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缴到上百万发子弹!上党战役缴获,对我军帮助有多大?

抗日战争中,我军有“三枪八路”的称号。指的是在作战中,打掉三发子弹就要冲锋,用白刃战来解决战斗。这样的艰苦条件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而就是在这么恶劣的作战环境下,锤炼出了我军一流的步兵作战能力。
有不少朋友觉得,到抗战后期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及弹药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实我们看历史记录的话,并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主要依赖缴获,而抗战后期的日伪军本身也已经很“穷”了,武器方面倒是还有些,但弹药也不是太多。而抗战后期我军的大反攻中攻坚战斗不少,弹药的消耗相对较大,所以一仗打下来之后,缴获和消耗相抵,还是剩不下多少子弹。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本宣布投降后,日军却并不向我军投降,而伪军则摇身一变成了国军的“先遣军”,也拒不缴枪。所以到抗战胜利后,我军的武器装备仍然以杂式轻武器为主,而弹药方面除了手榴弹较多外(根据地兵工厂可大量制造),炮弹、子弹的数量极少。
对于我军的这种情况,国军这边也是了解的,所以其普遍认为凭借它现在的武器装备水平,是可以占据优势的。
尤其是晋绥军的阎锡山,其所部在抗战中后期便基本不与日军交战,一直在储备兵员和武器弹药。日本投降后,又将山西的日伪军收编,故而气焰很嚣张。甚至有的日军还没有缴械,阎军抢占地盘的军队就开来了。
所以抗战胜利后,我军与国军之间较大规模的交锋,最先在山西这边展开,即后来所说的上党战役。
图片
当时阎锡山以晋绥军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9军军长史泽波为总指挥,率领3个师、2个挺进纵队、2个保安团、2个支队等共计14000余人抢占上党地区,同时又收编了当地伪军3000余人,占领了以长治为中心的六个城。
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刚刚成立,虽然军区总的兵力不少,但是抗战后期我军实行主力军地方化,故而主力部队散在各军分区中,能够集结起来的并不多。
在编组主力兵团的过程中,最先组建起太行纵队、太岳纵队和冀南纵队,上党战役时便以这3个纵队为主共计31000人参战,此外还有大量当地民兵助战。
在我军之前与阎军的交手中,后者已经屡屡败绩,其之所以敢于抢占上党地区,主要就是希望依靠当地坚固的城防工事,同时携带有大量弹药施行固守。
图片
因为阎军也知道,我军基本没什么火炮,弹药也极少,想要组织大规模攻坚作战的难度很大。一旦形成既定事实,那么阎老西的势力就又卷土重来了。
实际上我军当时的武器装备确实很差,整个参战部队只有6门山炮,每门炮还只有20发炮弹。迫击炮和重机枪也很少,有半数的团只有2到4门迫击炮和3到4挺重机枪,还有半数的团没有重武器。
图片
至于步兵战斗兵,每人手里只有3到5发子弹,有新补充的战士还在用冷兵器。除了手榴弹相对多点外,其他装备真的很简陋。
所以我们一开始先打的是阎军在长治周边的小城,一方面是这些小城防守兵力不大,我军可以练练手,总结攻坚作战经验,并通过缴获来补充自己;另一方面是想围点打援,通过避开阎军善于防守的特点,在野战中将其歼灭。
不过长治的史泽波也深知所部不善野战的弱点,因此在我军接连拔出长治周边卫星城时,只试探了一下就缩回去了。我军也就改变战术,变围城打援为攻坚,将这些卫星城全部拿下,转而集中兵力围攻长治了。
实际上我们看晋冀鲁豫军区攻坚这些小城时的具体情况就会发现,以我军当时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弹药量进行攻坚,确实不容易。我们都是在一边打,一边总结经验,力求以最小的伤亡和消耗来拿下城池。
图片
到最后围攻长治城时,阎军依然依靠极猛的火力和坚固的城防工事死守,要知道这可是11000余人死守的城防工事,光靠硬打是不好打下来的。但城内的史泽波也着急得不行,因为子弹终归是有限的,一直死守下去,那就只能是死而无法守了,因此其一直在向阎锡山求援。
阎锡山则命令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第23军、第83军和省防军一部共计约8个师的兵力南下救援。
当时阎锡山的正牌部队有8个军,在长治的是第19军,南下救援的有第23军和83军,而省防军则是阎锡山收编的山西伪军,当然了其前身也是晋绥军,属于是“奉命投敌”。
为了加强火力,这一路阎军还带了2个炮兵团,另外据长治守军报其缺少弹药,所以援军还多带了一份弹药,有的步兵所携带的子弹数达到了300发。
按照阎锡山军队的作战编制,其辅助人员基本都被砍掉了,战斗兵的比例极高。那么后勤辎重,该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就是临时抓民夫,由民夫来背负这些弹药粮秣。
图片
图片
不过阎军是深入我根据地作战,哪有民夫可让他们去抓,故而下火车之后,超基数的子弹、口粮等全部是由士兵去携带,单兵负重极大。而在南下救援过程中,又恰逢阴雨,前进极为困难,因此士兵怨声载道,士气很差。
我军最初得到的情报是阎军南下部队为三个师7000余人,后来又得到情报称是12000余人,因此便决定以冀南纵队继续围困长治城,以太行和太岳纵队主力打援。
阎军的援军跟我太行、太岳纵队在老爷岭、磨盘垴交上了手,阎军占据了山头后,依托野战工事和足量的弹药死守。
我军当时没多少子弹啊,因此攻击屡屡受挫,而在战斗中发现敌军兵力似乎远超估计,后来通过抓俘虏跟后续的情报一对,原来这里的阎军援军有2万多人,比我们打援的部队还多,难怪这么难打。
由于我们当时子弹很少,所以白天的冲击很困难,主要是打冷枪并尽可能向前运动,真正的战斗在夜里展开。毙伤或者俘虏敌人后,立即收集子弹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图片
为了尽快歼灭阎军的援军,我军又抽调冀南纵队和决一旅北上参战,并故意“围三阙一”诱使阎军脱离防御工事,在野战中歼灭他们。
彭毓斌据炮兵观察哨报告称我军有“六路纵队,还有山野炮十几门北上”,加之当时其水源地也被我军夺下,军心已经极为恐慌,因此下令全军撤退。
在阎军有撤退迹象时,我军便已察觉,于是派出部队平行追击,抢在阎军前头占领了要点,并对其进行阻击。
阎锡山的部队,打防守战的能力比较强,但打野战的能力很差。据上党战役战后总结称:我曾以两个连在野外消灭其一个营,击溃其一个师以上的兵力。
当时刘伯承司令员在总结战斗经验时强调了具体战术:
图片
打援最好以伏击式的预期遭遇战形式捕击援敌,在敌人收缩已有半日以上时,则应按阵地攻击之原则进攻之。但必须多采用夜间攻击,使敌优势火力归于无效,我则可发挥手榴弹与刺刀的威力,从敌弱点割裂敌之防御体系,各个消灭,很为重要。
占领一点时,必须构筑工事坚守,再配以侧射火力,多备手榴弹,配备强大预备队,以消灭敌人日间举行的纵队冲锋,尤其军官队的冲锋。如能给这种军队以极大的杀伤,则使敌人失掉控制的能力而顿行动摇。从各方面合围敌人,使敌感到四面楚歌,可能增大其动摇,但有驱使其困兽犹斗之虞。
如此际敞开一个缺口,则可使敌有逃退之希望,减弱其恋战之心。在敌人初形动摇时,我若以优势之后续力量故形暴露,更可加速其动摇,将敌诱围于人烟稀少之地区,使其粮水困难,亦能加速其动摇。
其实刘伯承司令员的这段总结就是针对老爷岭、磨盘垴之战的,而待阎军全军撤退,我军追击得手后,便是在野战中迅速将其吃掉的大好时机了。
图片
图片
这样的战斗伤亡消耗少,而俘虏缴获大,战斗结束后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跟太行纵队副司令员陈锡联通话,陈锡联强调道缴获了一百几十万发子弹。
陈赓听闻后高兴地说,这些子弹够打两个上党战役了。陈锡联又说道,打磨盘垴之所以屡攻不下就是缺弹药,进攻山头接近不了敌人,手榴弹又投不到,当时要是有20万发子弹,早攻下来了。
阎锡山的援军灰飞烟灭后,困守长治的史泽波弃城而逃,也被我军追歼活捉,至此上党战役结束。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不占优势的兵力消灭了阎锡山手中三分之一的机动兵力,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其中有山炮24门、迫击炮40多门、轻重机枪2200挺、长短枪16000余支,子弹上百万发。
图片
山炮和迫击炮的缴获大大增强了我军当时的炮兵火力,对攻坚作战有极大的意义;而轻重机枪的大量缴获,使得我军当时的主力部队基本都配齐了机枪,比战前仅有步枪的装备要好了很多。
而长短枪16000多支的缴获,则使得我主力部队得以替换下杂式步枪,换上好枪、新枪,同时旧枪换下去又能装备地方武装和民兵,对外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的扩建意义重大。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党战役缴获的上百万发子弹不仅弥补了我军作战的消耗,更有极大的富余,使得人均只有三五发子弹的极端困难情况得到缓解,也为后来平汉战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