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珠夫人》“爆”了吗?灯塔推出“正片播放市占率”,能规避造假吗?

图片
某某剧爆了没有?什么样的剧算爆剧?在网上,常有观众就此争论不休。自2018年开始,网络平台逐步关闭了对前台播放量的显示,以热度指标取代。动辄上百亿的网剧播放量成为历史,挤去流量水分之后,如何判断一部网剧的真实收视情况?日前,灯塔专业版进行改版升级,全新上线“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指数,通过播放、舆情两个维度,力图实时地反映剧综的播放表现。“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能代替“播放量”统计吗?
多少“播放市占”的剧才算爆款?
此番提出的“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指数,主要针对剧集和综艺的网络播放,在行业中公开展示统一的有效度量指标。
图片
播放市占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播放市占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
据灯塔专业版负责人介绍,“播放市占”数据综合了网播平台的APP端、网页端、OTT(互联网电视)端等各播放渠道数据,通过算法去除数据注水因素,去除预告、花絮等非正片播放数据,去除多平台拼播、新热剧上线等多方面影响,期望尽可能还原当前市场中网播内容的“真实收视情况”。
按照灯塔专业版统计,11月19日播放市占最高的剧为《斛珠夫人》(29.40%),其次为《星辰大海》(17.64%)。在综艺领域,排在前两位的则是《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23.31%)和《导演请指教》(10.20%)。
多少“播放市占”的剧才算爆款?据介绍,今年行业内公认的爆款剧有《赘婿》《扫黑风暴》等,在灯塔专业版上显示,两部剧分别有38.62%、22.03%的最高播放市占。
不过,数值统计出的爆款往往和观众的“体感”有异。“完全没看过《斛珠夫人》,有这么高吗?”观众匡女士今年只看了《觉醒年代》《功勋》两部剧,她觉得《觉醒年代》才是今年最爆款的剧目,“周围好多人都在看和讨论。”按照“播放市占”统计,《觉醒年代》最高播放市占为2.25%,远低于《斛珠夫人》,这一点让她感到疑惑。在豆瓣上,《觉醒年代》评分9.3,34.1万人标记看过,《斛珠夫人》评分5.1,只有4.6万人看过,“谁更热,对比显而易见。”
图片
播放市占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
图片
播放市占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
灯塔专业版负责人分析:一,《觉醒年代》热播周期比较长,但单天的爆发力并不强,属于细水长流型;二,上映同期还有《赘婿》等爆发比较高的剧,竞争激烈;三,《觉醒年代》是上星剧,播放渠道有分流,而通过灯塔专业版电视收视数据来看,该剧在收视方面的关注度和市占率排在第一位。“随着播出平台的多元,一部剧的热度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看一个数字的结果,每部剧的情况都可能不一样,需要根据多个数据综合考量。”
他表示,相较于其他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具有数据公开、实时更新的优势,此次更新的出发点之一,即是尽可能还原每个内容项目的收视情况,真实地反映作品的播出表现。“比如OTT端的观众可能不会在社交媒体上有较活跃的互动,因此灯塔专业版在数据统计中也充分考虑了这部分用户的收视数据,希望不断完善网播数据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后续,灯塔专业版还将不断更新周榜、月榜、年榜等不同维度的统计,为行业提供更丰富也更具体的参考视角。”
新统计方式能规避“注水”吗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收视率调查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随机抽样原则,中央电视台率先在北京地区组织了观众收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被认为是中国收视率调查的起源。目前针对上星剧,业内常用的收视率数据统计,主要有索福瑞(CSM)、尼尔森、中国视听大数据、酷云几种。
每家机构有不同的衡量指标,比如索福瑞依旧采用传统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样本户家里安装人员测量仪和留置日记卡进行记录,且分成全国网与城市网两大不同体系,常见收视数据包括CSM63城、CSM35城等。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的数据范围覆盖全国1.8亿有线电视、IPTV用户直播收视行为数据,每周发布周报,公布黄金档时段各台播出剧集在一周内的收视平均数。
近些年,随着网络视听产业的迅速发展,收视率、播放量注水、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前几年,播放量动辄百亿级的网剧、网综频现,让人瞠目结舌。曾有业内人士坦言,播放量计算方式很多元,“除正片外,如果有片花或和该剧相关的视频,有的平台也合在一起算播放量,导致标准很难确定。”
“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的推出,让人想起2018年第一个吃螃蟹的爱奇艺。当年,爱奇艺率先提出关闭前台播放量数据,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取代原有的播放量显示,告别唯流量时代。其后,如优酷等多家视频网站也逐步用“热度”概念取代播放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播放量造假行为。
“从严格的技术角度讲,播放量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只是约定俗成的概念。”云合数据CEO李雪琳认为,从播放量到内容热度的转换,实际上是把原来播放量的不可比、不严格进行显性化,“用户的反馈、舆情的热度也是行业一直在努力要求的重要标准。”
“内容热度出台对于制作方来讲是‘减负’。这个数据给出了相对公平的环境,相对于用播放量直观体现一部剧的优势,内容热度会体现得更加丰富。”灵河传媒CEO白一骢说,“以前剧集不做长不行,拿一个20集的剧跟60集的打,打不过。如果用综合数据来衡量,播放量不是唯一指标,能做的东西就更多。”
此次灯塔专业版推出的“播放市占”和播放量相关,但不受舆情热度影响,因此单独分拆了“舆情热度”作为衡量指标,反映社交媒体中观众的互动情况。灯塔专业版还对每个项目内容的具体数据做了详细展示,并且可做阶段性的数据复盘回溯。
匡女士发现,《斛珠夫人》出现了连续多日凌晨3点左右“播放市占”数值高峰的情况。比如该剧11月18日3时至4时数值一度高达44.71%,而19时到20时数值仅为15.76%,这也令她产生疑惑:“正常人谁凌晨3点看剧?”
灯塔专业版负责人表示,灯塔专业版在算法处理中会充分考虑“去水”的需求,算法会在识别和学习过程中做动态调整,如发现有异常表现,会不断做校准处理。“灯塔专业版会坚持对注水等现象进行处理,同时会考虑到每个节目独特的用户群体,聚焦其独特的播放数据。”据了解,该指标体系的算法会不断学习、识别异常数据,让指标不断精准。以《斛珠夫人》为例,记者发现,其历史市占率数据一直在动态调整,截至11月19日23时,11月18日3时到4时的市占率数据回落至14.08%,已经不是全天的数值高峰,而是处在较低的位置。
无论是“水军”半夜辛勤刷剧的可能性,还是观众观看方式、审美口味的日益多元,都让一部剧的播出效益难以用单一指标评判。“有些剧品质不高,但宣传很广。比如《斛珠夫人》在爱奇艺推荐位,很多人好奇去看,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有些剧可能播放量少,但观众看全了,这比统计播放量有质量多了。”匡女士建议,统计网剧数值应该以单集完整播放量作为参考,以此让平台降低对播放量的追逐,更加关注提升剧集质量。
“单一指标偏颇且易被操纵干扰,比如刷点击量、买收视率、刷榜单、推热搜等。”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张斌看来,收视率评价改革是影视剧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方向应该是打破之前依赖收视率、点击量等单一维度评价的弊病,建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容纳观众评价、媒体评价、平台评价、节赛评价等多元指标在内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