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电影《医者仁心》:不可稀释的良心 不应孤单的逆行——专访全国艺联项目负责人王笑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芊):11月11日,罗马尼亚电影《医者仁心》(Să nu ucizi)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这是继1992年最后一部罗译制片《珠宝迷踪》(Zestra Domniței Zalu)之后,时隔29年,罗马尼亚电影再次进入中国内地影院公映。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了全国艺联项目负责人王笑楠女士,请她介绍了此次引进罗马尼亚电影的相关情况。
图片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项目负责人王笑楠
总台记者:我们都知道,上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电影曾经红遍中国大江南北,在那个休闲娱乐选择有限的年代,罗马尼亚电影几乎是国人的最爱,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近十余年来,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中异军突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迷也开始关注罗马尼亚电影。但是这些年,除了国内一些电影节期间举办过罗马尼亚电影的展映,罗电影一直没有进入全国院线公映。有网民在豆瓣影评上发问:我们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罗马尼亚电影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笑楠:这主要是全球电影流通的格局造成的。在各个国家,进口片当中的主流都是好莱坞电影,其他小语种都很难进入,这是好莱坞在全球文化霸权的结果。
总台记者:全国艺联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决定引进这部罗马尼亚影片?
王笑楠:这部影片是“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入选影片之一,该活动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集团、电影频道等承办,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外交框架下于2021年2月启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电影交流合作,为中国—中东欧机制注入人文新动力,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互鉴。
活动期间,除了在CCTV电影频道展播优秀中东欧国家影片外,还陆续引进了多部中东欧国家影片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上映。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全国艺联的牵头单位,负责了本次活动的选片和宣传推广工作,通过自主邀片、专家选片和各国使馆推荐等方式相结合,选择了多部中东欧国家新近生产创作的佳作,并与片方达成合作意向。
总台记者:这部电影在全国的排片情况是怎样的?
王笑楠:全国艺联目前在295个城市有2852家加盟影院,3423块加盟银幕。专线放映的影片都有3个月的密钥期,将进行长线放映。因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影院暂时停业,但好转后还会恢复排片。全国艺联也在20多个城市组织了观影团活动,邀请包括国内医疗卫生方面的专家、电影研究专家等与影迷进行映后交流,帮助影迷深度理解影片的创作背景、创作特色、罗马尼亚社会背景等内容。
总台记者:近十余年来,罗马尼亚新浪潮为不少电影观众所耳熟。一批关注现实的罗马尼亚新生代导演,用贴近小人物的镜头,反映现实主义题材。在艺术理念和拍摄手法上,通常采用手持拍摄、自然光、低照度、长镜头、“一天一夜”紧凑的集中叙事,《医者仁心》也延续了这种现实主义、极简主义的镜头语言。国内电影界对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评价如何?中国影迷对其接受度高么?
王笑楠:罗马尼亚新浪潮在国内电影学术界和影迷圈里可以说久负盛名,一方面有相对系统的介绍和梳理,包括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代表作,另一方面国内的观众也通过电影节展映和在线观看等形式接触过比较多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作为影响巨大的世界电影潮流,罗马尼亚新浪潮也对一些中国电影创作者产生了影响,一些中国年轻导演的作品中出现了相应的风格特点,比如极简主义的现实主义,故事发生在一天一夜这样极短的戏剧时间等。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在观影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国影迷当中有良好的接受度,是完全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差异性电影的代表。
总台记者:我们是根据什么标准选择引进这部罗马尼亚影片的?未来会有更多罗马尼亚电影进入中国院线公映么?
王笑楠:全国艺联的选片标准一向以艺术水准为最重要标准,除了以各大电影节提名奖项作为参考,我们还设有一个由专家组成的选片团队,会在看完影片后进行细致的评价,通过专家推荐的影片才能入选。未来我们希望能继续为中国观众带来代表多元文化的各国佳作,也希望罗马尼亚的电影公司、包括罗使馆、文化机构等为我们推荐更多具有特殊艺术价值、适合影院市场投放的电影作品。
图片
罗马尼亚电影《医者仁心》中文海报
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电影《医者仁心》的中文海报中有这样一句宣传语:不可稀释的良心,不应孤单的逆行,而这句话在电影原本的罗马尼亚语海报中并没有,是怎样想到这样一句话用在海报里呢?
王笑楠:说到对宣传语的构思,是几个方面的集合:首先,影片的主人公逆众生缄默而行去探求真相,让我们想到“逆行”这个概念。与此同时,这两年因为抗击新冠疫情,医生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让“逆行”与国内观众也有特殊的情感联系。另外,影片定档在双“11”,是国内网络上的单身节,搭配影片主角孤身坚持揭开黑幕的剧情,非常应景双“11”这个日子,让“孤单”有形与意的双重意义。影片男主人公的逆行寻求真相,与新冠期间逆行的医生,目的同一:都是救治和守护病人的安危。这样崇高的“逆行”绝不应该是个别人的勇敢,而是更多人的旅程。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双“11”这天能有更多的观众朋友去电影院陪伴电影主角的旅程,让他不再孤单。就这样,给予我们对光明的希望的宣传语:“不应孤单的逆行”就此诞生。
消毒液被稀释是电影中表现的罗马尼亚这起著名的公共危机的核心,我们也想突出这个剧情关键。在消毒液被稀释背后,其实是良心的浓度被稀释所致,是在利益的诱惑和人性的懦弱双重作用下摒弃了的医生的良知。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消毒液被稀释以及其他良知泯灭的行为,杜绝良心稀释。因此,“不可稀释的良心,不应孤单的逆行”不仅是影片的宣传语,更是我们对世界的希望。
据介绍,影片《医者仁心》取材于罗马尼亚震惊世界的"消毒剂公共危机"。2015年10月30日,罗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家夜店发生火灾并引起踩踏,最终导致27名年轻人当场死亡,180人受伤。但伤者在后续治疗中,又有37人死于细菌感染。最终,经媒体披露,多家医院长期采购使用稀释消毒液的医疗丑闻浮出水面,触发了普遍的社会反思和一系列监管改革。更让公众震惊的是,医院工作人员对此都多少知情,但常年保持集体沉默。影片《医者仁心》通过一个医生孤身逆行的抗争,用虚构的故事对集体的沉默做出了可能的解释,将对罗马尼亚当代社会的洞察埋入现实主义叙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