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人机演绎秋叶飘零用AI给武术打分,首届“AI奥林匹克”好创意层出不穷

天,树叶飘零。
看到校园中此情此景,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无人机社团的
同学们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们联想到诗人杜甫《登高》中的
诗句所表达的意境,用无人机模拟落叶,
刻画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
希望同学们在沉浸网络之时,
不忘抬头望望眼前秋景,感受自然之美。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李露菲和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吴可遇
也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对接——
两人设计并完成了一套
《基于人体姿态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武术教学及评价系统》,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
这些精彩的创意,
来自“让世界充满AI”
首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
(简称“AI奥林匹克”)。
总决赛暨颁奖会昨天在上海市第五中学举行。
“AI奥林匹克”是一项以“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思维、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宗旨,以“创造、实践、快乐、分享”为理念的青少年大型人工智能教育项目。
首届“AI奥林匹克”共有来自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9个城市的千余所中小学校参与。截至11月初,参与人次超50万人次,参赛队伍超千支;5场线上直播收看的观众共计45万人次;“AI奥林匹克”活动平台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资源平台总访问量超100万人次。
图片
“AI奥林匹克”挑战赛围绕“让世界充满AI”的主题,通过主赛道、嘉年华两大板块,挑战赛官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两大线上平台,6场在线直播,九大主题展示区,开展持续5个月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其中,
主赛道通过算法擂台和无人驾驶两大赛道,以高规格、高质量、高难度的挑战赛促进人工智能领域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
算法擂台中,参赛团队利用深度学习平台,开展算法设计,根据主办方事先提供的舞蹈视频,通过虚拟人物制作、骨骼动作抓取、语音识别等完成一个人工智能虚拟人物“Ni”,开启我和“Ni”互动新时代,带来一场独特的“秀”,展示了科技+艺术的魅力。
无人驾驶团队则通过开展软硬件协同的无人驾驶“祝融号火星探险车”设计和制作,多机协同,现场完成自动驾驶、对地通信天线激活、火星地质标本取样等任务,为人类最终“火星移民”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展示人类对宇宙的无尽探索。
嘉年华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包括直播间、新视界、社团秀、云学堂、实验室、展示会、虚拟冰壶、大挑战、创想飞行九大主题展示区。虚拟冰壶竞技项目是为迎接2022年冬奥会所设,同学们不但要学习冰壶项目规则,还要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竞技策略+物理+数学+智能编程等关键技术开展对抗竞技。
图片
本次“AI奥林匹克”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得到了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的特别支持,并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虹口区教育局、徐汇区教育局多家单位共同承办。
END
鹦鹉螺工作室
作者 | 陆梓华
图片 | 孙中钦
编辑 |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