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恐龙化石吗?

恐龙化石的存在是机缘巧合下的成果,但从中经过细致缜密的研究,我们会认识一个大为不同的古生物世界。
图片
当一只恐龙死去,它的尸体很快地被沉积物或水下泥沙所覆盖时,奇妙的石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细小的颗粒,会在尸体表面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物。
这些覆盖物可以保护动物尸体免受食腐动物的侵袭,也可以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而诸如恐龙的骨骼和牙齿这些由矿物质构成的坚硬部分,往往会在地下分解和重新结晶,更为坚硬。这一过程也被叫做“石化”。
日积月累,年深日久,随着上面沉积物不断增厚,最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人类认识恐龙化石的过程也是很曲折的,相传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四川省武城县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将其认作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现在,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恐龙化石的意义,它是我们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恐龙的类型、数量、大小等等情况。
图片
恐龙化石的分类也比我们想象的广泛,其残体,如牙齿和骨骼化石被称之为体躯化石。恐龙的遗迹(包括足迹、巢穴、粪便或觅食痕迹)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来,这些则被称为生痕化石。
恐龙化石的发掘和保护也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过程,其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水、风或人类的活动都会导致蕴藏化石的岩石出露。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会联合发掘,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恐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发掘恐龙化石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小心地将每一块化石开凿出来,还会对不同部位的化石进行分类整理和编号,必要时还要对化石进行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当恐龙被发掘出来后,还要装到石膏制成的护封中,再运往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李艳芝进行科学性把关。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