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粮、迷路、失温……解密哀牢山搜救,独家对话野外工作者

近期
关于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员遇难的消息
令人痛心
与此同时,遇难原因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小掌此前报道痛心!4名失联人员均已遇难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小掌此前报道名单公布!更多细节披露!哀牢山4名遇难人员在两个地方被搜寻到
据普洱市哀牢山“11·15”联合指挥部公开消息,11月24日零时左右,哀牢山4名遇难工作人员遗体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目前事故原因正在深入调查当中。小掌此前报道失温?定位设备均未打开!哀牢山4名遇难地质人员搜寻细节披露
重装突击队解密哀牢山搜救:
在当地发现强磁场干扰 失联人员遇难前或未意识到危险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胡文琨带领了重装突击队参加救援,详细讲述了救援过程。
“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胡文琨认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24人重装队伍曾做好长期搜救准备
红星新闻:这次派遣去哀牢山救援的重装突击队是怎么组建的?
胡文琨:我们带领了三支重装队重装突击队去哀牢山救援,因为这次搜救的道路非常艰难,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也会发生摔倒、罗盘方向受到干扰等情况,所以队员都是从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挑选出搜索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强的成员,组成8人一队展开搜救任务。
重装的意思是吃穿住行的装备全套。因为重装穿越基本上没有后援,所以吃穿住行的装备全要背在身上保障自己。这次重装突击队按照五天的给养定位,配备有帐篷、睡袋、GPS卫星电话、做饭的反应堆、燃料气罐、五天的食物、防寒保暖的衣物等。
图片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委宣传部
红星新闻:重装突击队进入哀牢山救援的情况如何?
胡文琨:在23日晚九点五十分,遇难者的遗体被护送下山送至镇沅县。这次搜救任务中,重装队扮演的角色是远距离搜索队,搜救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相隔一条山脊。因为当时通过总部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认为这个方向比较重要,考虑到各种机会都不要放弃,所以重装队就沿着这条山路往下搜索,大方向没有错,只隔了一个山沟。
疑为迷路+失温 未打开RTK或因未意识到危险
红星新闻:根据遇难者被发现的现场,您认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琨:通过对他们遗物的判断,当时食物和汽油都还有剩余,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外面的搜救过程中,电子罗盘和机械罗盘都有受到磁场干扰而紊乱。我们都是通过画图重新确定位置。
而14-16号三天大雨,山上一下雨就起雾,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时四名调查员受大雾和罗盘指向的影响,没有寻找到工作点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还在工作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发生危险,而失温的发展又很快,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失温意外。
图片
因为意外发生得比较突然,遇难者没有表现得不好的状况,而是呈现失温者微笑的面部表情。四名遇难者相隔不远,有两个人并排躺在一起,一个人顺着一个方向,另外一个人跟他们间隔10米左右。只有户外失温这种情况才会很快地把人的生命带走。
红星新闻:遇难者都配备了RTK装备(实时差分定位)帮助定位,但他们并没有按下该装备,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胡文琨:没有按下定位装置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和问题。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遇难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 救援难度巨大
红星新闻:您在看到救援现场和遇难者的照片后,您对四名遇难者有什么判断吗?
胡文琨:四位遇难者一位是干部,三位是战士。他们以前都是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的战士,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25岁。我们在这次任务中和他们的战友一起搜救,战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能力非常强。他们主要负责林地调查、地质调查、冶金矿产等工作,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他们作为户外调查的地质队员,户外生存能力比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强大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有些户外专家都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带那么多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野外生存经验很丰富,就像猎人一样。
图片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能认识云南山地95%以上的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和水源。说个小技巧,他们可以用冷水把袋装的方便面煮熟,所以他们不会带很多东西上山。刚好哀牢山在14-16号连下三天的大雨,大雨就会有雾,有雾就会容易产生意外,而这次失温就是个意外。
红星新闻:在您从事的10多次救援行动中,您认为此次救援的难度如何?
胡文琨:哀牢山的地质地形格外复杂一些,这一次测了他们的磁场,发现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我们户外运动协会成立有六七年了,组织了包括山地、洞穴等多次救援行动。今年哈巴雪山就有三次,苍山有两次,洞穴有一次,但从来没有遇见过比这次大的任务。
这次救援行动在中国来说都是最大的了,它的救援难度应该是排在第一。它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因为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救援很容易开展。
这一次是在几十平方公里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遇难者没有信号、没有报警、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资源,救援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
痛心之余
此次危难也让地质调查工作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小掌独家对话野外工作者
为了解从事生态调查这一群体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野外工作的风险性和能够采取的预防措施,掌上春城记者独家采访了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鸟类学专家韩联宪。
图片
为进行生物学相关研究,韩联宪长期在野外奔波跋涉,在野外作业方面有数十年经验,以下为他的叙述:
地质工作归属野外作业范畴
地质工作是一个综合概念。地质勘探也属于一种野外工作,主要是对地质体进行研究,比如探明水文地质和矿产资源等。不过地质勘探与林业、野生动物调查在关注对象、行走区域方面有一定区别,共性是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
野外作业永远都有风险性
野外作业永远都有风险性,其实与在城市工作、行走可能遭遇的交通事故是类似的。危险到处都有,野外是因为大家无法完全掌握野外的各种状况,也无法预估会发生什么事,最大的问题是通讯信号不好,求救不一定能够取得联系,即便等待救援也还有时间差。
我目前大概每年有9-10个月需要在野外调研。从事了40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有经历过在独龙江、高黎贡山等地因为大雾、道路不熟悉导致的迷路,以及断粮、坠崖等危险情况。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野外遇险的概率不是很高,大概每十年遭遇过一次突发状况,但因为处理得当,基本没有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般而言在野外迷路是最为危险的,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原始森林里。人会因为急于脱困而慌张,从而识路错误,又四处乱窜耗费体力,导致破坏本人已有的行迹,最后无法判断正确的路径。尤其是云南地处横断山区,地形复杂,通常意义上顺着山涧水沟行走的方法并不适用,人在其间行走很容易误闯断崖,最后精疲力竭。
意外经历
我们曾经一行14个人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做调查。一行人携带了帐篷、火种和干粮等充足装备,预计12天走完行程,结果到了第9天干粮就吃完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只有对讲机。为了提高机器的通讯距离,我们就利用身上携带的铁丝做成天线,用竹竿将天线和对讲机连接在一起,后来又爬到山顶上的一颗树上,才联系到当地的管理部门安排增加补给。
但当天晚上又遭遇了变化。
因为后半夜下暴雨,我们携带的睡袋都淋湿了。第二天有人提议,听说沿着山沟往下可以走到澜沧江边,最后到达预定的目的地。结果走了20多分钟后地形越来越陡峭,我查看地图后发现等高线非常密集,才意识到迷路了。好在认识回头路,所以我当下立即决定带队回到一开始的宿营地,从另一边距离更远的翻山路走。走了整一天,众人饥肠辘辘,就就地砍了一些附近的蒲葵充饥,蒲葵不够,又去水塘里捞了一堆蝌蚪,洗干净弄熟用野菜包着,撒了辣椒盐巴就这么吃。最后还好没有出太大的问题。
迷路风险概率低 但不排除意外
一般的野外工作都会请当地人做向导,所以迷路的概率其实相对较小。
如果是植物调查,通常走小路沿途观察植物,迷路的概率不大;如果是做动物调查,反而需要脱离主道,钻到林子深处去调查粪便、取样等,如果不做路标不看周围,就很容易迷路;像云南本地的森林资源调查,原来是云南省林业勘察院在主导,一个是因为他们的人员在地图定位、定向的使用上非常熟练;再一个是经验充足,所以我们业内之前也很少听说过因为迷路而遇难的事件。最主要还是业内从事野外调查的工作者,有前辈带领和经验传授,出发前有专门的授课培训,比如我会给我门下的研究生安排《野外安全和遇险求生》这门课,要求他们必须到野外去实地实践。
但是有一个情况是值得注意的——人体在野外失温。由于天气变化,衣物不够,衣物打湿后体温快速下降等因素,导致人体产生幻觉最后遇难。目前,由于这种突发情况导致遇难的人数较多,因为大多数人一般都在城市活动,对于失温的感知相对不敏感。还有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定向穿越(固定起点终点和路线的穿行),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道路不熟悉、方向走偏出现危险。
通讯设备完善 技能至关重要
不过目前,在野外作业领域通讯发达、户外设备已经十分完善。人员可以将设定好的路线或者他人行走过的路径,提前录入到手机的专门户外用APP或离线地图当中,这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野外工作需求。尽管一部分工作地区可能会信号覆盖较弱,但户外软件比如奥维、两步路等都可以在无信号条件下对道路进行准确识别。
研究工作和户外爱好者去野外作业,首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比如一天的行程,要带上两天的口粮。
其次,如果去复杂的林区工作,一定要带上砍刀、火种和引火物,比如棉花、蜡烛等易燃的东西。在下雨潮湿的情况下,只有易燃物可以帮助点燃篝火。
再者,需要对野生的食物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干粮不够时作为能量补给。最重要的是,对野外既定成熟知识的掌握,比如世界通用的,相隔20米点燃三堆篝火,代表有人遇难需要帮助。如果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脱离困境,同时希望有人来救援,就需要在行进的路上留下明显的痕迹,告知救援人员自己的行走方向。在这方面经验越丰富,碰到危险的概率就越少。
当然,在野外工作、户外运动等方面,我们相关部门、机构等等都应该提供系统性的危急情况处理介绍,比如可供查看学习的公开网站,给需要到野外作业的人员提供培训的平台。
总而言之,野外调研工作是生态、地质、动物研究至关重要的一环。从业者还是应该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提升野外生存技能,遇到紧急情况尽最大可能的保护自己。通过充分准备,有预案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减少这一类风险发生的概率。
掌上春城实习记者:浦潇
部分素材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刘木木 实习记者:王语琤 实习生 陈雅琪
感谢韩联宪、独立地质学家杨勇和鸟类研究学者伍和启对采访提供的诚挚帮助
编辑:张曦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