玩家去主动按R填充。更要命的是,一旦按下R键开始换弹,就会大概率有敌人冲出来赏你一梭子,这种情况之普遍,甚至被玩家调侃为“按R键召唤敌人”。
图片
在现实中当然不可能存在战斗时突发“换弹癌”的情况,毕竟这可关乎到自己的小命。只不过一旦士兵进入到安全位置,或者在战斗的小间隙间,也同样会更换掉还没有打空的弹匣,为的就是防止弹匣打空后造成更久的火力中断。
一般来说,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往往都会大致记住自己打出的子弹数量,从而判断换弹时机,若是记不太清则可以通过余弹观察孔、指示器来观察剩余弹量,但这都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图片
也有透明弹匣
《暗区突围》中就根据现实中的作战情况来还原了真实的弹匣和换弹机制,不仅取消了用数字在主页面中展示剩余弹量,还将FPS传统的“换子弹”变成了“换弹匣”,玩家在替换时会放弃掉原先的整个弹匣,相当于剩余弹量越多换弹就越亏。
同时玩家在游戏中想要换弹光是有子弹还不行,必须提前准备好供更替的弹匣,并且需要将子弹先装填进弹匣中,才能够在战斗时进行主动更替。当然,这个准备程序可以在玩家位于游戏外时进行操作,之后将满弹匣挂在弹挂上即可,不过身上装备的每一件道具也都会影响角色本身的负重,以及能够放置资源的空间。
图片
在这两点真实还原的基础上,《暗区突围》还针对“观察余弹”进行了写实化的设计,正如刚才提到的现实中士兵的观察习惯,由于游戏里没有数字化余弹量指示,所以玩家想要判断弹匣中的剩余子弹,就必须停下来主动进行余弹观察,所得到的结果也并非具体数字,而是“一半以上”“几乎耗尽”等大致上的数额,具体是否要进行弹匣替换还需要玩家处于安全位置自行判断。
图片
这种模拟了真实战场对抗的设计,可以说是彻底治好了玩家“换弹癌”的毛病,在《暗区突围》里,无法轻松观察到剩余弹量,换弹的劣势和风险也都远超过对于“弹匣不满”的不安,困扰FPS玩家多年的弊病,就这样被矫正了过来。
图片
其实,如果玩《暗区突围》时间长了,像什么多动症、切刀癌也都能一并给你治了。在游戏里由于极具真实感的退场惩罚,导致玩家们搜过物资之后,恨不得全程趴在地上走,生怕遇到中途劫道的导致一整局白打,所以像什么连续蹲起、跑跳等情况都是不存在的,开了静步靠墙慢慢撤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加上游戏中模拟真实的健康系统和部位创伤机制,玩家对拼之后并非是用“血量换命”这么简单,而是将人体分位了头、胸、臂、腹、腿等多个部位,在承受攻击时,不同部位中弹后所带来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图片
例如头部中弹,只需一发就可以直接GG,腿部受伤致残则会影响到整局游戏的移动,使玩家再也不能跑步。这些真实的部位反馈不仅是给游戏带来更加沉浸式的现实体验,更高的战斗风险也代表了游戏对于策略战术的倾向,而非鼓励玩家莽着乱打。
这也是《暗区突围》与传统FPS手游最大的不同,战术上的改进为玩家展现了除激烈交火之外,战场上危机四伏的另一面,也给人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新乐趣。
而这种突破式的创新,不也正是热衷于“真实战场”体验的玩家们,一直以来追求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