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记者在河源“邂逅”赵佗、王阳明,在穿越时空中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图片
踏上青石板,沿着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寻根客家情缘;在百年学宫,红墙黛瓦下,聆听岭南汉越民族融合的历史……11月18日,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及粤赣两省其他主流媒体继续赴和平、龙川两地采访,穿越历史烟云,感受河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平:
一砖一瓦,尽显文化风韵
初冬时节,阳光和煦。居高而望的阳明博物馆,迎来了粤赣两地40余名记者采访。阳明博物馆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极目远眺,和平县城尽收眼底。和平县是东江流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在这里践行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王阳明在和平作出的贡献以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引起记者们的关注,大家仔细倾听讲解。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在和平县阳明博物馆采访
据悉,阳明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达14499件,是省内占地面积最大、风格独特、馆藏文物最多的县级馆,也是一座见证和平古文化发源地、南北文化交流主要通道、中原人南迁史迹、甄别客家文化渊源的县级馆。展馆内采用高科技幻影成像、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全面、生动、形象地诠释和平历史的发展进程,简述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
“‘阳明文化’是和平县一张闪亮的历史文化名片,从中也可以看出和平历史人文底蕴。”采访团一行认为“阳明文化”很有特色,并建议把和平打造成为国内心学研究者、爱好者向往的阳明圣地。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在和平县林寨古村采访
随后,采访团走进广东省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的林寨古村。古村内客家民居错落林立,山水环绕,环境秀美,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及民国古民居280多栋。其中,最能体现客家标志性建筑的四角楼宅第有30栋,栋栋围屋成方,四角高耸,饰以斗拱飞檐,气势恢宏。采访团的记者大多是第一次见到四角楼,赞誉之词不断:“雕梁画栋,大气壮观,如画一样美丽。”“从航拍上看,规模非常庞大,可以跟开平碉楼相媲美。”
采访团记者们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边走边看边评,十分热闹。
龙川:
千年历史,点亮高铁新城
百里东江碧道,千年古邑龙川。龙川是内接珠三角城市群,外连赣闽湘皖苏的重要出省通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在龙川“十”字交会。即将通车的赣深高铁也将在龙川大地驰骋,并设立龙川西站,这也是赣深高铁全线第三大、河源段最大的站点。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在赣深高铁龙川西站采访
因高铁结缘的采访团,在当天下午3时来到龙川西站。开阔的站前广场上,秦朝时期篆体字“龙川”映入眼帘,以“秦汉之韵,厚德龙川”为设计切入点的龙川西站站房恢宏大气,呈现出一种古代与现代元素碰撞融合的别样美感。采访团从站前广场进入检票大厅,登上站台,“抢先”一睹西站风采。他们一致认为,高铁通车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会被更多人了解。
从西站出来,已是日落时分。采访团一行继续探索龙川,来到当日最后一站——佗城。佗城原称龙川城,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设县治所在地,至今已有2230多年历史。悠久的建县历史,也孕育了丰富的文旅资源。佗城内,越王井、越王庙、正相塔、龙川学宫、考棚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98处,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和“中华姓氏博物馆”之美誉。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在龙川县佗城镇学宫采访
“赵佗率领50万大军平定百越,建立南越国,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鼓励汉越同欢,促进民族和谐……”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一行走进越王庙、龙川学宫、考棚等地,了解南越王赵佗的一生,以及岭南汉越民族融合的历史。“参观佗城后,感受到了在保护历史古迹这方面,龙川乃至整个河源都做了非常到位的工作,对于岭南文化的文脉传承,影响力不容小觑。”羊城晚报记者林海生认为,河源在保护历史古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河源是赣深高铁线旁的一颗明珠,宝光遮不住。”采访团两日来在多彩河源的所见所闻,让大家对河源的人文历史、城市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粤赣两省媒体记者谈赵佗
加快文旅融合
让赵佗重获“新生”
“佗城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止了流转。”11月18日下午,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及粤赣两省其他主流媒体记者来到了千年古邑龙川,寻幽探古。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在龙川县佗城镇南越王庙采访
南越王庙里,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年轮的印记。在导游的解说声中,采访团成员对南越王赵佗的一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南方日报记者余佩表示,赵佗不仅是“南下干部第一人”,更是河源“人文之源”、岭南人的文化始祖。赵佗到南越后,非常重视教育,提倡“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另外他还努力推广中原汉字,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羊城晚报资深文化记者林海生说,此次联合采访活动,让他对赵佗主政龙川时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后,施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还从中原引进先进的农耕文明技术,对促进中原文明和岭南文明的交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切实感受到在保护历史古迹方面,龙川乃至整个河源都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对于岭南文脉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何发掘好、利用好“赵佗文化”,林海生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体系化。充分利用本土专家还有技术外脑的力量,对赵佗在河源的历史进行系统化的梳理。第二是故事化。对于赵佗在河源各地的遗址或者是文物,赋予它们一段丰富的故事,把它们串联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三是数字化。借助高新技术,让“赵佗文化”在数字化中重获“新生”,把“赵佗文化”建立成一个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在林寨古村四角楼里感悟客家文化
11月18日上午,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及粤赣两省其他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和平县林寨古村,聚焦客家民居杰作——四角楼。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在和平县林寨古村采访
林寨古村,村廓城墙环成船形,立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前共有五口池塘,两边有护城河,四周碧水环绕。青山、碧水、小桥与老宅炊烟,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画卷。“到了林寨古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亲切’!”赣南日报编辑刘航说,赣南也有客家围屋,其建筑形式与四角楼有很多相似之处,“看到这些建筑,仿佛看见千百年前祖先们偕老扶幼,浩浩荡荡从中原迁徙、入赣进粤,在两地留下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凝聚在建筑中。”谈到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刘航说,四角楼不仅凝聚了粤赣两地客家人的迁徙史和移民史,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等客家精神都能在建筑的细节中体现。
“林寨古村是广东省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到如今还能保留着这么多的古围屋,我感到非常震撼,在视觉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冲击。”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说,惠州也有围屋,虽然在建筑方式上有着细微的差别,但都是同源同根,“客家围屋见证了客家人在南越大地上落地生根、繁衍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岭南区域的发展,同源性、亲情性强,希望更多的惠州人能到林寨古村寻找客家文化的根源。”
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刘永菲 梁驱远 谢少娜
摄影:赣深高铁五城联合采访团记者 冯晓铭 肖斌
编辑:林梓楷 校对:李雪男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