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烫出的美食,会更香吗?

入冬又到了泡汤的好时节,除了能在温泉里好好闭目养神,其实也有许多美食诞生于温泉之中,可以带来双重幸福。
早在180万年前,早期人类就曾使用温泉煮饭,远远早于他们掌握了用火煮饭的能力。这一期,我们就看看温泉边能有哪些触手可及的美食,让胃度过一个暖乎乎的冬天!
图片
想到用温泉制作的美食,温泉蛋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这款已经走进家庭食谱的煮鸡蛋技巧在最初,是因为日本各地都有温泉,人们喜欢在泡温泉的时候把鸡蛋也放入其中泡熟了食用。传统的方法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带绳索的网套中,放在温泉里30-40分钟,此时,在70°C左右的温度下,就会形成蛋黄稍微凝固,蛋清还未凝固的温泉蛋。食用时可配上鲣鱼熬出来的鱼汤或者鲣鱼、味淋和酱油调出来的汁,十分鲜美。
在日本和歌山县尤诺村,本地人建房子要拉两根水管,一根是市政自来水,另一根是引自峡谷上游的温泉水,每家每户还都有专属的壶汤温泉屋。峡谷两边还有很多木条或木板隔起来的温泉池,温度降到30°C-60℃以下的池子用来洗衣洗菜,80℃以上的用来烫煮鸡蛋、玉米、红薯等食物。
图片
在游客得知本地温泉之前,村民把这些池子当成冬天的聚会场合,拎着鸡蛋和玉米红薯围坐在池边,一边享受地热一边闲聊吃饭。游客越来越多后,村民们就主动给游客腾出了位置,买上几个鸡蛋放入池中,听当地人讲讲故事,15分钟后就能收获刚好烫熟的温泉蛋。
图片
除了普通的温泉蛋,还有一种据说能长寿的大涌谷黑鸡蛋(Kuro Tamago)。大涌谷位于箱根,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这里的温泉里含有丰富的铁质、硫磺等成分,在把鸡蛋放入其中煮熟的过程中,铁与硫化氢产生化学反应,因此蛋壳就会变成黑色了,大涌谷黑鸡蛋也因此而来。虽然看起来猎奇,很容易联想到皮蛋,但其实这种蛋的味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以放心食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国内,同样也有很多可以体验到用温泉煮食物的地方。云南腾冲,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的火山地热温泉所在地,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山野之间温泉资源十分丰富,以热海为首,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滚烫的温泉沿着山谷的溪流顺势而下。
图片
在热海景区的最高点,有着著名的热海大滚锅,顾名思义,这里就是大家动手自己煮鸡蛋的地方了,这也是云南八怪之一:“鸡蛋用草拴着卖”所指。除此之外,也可以尝尝现成的温泉水煮出来的花生、玉米、鹌鹑蛋等,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
图片
在湖南郴州,热水镇的名字就更把温泉在这里的用途说得明明白白。这里的天然温泉眼随处可见:小河边、路旁、房子前后,一般水温91.5°C,出口处最高98°C,天气冷时,整个镇子都笼罩在白雾之中,鸡蛋放在水里十几分钟就熟,甚至可以直接涮火锅。小镇上还有“四季全蛋宴”的习俗,春天是荠菜煮鸡蛋;夏天是艾蒿煮鸡蛋;秋天是茶叶蛋;而冬天则是当归煮鸡蛋。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直接利用水温,热水带来的蒸汽也可以用来制作美食。日本人把硫磺弥漫、烟雾腾腾的温泉称为“地狱”,这种温泉做出来的料理自然也就叫做“地狱蒸”。在日本别府,就有这样从选材、烹煮到清洗碗盘,全部都由食客自己动手的地狱蒸料理店。
图片
来到店里,客人可以自己携带或者在店里购买食材,一个蒸炉位大概是30元人民币半个小时的租用时间,戴上皮手套、穿上皮护胸等防护工具后就能开工,除了各类蔬菜海鲜食材,地狱蒸布丁也比较值得尝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来自捷克的一句老话,而位于捷克西北部的卡罗维瓦利(Karlovy Vary),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河谷中孕育出许多天然温泉。
图片
卡罗维瓦利有近百个温泉,每分钟可喷出2000多升泉水。于是,除了泡,在温泉长廊内的水龙头,拧开后流出的不是自来水,而是养生温泉水,供行人游客免费饮用,边走边喝。
图片
而最为独特的是,应运而生和温泉配套的温泉杯,这种瓷制的杯子和普通喝水杯大小差不多,特别之处在于每个杯子都有个长长的把儿,底部和杯身相通,方便水温达到合适的程度,十分小巧可爱,即便不喜饮用温泉水,也绝对会作为旅行纪念品收入囊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说在卡罗维瓦利有喝温泉水的习惯,但多种矿物质也就意味着极具“丰富”的口感。如果不太能接受这种味道,不如更进一步,品尝捷克的国酒温泉冰爵酒(Becherovka),这种酒包括约32种草药和辛香料,再用萃取液兑入温泉水,具有浓浓的草药味。
图片
此外,为了配水或者配酒,一种温泉饼应运而生,这种饼烤得薄薄脆脆的,两片饼中间夹着各种口味的馅,有甜的,有咸的,口味有点像夹心酥饼。在卡罗维瓦利的街头端着温泉杯,吃着温泉饼,才是打开温泉休闲的正确方式。
图片
图片
黑麦面包是冰岛人常年食用的一种面包,说它是面包,但因为它是地热慢慢蒸烤出来的,相对于普通面包,没有硬壳,更紧密,口感吃起来比较松软,更像是蛋糕。这种冰岛特有的面包是冰岛地理条件的产物,当地人叫Rúgbrau,由于冰岛寒冷的天气,农作物只能种植黑麦、大麦等耐寒作物。
图片
资源匮乏期间,聪明的冰岛人结合了岛上丰富的地热资源,发明了冰岛特有的黑麦面包。这种面包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所有原料搓揉好放到小锅子里,用一层防水膜包起来,在温泉或是火山口等地热区域挖个地洞,把锅子放进去经过24小时自然闷烤,新鲜的黑麦面包就这样新鲜出炉,当地人通常搭配黄油和芝士一起吃。
图片
图片
图片
11月的南半球正是进入夏令时的时候,预示着温暖季节的来临,尤其在新西兰,以温泉著称的罗托鲁阿,此时的地热活动变得十分活跃,加上天气仍有些乍暖还寒,泡温泉极为舒适。罗托鲁阿最出名的是泥浆温泉浴,这里的火山泥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将温热的泥浆敷满全身,洗净再跳进温泉里,才是护肤极致。
除此之外,在这里,还能品尝到毛利人原始风味——地热石头火锅,通过特殊的地热,毛利人会利用地热蒸气烹调食物,其中最值得一试的是毛利传统石头火锅,以石头的温度为“火”,他们会先把石头烘热放入地洞中,再把包裹好的食物放进地洞中等待熏熟,这样看来,与火锅的关系不见得多,却和叫化鸡异曲同工。甚至,一不小心就体验了《爸爸去哪儿2》里,大家一起尝试用温泉煮食物的快乐。
图片
你还知道有什么温泉美食吗?
策划/悦游新媒体
编辑/
版式设计 / Gabrielle
Presented by
Follow us on
悦游
悦游CondeNastTraveler
欢迎分享转发
转载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