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线!危险的脐带脱垂的诊断与应急处理

什么是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指孕妇的胎膜破裂,脐带脱出宫颈口。若胎膜已破,脐带进一步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脐带先露(presentation of umbilical cord)又称隐性脐带脱垂,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其发生率为0.4%~10%。
图片
脐带的一端连于胎儿脐轮,另一端连于胎盘胎儿面,正常长30-70厘米,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桥梁,通过脐带向胎儿输送营养物质、气体及代谢产物。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增加产妇手术产率。其对胎儿危害极大,因宫缩时脐带在先露与盆壁之间受挤压,致脐带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缺氧,发生严重的宫内窘迫,如血流完全阻断超过7~8min,则胎儿迅速窒息死亡。
脐带脱垂的诊断
1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1)胎心率改变:加快、减慢或不规则,变换体位或抬高臀部后可缓解。
(2)胎心电子监护:有变异减速,说明有脐带受压的情况。
图片
2
检查诊断
(1)肛指或阴道检查:如发现宫口内有搏动的粗如手指的索状物即为脐带先露。如脐带脱出于宫颈口之外,脐带脱垂即可确诊。
(2)根据病情选择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B超,多普勒等检查。临产后进行胎心监护。宫缩时胎心率减慢,间歇时恢复缓慢或不规则,改变体位后,胎心率明显好转,应可疑为隐性脐带脱垂,可作超声多普勤检查,如在胎头旁侧或先露部找到脐血流声象图,诊断可确定。
脐带脱垂的应急预案
作为一种并不常见的产科分娩并发症,首先应判断产妇胎膜是否破了,并根据宫口扩张情况、胎心等依据判断是继续阴道分娩,还是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
1
胎膜未破,隐性脐带脱垂
胎膜未破发现隐性脐带脱垂时,产妇应卧床休息,取臀高头低位(侧卧或仰卧),密切观察胎心率。由于重力作用,先露退出盆腔,减轻脐带受压,且改变体位后,脐带有退回的可能。如为头先露,宫缩良好,先露入盆而胎心率正常,宫口进行性扩张,可经阴道分娩。否则以剖宫产较为安全。
2
破膜后,脐带脱垂破膜后发现脐带脱垂时,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据宫口扩张程度及胎儿情况进行处理。
(1)宫口开全、胎心存在、应在数分钟内娩出胎儿。头盆相称者,立即行产钳或吸引器助产;臀位则行臀牵引;肩先露可行内倒转及臀牵引术协助分娩。后两者有困难者,应立即剖宫产。
(2)宫口尚未开大,估计短期内胎儿不能娩出者,应从速剖宫产。在准备手术时,必须抬高产妇的臀部,以防脐带进一步脱出。阴道检查者的手可在阴道内将胎儿先露部上推,并分开手指置于先露与盆壁之间,使脐带由指缝通过而避免受压,根据触摸脐带搏动监测胎儿情况以指导抢救,直至胎儿娩出为止。脐带则应消毒后回纳阴道内。
(3)脐带已脱出阴道外或仍在阴道内,而宫口仅部分扩张胎心音尚好者,可勿作干扰,因虽脱垂而血运能维持。但应迅速采取剖宫产术。在手术准备期间仍要严密监护。如脐带搏动缓慢或停止,说明脐带受压,血运有受阻情况,除取臀高位外,应立即行脐带还纳术。
图片
(4)脐带还纳术
若宫颈未完全扩张,胎心好,无剖宫产条件或产妇及家属不同意行剖宫产者,脐带则应消毒后行脐带还纳术。脐带还纳术原则上以迅速、简便、触动少为宜,可凭手术者之经验选用。
(5)纱布复位法
用无菌纱布将脱垂之脐带松松裹住,用手先将先露部推上,连同纱布一起将脐带团由空隙处送回宫腔,然后按压宫底,将胎头推下,在顶先露借助纱布块的堵塞,可防止脐带再度滑出。但此法一般用于宫口扩张较大者,否则纱布不易填入。
防范建议
脐带脱垂会危及胎儿生命,上述案例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做好紧急处理。
(一)做好产前宣教工作
重视孕产史、现病史及家族史等的采集,加强孕产期保健、孕期监护(定期产前检查和胎儿监护),积极开办孕妇学校,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加强对脐带脱垂高危因素的认识,加强对血糖控制的管理、营养管理等;应用彩色B超、胎儿监护仪等孕前辅助检查手段。
(二)加强产程观察,注重胎心监护
坚决杜绝不恰当的产科干预,对需要行人工破膜者应避免在宫缩时进行,对羊水过多者要采用高位破膜使羊水缓缓流出,胎方位异常徒手转动胎头时要请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进行,注意动作温柔,切忌暴力上推胎头纠正胎方位;加强对经产妇的产程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
图片
(三)详细规范履行告知
孕产妇入院后应予以常规告知待产期间可能出现包括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宫内感染等在内的产科风险,以及针对特殊病情的告知。如予期待疗法(抑制宫缩、预防感染、促胎肺成熟),保胎过程可能发生脐带脱垂、急性胎儿窘迫而死胎,尽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医方就上述情况应予以详细书面告知。
(四)做好脐带脱垂相关培训
脐带脱垂处理培训的参加人员除了产科医护人员之外,还需包括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人员,各科成员之间需注意团队配合,一旦决定剖宫产终止妊娠,需要采取最快最安全的措施,配合默契,无缝隙衔接。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36卷第5期、太平洋亲子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