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继后:《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中的娴妃,哪个更接近历史?

生前因为剪发事件触怒乾隆,被幽禁至死;死后被摒弃于帝陵地宫之外,没有祭享,没有谥号……这都是有关皇后乌拉那拉氏的悲剧故事。清宫剧中有不少以她为原型的角色,著名的有《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延禧攻略》中的辉发那拉·淑慎、《如懿传》中的乌拉那拉·如懿,等等。
图片
《如懿传》中的乌拉那拉·如懿
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是满洲正黄旗人、佐领那尔布的女儿。雍正年间成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在乾隆二年(1737年)被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孝贤皇后和慧贤贵妃,又在乾隆十年(1745年)晋升为娴贵妃。
这位娴贵妃,性情温婉柔顺,颇受太后的喜爱,所以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病逝后,太后就让乾隆册封娴贵妃为皇后。此时的乾隆刚遭遇丧妻之痛,不忍再立新后,就册立娴贵妃为皇贵妃,统摄六宫的事务。按照清朝制度,太后最重要的一项权责是册立皇后,她有权决定皇后人选。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四十大寿之前,太后再一次提出:中宫不可无主”,于是三十三岁的娴皇贵妃就被册立为皇后了。
在此后的五年里,皇后乌拉那拉氏接连生下了二子一女,分别是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和皇十三子永璟,这是她人生中的一段辉煌岁月。可惜的是,她的一子一女都早夭,只有永璂活了下来。
图片
《延禧攻略》中的辉发那拉·淑慎
虽说乾隆最爱的是孝贤皇后,但是他对待那拉皇后也算不错。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次侍奉太后南巡,都带上了那拉皇后。
可是,谁也没想到第四次的南巡竟然成了那拉皇后的命运转折点。
那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正月,乾隆侍奉太后南巡,带着那拉皇后、令贵妃、庆妃、容嫔、永常在、宁常在六个人,以及包括大学士傅恒在内的一千多名大臣。途中,恰好遇上了皇后的生辰二月初十。乾隆和太后都很重视,命令地方官员好好准备,为那拉皇后过了一个体面的生日,她的早晚饭也都另外加了菜。
但是,就在皇后过完四十八岁生日后没几天,意外发生了。这一年的闰二月十八,一行人南巡到了杭州,在“蕉石鸣琴”处吃早饭,乾隆还给皇后赏赐了菜肴,但是到晚饭时,皇后却在席间消失了。意外就发生在这两顿饭之间。
图片
《还珠格格》中的乌拉那拉氏
这期间,那拉皇后因为某种缘故和乾隆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性情刚烈的她怒而剪发。按照满洲习俗,只有亲人离世才会剪发。这彻底惹怒了乾隆,以至于皇后消失在了晚饭席间。
皇后去了哪里?有人说她发了疯病,在杭州当了尼姑。实际上根据清宫记载,当天乾隆派人走水路,把皇后先行遣送回了京城。
那么,那拉皇后又是为了什么事怒而剪发呢?正史没有记载,民间却有很多议论。
有的说是因为皇后劝阻乾隆不要出去寻欢作乐,惹怒了皇帝;有的说是因为乾隆和太后找皇后商量,要册立令贵妃为令皇贵妃,让皇后十分不满。清朝的皇贵妃地位特殊,仅次于皇后,一般来说皇后和皇贵妃不会同时存在。所以感受到威胁的皇后,顿时发了疯,怒而剪发。
总之,那拉皇后因为剪发事件彻底失宠。
图片
《如懿传》中的乌拉那拉·如懿
乾隆南巡回京后,想以皇后得了疯病为理由废除皇后。有个大臣上书劝谏,却惹得乾隆大怒,把他遣送到黑龙江去了。
乌拉那拉氏的皇后名号得以保留,却是名存实亡。同年五月,象征那拉皇后一生荣誉的四份册宝(皇后、皇贵妃、贵妃、娴妃)都被收回销毁,而她手下的宫女也从12名减少到2名,连一般的常在和答应都不如。她在冷宫中熬了一年多,最终忧愤而死。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带着皇子们去木兰秋狝的乾隆皇帝,得知了从紫禁城传来的皇后死讯。他态度冷淡,打发皇十二子永璂回京,下了一道十分冷漠的旨意,大意是说:
那拉皇后册立之后没有什么失德之处,但是去年南巡时却性情大变,在太后面前失礼。等到了杭州,更是举止乖张,像是疯了一样。只好让她回京调养,没想到她福薄,病逝了。假如真的要追究她的行事怪异,废除皇后之位是理所应当的。仍然保留皇后名号,已经是格外优待了。所有的丧仪,都按照皇贵妃的等级办理。
这道旨意是冷漠无情之至,没有给那拉皇后任何的谥号。有个大臣进谏说要按照皇后礼操办丧事,但乾隆不仅不听,反而把这个大臣放逐到了边疆伊犁。
那拉皇后成了清朝唯一一位以皇贵妃礼下葬的皇后。她被摒弃在帝陵地宫之外,哪怕是地位低下的常在和答应都有葬地记录,唯独那拉皇后没有,当时无人知道她的埋骨地在何处。直到光绪年间,一个守陵大臣标记了那拉皇后的葬地,人们才知道那拉皇后是葬入了纯惠皇贵妃的陵墓,而这个陵墓早在乾隆二十七年就封闭了地宫的石门。陵寝还规定,那拉皇后没有神碑,没有祭享。
在事情过去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皇帝东巡期间有人上书提到了立后的事情,结果乾隆大怒,将此人斩首,并且传旨大臣,大概说:当年那拉皇后不顾忌国俗,擅自剪发。没有削除她的位号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从此不会再立皇后。
图片
《如懿传》中的乌拉那拉·如懿
种种事件,都可见乾隆对那拉皇后的厌恶,甚至恨屋及乌,那拉皇后的子女无一受宠,尤其是唯一长大成人的皇十二子永璂更是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
乾隆有个强迫症,一心想要让皇后生的嫡子当储君,曾经两次暗中把孝贤皇后生的嫡子立为太子。孝贤皇后和她的嫡子都去世后,这一设想落空。后来,乌拉那拉氏被立为皇后,又在乾隆十七年生下嫡子永璂。
永璂出生之时,乾隆在他的一首诗注中特别写到:“适中宫诞生皇子”。像这样在诗中记载皇子出生的事,乾隆就做了这一回,可见他是多么高兴。按理说,身为嫡子的永璂最有可能成为乾隆心目中的储君,但是剪发事件打碎了一切。
恨屋及乌,永璂不仅当不成储君,还成了乾隆最厌恶的皇子,一生坎坷,年仅二十五岁就郁郁而终了。在乾隆的17个皇子中,永璂是唯一一个生前没有获得任何爵位,死后也没有得到任何追赠头衔的皇子,他的葬制也格外简略。
那拉皇后生前失宠,死后被贬,有关她的记载很少,更别说留下什么画像。
第四次南巡彻底改变了那拉皇后的命运,也改变了令贵妃的命运。下次我们就来说说这位令贵妃魏佳氏。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我是@文史有意思,欢迎关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