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非遗|婺源傩舞:时光长河里,看一场精彩的非遗舞蹈

图片
编者按: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更是在于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在传承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本次推出将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等方面入手,带领大家走进具有浓厚艺术生命力的“时光长河”。
婺源傩舞
1
摘 要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它是中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宗教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2
关键词
宗教舞蹈,祭祀活动;
千姿百态、风格独特
图片
(视频资料)
图片
、形成历史
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赣鄱大地,由人们对图腾犭回、虎或鸟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史载已“历三千年余年”。秦时,赣傩祭传入中原宫廷,逐渐礼仪程式化,由单纯的驱邪逐疫仪式,发展成融祭祀与娱人为一体的文艺活动,而后再从宫廷传入民间,番君吴芮就曾奉命传傩(民国《南丰县志》)。唐至明清时,有许多江南藉的官员在京都和外地为官,又将宫廷的傩舞带回民间,婺源便有许多这样的历史记载,如明嘉靖年间,在陕西和京城为官的婺源人程文著、詹养沉等,便曾将宫廷傩舞带回婺源,在长径、庆源等村广为流传(《婺源县志》1993)。
图片
图片
二、主要内容
婺源的傩舞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表演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简练。如《开天辟地》,舞者头挂"盘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现出开创乾坤的盘古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判官醉洒》表现判官与小鬼嬉耍斗酒的酩酊醉态,人物性格鲜明,饶有生活情趣。《舞花》则是一组大型舞剧,表现秦二世胡亥篡夺皇位的历史故事,气势磅礴。
图片
(原始傩舞《开天辟地》)
图片
(原始傩舞《开天辟地》)
图片
(傩舞《婺源傩情》剧照)
三、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图片
婺源傩舞以舞蹈艺术为中心,融汇了面具、木雕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等元素,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二)原始性
图片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边远山区,虽自古文风极盛,官宦较多,但交通多有不便,所以婺源的傩舞受外界影响极少,犹如一块埋在深土中的“璞玉”,几乎没有人工的痕迹。在表演艺术上仍保留着其固有的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格,舞姿亦随着人物的典型性格千姿百态。
(三)参与性
图片
婺源傩舞是农村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能广泛参与其中的一种季节性民俗活动,是农民自己的节目演出,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图片
(原始傩舞《孟姜女送寒衣》)
图片
(傩舞面具)
图片
四、重要价值
傩舞是我国古文化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有“活化石”之称。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不仅仅是供群众自娱自乐的一般表演形式,更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艺术精品,通过傩文化的演展,对内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对外可以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好资源。
图片
(傩舞剧照)
图片
(傩舞剧照)
来源:上饶非遗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