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有一座大剧院拔地而起,她是……

图片
一间剧院的落成,向来是城市大新闻。
广州大大小小的剧院,每一间都带着历史的烙印
1931年,广州中山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其内演艺厅可容纳近5000人。
1965年,广州友谊剧院建成,接待过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也做过广交会的分会馆。
2010年,广州大剧院在新中轴线拔地而起,被列入“世界十大歌剧院”,被CNN评为“全球最美音乐厅”。
2021年的今天,广州又有一座剧院悄然绽放。
坐标珠江新城,占地7533㎡,可容纳超过1800人观影看戏。
她是谁?她的兴建又有何历史意义?
图片
“新剧院”效果图
图片
在广州,有一种传统戏剧,被广州人亲切地叫做“广府戏”,不论本地人还是在广州生活的外地人,都听过它的名字。
始于南宋,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有着“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
然而,广州可以观赏粤剧的剧场,大多建筑老旧,而且地点分散,位置也不够便利。
图片
现代粤剧《三家巷》在江南大戏院演出
建于1937年的南方剧院,是广州最早可以看粤剧的剧院。然而,经受84年风霜洗礼后,它不论建筑外观还是舞台功能,都难以满足年轻一代观众的喜好。
与南方剧院并列两大粤剧演出基地的江南大戏院,在2009年经过一轮改造,但因位置冷僻,只能吸引“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戏迷。
2016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在荔湾永庆坊建成,这个占地1.7万㎡的岭南园林,看戏的剧场却只能容纳250人。
图片
粤剧艺术博物馆
2020年,位于新中轴线的广州塔,开始在周末设立“粤韵广州塔”的舞台专场,但场地条件受限,观众也是游客居多。
图片
10月25日晚,《欧凯明粤剧经典剧目选段专场晚会》在广州塔上演
由此可见,翻新扩建重新选址,是粤剧剧场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如今,随着一个“新地标”的诞生,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这个新地标,就是广州粤剧院的新址。
图片
搭乘地铁5号线,在潭村站下车,步行800米,便可抵达这个神秘新地标。
图片
广州粤剧院(实景图)
大楼的外观让人完全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剧院。
波浪式的曲面设计,让它在周边四四方方的大楼中脱颖而出,裙楼采用全玻璃幕墙,放眼望去,一抹耀眼的红,鲜艳夺目,生机勃勃。
图片
图片
图片
剧场裙楼的外观和内部设计
这个设计灵感,来自粤剧表演中正印花旦穿戴的帽子和披风,“凤冠霞披、游龙戏凤”的设计理念由此得来。
图片
“凤冠霞披,游龙戏凤”
“凤冠”打通负二层到地上5层,内含一个1200座剧场、一个500座剧场和3个60座的小型电影院;
“霞披”高达16层,用于粤剧展览、培训等,可以理解为粤剧团的办公楼。
图片
图片
可容纳1200人的红豆厅
在广州,具有能容纳千人以上演艺厅的剧院屈指可数,广州大剧院的歌剧厅也就1804个座位。
1200座的剧场,刷新了广州粤剧剧场容纳人数的新记录。据资料查证,南方剧院、广东粤剧院和江南大戏院,演艺厅的座位数量在700个左右,远不及广州粤剧院现有的规模。
不仅座位多,舞台大,还能看话剧和电影
图片
VIP贵宾厅(效果图)
广州粤剧院不只表演粤剧,也会邀请别的剧团来表演,电影院会上映什么电影,也留给市民拭目以待。
除了看戏,还能坐在天台,晒晒太阳,喝茶聊天。
形如“凤冠”的裙楼,屋面将建一个超1100㎡的大型“花园阳台”。目前,这个天台将如何使用,留一个悬念。也许,不久后的一天,手捧咖啡,坐在天台看粤剧,将是广州年轻人的新潮流。
图片
超1100㎡的天台(效果图)
图片
地下中庭商铺林里(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还有地下的中庭广场。
看效果图,广州粤剧院的中庭广场,竟和体育西路的中环广场有几分相似。未来,这里会进驻一些店铺,粤剧文化将和哪些商业进行跨界,值得期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东粤剧院与第一福联名的文创
图片
越秀区桂花岗一街(临近广州火车站地铁站),是广州粤剧院的现址,未来半年后,剧团将搬至CBD珠江新城的“新家”。
图片
图片
广州粤剧院(实景图)
从车水马龙的黄埔大道,拐进马场路,新址和太阳新天地商场只隔着一条马路——看戏和逛街,不过一个红绿灯的距离。
住在周边社区的戏迷有福了,下楼溜个弯的功夫,就能在1200座的演艺厅一饱眼福。
老广州人扎堆的越秀区,搬家到新广州人聚集的天河区,广州粤剧院翻新、扩建、迁址的背后,秉承了它“传承、革新、发展”的六字方针,显现出广州人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果敢。
或许会有人问,CBD那么大,为何选址在这里?
除了位置便利,这里还是红线女艺术中心的所在地!
图片
红线女,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白玉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为粤剧艺术倾其一生。
图片
粤剧名人 红线女
1998年,为了表彰红线女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卓越贡献,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了红线女艺术中心,是当年珠江新城的第一座文化设施。该建筑由建筑大师莫伯治亲自操刀,设计灵感来源于粤剧戏服的水袖。
图片
红线女艺术中心,于1998年建成
新建成的广州粤剧院,与其说是粤剧院的新址,不如说是红线女艺术中心的“二期工程”。新址的兴建,是对历史的活化和重现,是对红线女精神的崇高敬礼
两座建筑,用一条连廊打通,让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州粤剧院“血脉紧连”。
图片
卫星鸟瞰下的广州粤剧院,和红线女艺术中心用一条连廊连接
未来,在此观赏粤剧的戏迷们,走过十几米的连廊,便能一分钟“穿越”到“红线女艺术之路”图片展,几百幅珍贵的图片,纪录红线女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
广州粤剧院选址于此,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此时,耳边忽然想起毛泽东主席写给红线女的那句话——“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广州粤剧院的落成,是粤剧艺术“活着,再活着,更活着”的绝佳见证。
图片
“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END
广州粤剧院
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太阳新天地西北门对面)
目前,剧院主体结构已全面通过验收
预计明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编辑 /NAN
图片/中建四局华南公司
设计/盛华
统筹/冷佳
添加编辑微信,加入VIP社群
认识一个更丰富的广州
还有专属福利可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