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一段故事!南安这个昔日信局藏着多少侨批往事

图片
人物:李引贵家族
李引贵,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人,出生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卒于1936年。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李引贵开设“捷兴信局”。捷兴信局是南安第一家主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3个海外侨胞聚居地侨批的信局,在当时规模较大,后因资金原因,于1927年停业。
1931年,李引贵的长子李成田、次子李成埔复办信局,更名“源兴信局”。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又停业,抗战胜利后再次复业。因经营灵活,1957年源兴信局转为集体所有制。后来国家取消侨批业,为国家银行接管。
遗迹:源兴信局
源兴信局原名“捷兴信局”,这座百岁老厝位于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是信局遗存之一。底座由石块垒成,墙体是坚固的“三合土”。老厝有10个房间,很多房间之间的阁楼可以相通。配有“小金库”、炮楼,上面布置着枪眼,可瞭望侦察。老厝如今年久失修,后人也搬离一空,历经风霜的墙体裂缝越来越多。
图片
百年风雨路   一纸家国情
李杨瑜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令人传诵至今,隔着亲人的生死以及难以逾越的海峡,他的乡愁寄托在了邮票上、船票里。
而在民国初期,一张张印有“捷兴”银行汇票的出现,串联起了从小县城外出谋生的华侨与家乡之间的联系。依托一封封侨批,华侨们把血汗换来的钱与挂念寄回,他们思家乡、爱故土、承载着多少的家国情怀。如今,侨批已成为历史的记载,但对于身居异国的华侨、国内侨眷及有相关经历的人来说记忆犹新。
可以说侨批就是一部近代华侨史,这一封封侨批也由此叩开了梅山镇竞丰村封存的记忆。
图片
图片
信局旧址
提到芙蓉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南安市梅山镇竞丰、蓉中、蓉溪、梅峰四个建制村的总称,是福建乃至全国著名的侨乡,源兴信局就藏在竞丰村内。在“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时,源兴信局作为既有遗址,又有不同时期侨批实物的信局,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图片
11月虽葭草吐绿,但已有了冬的样子。从南安市区驱车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行人走进这家昔日繁荣的信局,感受那“别有洞天”的景象。
源兴信局原称“捷兴信局”,遗址由两栋闽南古厝组成,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底座由石块垒成,墙体是坚固的“三合土”。
图片
主厝由竞丰村人李引贵建成,护厝则由他的儿子李成埔加盖。整座古厝有10个房间,房间上面的阁楼是相通的。当时时局动荡不安,信局兼营金融和邮政业务,这些相通的阁楼主要是为了防盗,而炮楼上布置有枪眼,可用来瞭望侦察。
图片
图片
对于信局的布局,1994年才搬离这里的李成埔后人李志强仍熟记于心。在他的指引下,可见主房后部的暗处有一间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小金库”。早前,为了防御匪盗,信局在这里砌了水泥墙、装了铁门,用于存放银圆。
图片
主房后部的暗处有一间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小金库”。
在李志强的记忆里,信局里有堆放满屋的侨批和派批员忙碌的身影。而那时的老板和工作人员都会住在信局,一来为了方便工作,二来便于保护信局。
门前芳草萋萋,不管是炮楼上的枪眼,还是外墙的弹孔,仿佛都在诉说着经营的不易。可以说侨批的发展,离不开信局的作用。侨批里头有在外华侨沉甸甸的思乡情谊,时刻铭记的家庭责任,更有一股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的热情与信心。
而今,人去楼空的源兴信局,布满蜘蛛网。屋内放置了各类生活用具及废弃电线,依稀可见当时人们的居住迹象。经不起雨水冲刷的“三合土”墙体,让信局的裂缝越来越多,不少房间已经倒塌。这座老厝究竟是被修缮保护起来,还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带有些许遗憾和无奈的李志强一度陷入沉思。
百年侨批
19世纪中后期,侨批、信局如雨后春笋般在梅山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切,可以从芙蓉李氏侨居异国的历史追溯起。
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李氏族人开始到菲律宾、印尼谋生。清末及民国初年,梅山当地形成了一股“下南洋”热潮,目的地也转为马来西亚、新加坡。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居民并肩劳作,开荒种粮,建村立镇,兴学育才,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南安芙蓉志》记载,当时依靠侨汇接济生活的芙蓉乡族人就占了全乡的40%左右。早前,华侨想寄钱回家,大多靠托亲友、水客带回。随着海外移民和华侨寄批银的需求越来越大,便催生了侨批传递接送的行业。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来自竞丰村的李引贵开设了捷兴信局,主要经营星马的侨批业务,1927年因经营不善停业。1931年,其子李成田、李成埔重新开业,顺应时势采取联营扩股扩大经营,在合并其他信局的基础上,组合创办了源兴信局。
兄弟俩进行了分工,经营起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华侨的侨批业务。李成田长期负责在厦门头盘,外联海外;李成埔在泉州负责二盘局及在洪濑、梅山、芸美负责三盘局,并派送银、信直接到各侨眷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动荡不安,匪患成灾,派批员不断遇抢遭杀,派批员卷资而逃的事也时有发生,对信局损失非常大。在这种恶劣局势下,李氏兄弟采取一些顺应时势的经营方法,让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先是允许信局的高级职员用红利入股做股东,并收购其他大小信局壮大规模;再者为避免派批员卷资出逃,他们主要雇用本族宗亲中胆大心细的青壮年为派批员,直接把侨信、银汇送到侨眷手中。
正因如此,许多海外华侨纷纷把侨汇交由源兴信局办理。除了秉承信义的经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经营方法外,李氏兄弟还充分利用与李光前良好的个人关系,不仅通过其麾下的华侨银行调拨款项,还在李光前的橡胶产业中集中开展侨批业务,这让信局声誉大振,发展为在闽南地区影响较大的信局。
图片
因经营灵活,源兴信局于1957年转为集体所有制。1976年,国家取消侨批业,国家银行接管,原侨批职工有的退休,有的转为银行职工。至此这个持续了百年的行业,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家书万金
尽管身处动荡年代,为了养家糊口,不少年轻人愿意铤而走险。这些派批员的收入比务农高,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他们的待遇和国家银行职员相同,甚至还有退休金。
“李成胡、李成呈、李德水……”在竞丰村一处民房内,91岁的李长啸将源兴信局同事的名字一一道来,仅李氏宗族里的派批员就有20多位,可惜至今健在的已寥寥无几。
李长啸14岁那年小学刚毕业,便进入源兴信局上班。“最初,我负责内勤,每当有人从泉州将侨批押回梅山,都要先将上面的收件人姓名、寄钱币种及南洋寄信人姓名等一一誊抄下来,然后按地址分配书信、钱币。”尽管年事已高,李长啸的身体依然硬朗,思路清晰,记性很好。
在李长啸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侨批从国外寄出后,经轮船运输,到厦门、泉州等信局,再送往下设的各个派送站点。当时,源兴信局派送的范围涵盖南安蓬华、眉山、诗山、金淘、码头、梅山、罗东、九都、乐峰、向阳等乡镇以及泉州洛江、永春等地。后来,李长啸负责派送金淘区域,骑着自行车每趟一送就是四五十份,一去就是两三天。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侨批递送要求,派批员也会帮侨眷代写回信,以便信件快速寄出。“吾儿此知:来信收到,寄来款项亦已收到。请勿挂念家中诸大小,悉知儿在外一切如常甚慰,请吾儿在外身体自重为宜,余事后陈。”李长啸仍记得当年代写的一封回文。
由于注重送批速度,源兴信局快速地在侨批行业中站稳脚跟。他们不允许积压信件,侨批一到就必须马上送出。当时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仅是上下午时间差,货物价值相差甚远。如未及时送到侨眷手中,很可能就贬值了。
在南安市侨批梅山展示馆里,设有源兴信局的展区。展区里有一封李成埔于1938年10月3日向南安县政府第二区署上报的呈文,从上面可以了解到源兴信局深受众多华侨和侨眷信赖的原因。呈中说,10月1日,源兴信局芙蓉站派批员在码头分派信款时遭遇劫匪抢劫,要求区署讯问被押匪犯并责令发生劫案地方之保甲缉拿余匪追还失款,以便分发给各信主。
图片
从展区陈列的一系列侨批复印件可以看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在外华侨们永恒的主题,他们时常在信中表露出不能奉养亲人的愧疚,其中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民众的生活等众多领域,内容丰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曾经的家书,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性文献,侨批里的艰难困苦、家长里短、家国情怀,是维系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的精神纽带,而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长久铭记。
(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想拍摄,感谢李志强先生、李进元先生、李长啸先生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记者:李杨瑜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