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东莞最后一位东纵老战士离世,享年102岁

东莞最后一位东纵老战士邝耀水走了!
11月22日,这位102岁老人静静告别了人世。遵照他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公开悼念仪式。
邝耀水曾参加过抗日救亡先锋团战时救护队、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左腿一直残留着日军的弹片。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了东莞的建设工作,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物资供应;奋战水利一线,提高粮食产量。
今年6月,南都记者曾在东莞塘厦邝耀水的家中采访他。彼时的他,精神矍铄,行动自如,口齿流利;回忆起往事,娓娓道来,记忆力惊人。然而,半年之后,便已天人两隔。
邝老,一路走好!
图片
今年6月,南都记者采访邝耀水时拍摄的照片。
走上革命征途: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可以牺牲”
生前,无论去哪儿,邝耀水都会在衣服上别一枚党徽。在他看来,那是身份的象征,“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监督我。”而回顾党员这个身份,则要回到84年前。
1937年2月,刚满17岁的邝耀水只身离开家乡,来到广州近郊的广九铁路乌涌车站当养路工人。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便扛着镐头出门干活,十分辛苦。他也由此结识了车站站长吴先生。
原来,吴先生夫妇都是地下共产党员。白天,他们教邝耀水学习英文,晚上跟他讲革命故事。经过半年的熏陶,邝耀水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9月,他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当时,吴站长告诉他:“要严格保守秘密;如果被国民党发现,轻则坐牢,重则杀头。”邝耀水坚定地答道:“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随时可以牺牲。”从此,邝耀水走上了革命的征途。1938年4月,他正式入党。
1939年8月,部队在夜袭日军桥头堡时,邝耀水的左腿中枪受伤,并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疤,里面一直残留着日军的一小块碎弹片没有取出。此后几十年,只要天气有变化,他的左腿都会疼痛。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州大亚湾登陆,三天后占领石龙,虎门同时失守。为了击退日军,10月15日,中共东莞县委成立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邝耀水成为其中一员。东莞县委武装部长王作尧率领60名青年队员前往国民党县政府,要求发军械粮饷。然而,敌人未到,县政府已空,县长逃跑了;大家只好打开县政府仓库,拿了40支可用的步枪。
随后,王作尧动员大家回家取物资:家里有枪的带上枪,没有的去借;有现金的都拿出来,作为队员们的伙食费。邝耀水和其他队员们积极响应,每人回家炒了两斤大米,裁了一条布袋装“炒米”,当作干粮…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东莞乃至华南地区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抗日队伍,共有125人。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成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则是其“前身”之一。
1941年初,组织给邝耀水下达了一个任务:建立一个秘密掩蔽点。当时,邝耀水家在大朗屏山水口村的达园。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达园成为东莞首个抗日情报交通站,为前线同事提供疗养休息之所,给予前线部分军需支持等。
图片
今年6月,南都记者采访邝耀水时拍摄的照片。
参与东莞建设:
奋战水利一线,粮食产量翻一番
告别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的日子,东莞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生活。但新中国成立之初,东莞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1950年8月,东莞县工商科正式成立,邝耀水出任科长。当时,因为受美国封锁、禁止大陆农产品销往东南亚等原因,珠三角地区农产品滞销。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邝耀水带着东莞的荔枝干、香蕉和烟花爆竹等,和顺德工商科科长一起,代表珠三角七个县前往北京学习。到达北京时,香蕉已经蔫坏。周恩来总理接待了他们,邝耀水把从东莞带去的物品拿给他看,周恩来说:“如果你们的香蕉运到北京还是新鲜的,那你们就成功了。”
其后,两人在北京学习了一个月。回来之后,邝耀水发起成立了物资交流代表团,并带着珠三角七个县各行各业有威望的商人代表,去武汉、上海、重庆等多地推销产品。
在上海,邝耀水发现,东莞“红狮牌”生粉销售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之后,上海又从新加坡等国家进口;东莞香蕉销往香港之后,上海又从香港购入…此次交流之后,东莞便跟上海进行直销,终于打通了在上海的销路。
1953年,新中国成立已有四年,但东莞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东莞有95万亩农田,只有75万人,这个问题为何几年都没解决呢?”这成了邝耀水的一个心结。
邝耀水临危受命,担任东莞县水利局副局长、防汛指挥部负责人。经过七个月的调查,他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缘由:20万亩农田在东江边上,由于没修好堤围,年年遭受洪水侵害;15万亩农田常年受内涝积水影响,十年有九年没有收成,涉及横沥、茶山、东坑等5个镇…当时在茶山还流传着一句话:“茶山佬,不是吃泥就是吃草。”意思是,茶山人只能依靠卖白泥和卖草维持生计,甚少粮食收成。
邝耀水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加强堤围建设、修建水库、开凿运河排涝,同时培养水利技术人才。1960年,东莞的粮食产量比1952年翻了一番。从那之后,东莞再也没发生过大的水灾。
期间,邝耀水还经历了骨肉分离之痛。1955年,他年仅5岁的次子病危。但因为当时汛情严峻,邝耀水作为负责人,不能离开现场。后来,他儿子不幸夭折。
今年6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邝耀水仍然眼含热泪。“那时候心里很难过,但后来也想通了。人有‘小我’和‘大我’之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遇到困难怎么办?必须舍‘小我’,为‘大我’,要把群众和人民放在第一位。”
见证东莞发展: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一路走来,邝耀水参与并见证了东莞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东莞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塘厦为例。邝耀水曾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塘厦村与村之间以及通往外界的道路大都是羊肠小道,只能行人、不能行车,交通闭塞。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出行不便,塘厦被称为东莞的“西伯利亚”。
塘厦第一条公路是塘梅公路,于1935年由龙背岭村华侨投资兴建,连接塘厦和黄江。1949年,塘厦境内只有梅塘、塘清两条沙泥公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塘厦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如今省道、县道、街道、高速公路已达数百公里。
“1950年,整个东莞只有20台汽车,包括6台大巴车和14台运输车,没有小汽车;全县只有三条公路可以通车。”邝耀水说,如今,大街上车水马龙,两个小时就可以环游东莞一圈。
新中国成立前,塘厦大部分农民靠租地耕田,常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从1996年起,全镇各社区陆续开始规划建设农民公寓、别墅,环境优美。
此外,教育方面的变化也让邝耀水十分感慨。他曾回忆,1950年,东莞一共仅有6所中学,全县只有100个大学生;而现在,仅塘厦镇就有6所中学(不含市属中学),大学生不计其数。“我的家庭共有7名成员,其中就有4个本科生,一个还是硕士生。”
邝耀水曾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离不开先辈们的热血和付出。而多年来,他也一直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动摇。
岁月峥嵘,百年激荡。邝耀水与中国共产党同生共长、一生荣光;他把毕生精力和热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他曾总结自己的一生:“我认为,自己算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