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上半年财报看,海底捞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海底捞的情况,我从新闻媒体上得到有关他们家的消息,虽然各种各样的都有,但大同小异。无非就列举了一些指标来说海底捞由于逆市中扩张开店导致原有较好的指标出现了问题,比如平均单店利润下降之类的。
图片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我还是要直接从财报中来看到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以便与别人得出的结论核对,或许能证实,或许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
图片
从气泡图来看,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过了200亿元,比2020年同期翻倍。考虑了2020基数偏低后,比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也是增长了72%,仍然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净利润就有点拉垮了,仅有9500万元,这比2018年同期的6.46亿元都还要差很多,要知道当时的营收才73亿元。
图片
2019年以前,海底捞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在高速增长,营收的增长快于净利润,这说明开新店扩张的边际利润在下降,这一点并没有引起海底捞的注意,或许虽然净利润增长略慢,但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管理层认为后续会随着新店业绩的上升而逐渐拉平这一差距。
图片
有趣的是,在2020年上半年有所下降的毛利率,2021年上半年还奇迹般地上升了2个以上百分点,已经接近疫情前的58%了。这可能就和大家抱怨其价格上涨有关,涨价当然会带来更高的毛利率。但成本上涨也是事实,不然毛利率就会暴增,而不是还略低于疫情前。
图片
我们四川人自己吃就没有分几格来搞锅底的做法
我确实没有吃过海底捞,反正我接触的四川人都不喜欢吃他们的东东,可能是我们有更好的选择,甚至认为他们那火锅就不是正宗的四川火锅。当然为了把业务做大,不向外省人妥协,那也是不现实的,这个我们理解。
我们再来看一下,是不是到了关闭来自救的程度:
图片
2021年上半年末,海底捞0.9的流动比率和0.77的速动比率,还是有点太低了。本来我还猜测其资产状况良好,现在一看,有点恼火了。
图片
期有息负债可是高达163.9亿元,不觉得,我还当成是分析的哪家中型房地产公司呢,作为一家做餐饮的企业,这么高的有息负债还是夸张了一点。
图片
总算要开始找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了,我们对比了2019、2020和2021年三个上半年的利润表各项目,并做了绝对数和相对数的差额来对比。为了不受疫情的影响,对比的基数就选择2019年上半年,这个我们认为正常的年份。
2020年上半年的亏损原因比较清楚,营收下降了17%,但成本只下降了11%,“折旧和摊销”还上涨了56%,员工薪酬上涨了12%,财务成本上涨了79%,这样出现亏损实属正常。
2021年上半年盈利大幅下降的原因就要略微复杂一点。营收上升了84亿元,成本上升了36亿元,比例为72%左右,多出了48亿元的毛利。但是员工薪酬和“折旧和摊销”正好也增长了48亿元,两者的增长率达到96%和161%,明显高于营收的增长。那么其他支出和财务费用的增长就开始吃掉更多的利润了。
图片
这样从成本费用项目来看,确实是新增店面设施和员工,成本增长明显快于毛利的增长。导致边际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了逆转。
结论:我认为,海底捞确实出现了经营困难,不仅是增产不增收,而且财务状况也有恶化的趋势,跟其他新闻来源所总结的原因——新店经营效益下降,导致的现有的经营困局,仅仅是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已,本人并未有新的发现。
可能适当关闭一些效益较差的新店,对海底捞来说,真是必须采取的自救措施!但增长的各种成本费用并非全部来自新店,也就是说关闭那些效益较差的店,海底捞的盈利能力也不一定就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
注意:香港上市公司的财报,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项目,甚至其定义都与内地的会计准则有一定区别,本人除了直接查看其财报以外,还查看了其他专业财经网站的公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