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生物群|地球简史系列

埃迪卡拉纪一般指6.35亿年前-5.41亿年前。最古老的动物遗迹可追溯至十亿年前,但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于埃迪卡拉纪。
图片
埃迪卡拉纪的名称来源来自南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山。
1946年,曾在这里发现显生宙以前的化石。这些化石被认为是珊瑚和海虫的先驱。
这些化石一起叫做埃迪卡拉动物。
典型生物:
图片
狄更逊水母(Dickinsonia)
图片
查恩盘虫(Charniodiscus)
图片
斯普里格蠕虫(Spriggina floundersi)
埃迪卡拉动物和今天的大多数动物截然不同,它们既没头、尾、四肢,又没嘴巴和消化器官,因此它们大概只能从水中摄取养分。
大多的埃迪卡拉动物固着在海底,和植物十分相近,其他的则平躺在浅海处,等待营养顺水流而送上门来。这样的话适应性就比较差,为后续的大面积灭绝留下伏笔。
图片
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出土越多,反而越没有规律。
这也不奇怪,因为绝大部分的埃迪卡拉生物都没有熬到接下来的寒武纪。
它们在我们当今世界中没有对应的门类,它们更像是天外来物。
大部分的埃迪卡拉动物是一些不能动的球,盘,叶状体,和以后的动物没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埃迪卡拉生物都是双胚层结构的,而今天的绝大部分生物都是三胚层结构的。
许多专家把它们看作是某种失败的试验品,想复杂化但又没成功。
这有可能是因为它们没法移动而被吃光了,也可能是在后面的寒武纪时面对更灵活、更复杂的动物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包括疑源类生物的集体灭绝、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以及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一段地球生命空白期。
图片
当然也有人认为后期的更有活力,更具进攻性的动物是由埃迪卡拉生物成功演化成的,并在之后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中大放异彩,成为现今大多数动物门的祖先。
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存续至今。这种观点倒是符合进化论的。
达尔文当初认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无法用进化论解释,因为当时没有埃迪卡拉生物的资料,以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凭空出现的。
而绝大部分埃迪卡拉生物则走向灭亡,它们的特征也永远消失于历史舞台上,没有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交界带两侧被同时发现。
埃迪卡拉生物群有着有趣特性,对其灭绝感到莫名的伤感。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