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集团董事长:我很着急!两岸统一没有台湾视角,只有祖国视角

台湾远东集团遭大陆重罚,在沉默数日后,董事长徐旭东29日打破沉默,投书媒体指出,期盼两岸关系维持现状,他“一向反对台独”,并支持“九二共识”。他认为,台湾产业应对大陆市场有合理的认识和判断,“不该让意识形态挂帅,凌驾一切”。
罚与痛
远东集团29号举行圣诞节点灯晚会,集团董事长徐旭东亲自出席主持,这也是集团遭罚后徐董首度露面。
图片
现场媒体大阵仗迎接,但徐董会后在避开媒体,完全没接受受访。晚会过程中,徐旭东大打亲子牌,首次在圣诞晚会上介绍儿子、远东集团创新长徐国安与媳妇徐佳莉(Juliana Hsu)。
图片
徐旭东与美国籍太太Mary育有2女1男,徐国安是独子,中学时就被送去英国贵族名校伊顿公学就读。
图片
徐董现场分享说,儿子大学时曾参加预备军官训练团,想主动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总共7年时间,曾经带了200人在伊拉克等前线打仗。
图片
他说,相较于自己管理公司,儿子认为,觉得他自己领导能力比我好。媳妇徐佳莉学财务及商业管理出身,目前是远东创新策略部管理总监。
一家人都在为集团事业打拼,独子徐国安就是将来准备接班的态势。
大陆日前公布对远东集团在大陆化纤、水泥事业跨省市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人民币约4.74亿元,并收回部分闲置建设用地。
集团被罚,全家人感同身受,一痛俱痛。
图片
徐董:我很着急
徐旭东这次投书媒体,用的是“资深工业人”的身份。文中表达对两岸关系与产业政策不彰的焦虑,台湾近几年来“逢中必反”的现象,似乎有扩大的迹象,令人忧心。
他说,某些舆论让台企到大陆发展投资,彷佛带有一种“罪恶感”,其实大可不必,台湾产业不必就此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应对大陆市场有合理的认识和判断,“不该让意识形态挂帅,凌驾一切”。
徐旭东指出,福布斯富豪名单中,来自大陆与香港为698人,台湾有47人,可见两岸经济此消彼长,大陆进步令人无法忽视。全世界,跨国企业看重大陆市场的程度有增无减。多数美国企业表示,过去一年未将供应链任何一部分移出大陆,近半数美企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加速扩大在大陆投资。尽管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美企却积极加码投资大陆。
徐旭东说,当大陆快速崛起之际,反观台湾,公投与选举成为最受瞩目焦点,明年又有“九合一”地方选举,这些占据了绝大部分注意力,而对台湾的经济政策布局缺乏讨论, “这正是我的担心,我很着急”。
图片
他指出,近来两岸关系急冻,但两岸经贸往来却愈来愈热络。到今年10月,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更扩大到86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705亿美元明显扩大。大陆市场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的重要性不可否认。
划重点,徐旭东强调,他跟多数台湾人一样,希望两岸关系“维持现状”,更一向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并且和美国与国际态度一致,支持“一中原则”。
他在文中说,如今台湾政坛风气重视选举,政治人物心中算计的主要是选票,着眼大格局的产业战略,却不够用心擘划;面对14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机会,又刻意打压,试问这符合台湾的长远利益吗?
徐旭东认为,简单的思维考虑,虽然无力解决两岸困局,但始终希望两岸和平,维持正常的交流与互动。未来如何创造两岸和平的氛围,创造人民的最大利益,看领导人的智慧。
看到徐旭东的这一番感言,苏贞昌坐不住了,他恶狠狠地说,大陆“蛮横,不懂得民主、多元与尊重,企图‘以商围政’,会被世界唾弃”。
苏贞昌怎么这么难受?
因为徐董公开投书,虽然洋洋洒洒讲了一大通关于两岸历史、现状和未来经贸前景的个人见解,最核心的几句话,当然是他本人一向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
“一向”代表着他对反对“台独”是从始至终,并不分蓝绿执政的不同阶段,至少在理念上他本人是这个取向。至于在政治献金方面,是否有不妥之处,技术上或有检讨空间。
这也是他对国台办发言人的回应。
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日前警告,大陆绝不允许“台独顽固分子”的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绝不允许台企一边在大陆赚钱,一边在岛内支持“台独”,干“吃饭砸锅”的事。
台湾上市柜公司1600多家,1200家以上在大陆有投资。
从徐旭东对两岸和国际经济大势的点评可以看出,他对大陆市场高度看好,这也代表着远东集团未来的投资经营方向。
苏贞昌当然看得懂徐旭东的话,够直白了,也难怪苏贞昌哀嚎,他女儿今后从政,至少从远东集团这边,还是趁早断了念想。
图片
“保护费”vs“理念型”
远东集团发迹于上海,由纺织业起步,后于1949年迁往台湾复业。
岛内媒体报,远东集团过去被视为偏蓝,资助的政治人物以蓝营居多。而近年监察院公开的数据显示,远东集团资助对象蓝、绿都有,其中资助2016年立委选举候选人多达50人,且包含蓝绿及小党,金额多寡不同。
对于远东被罚,岛内媒体人陈凤馨说,这件事绝对非单一公司如此简单,远东被罚“这件事情的影响冲击之大,从台商的角度来讲,超乎我们的想象。”
陈凤馨说,台企政治献金可分为2大类,第1类是“保护费型”,只要觉得有机会的候选人,不分蓝绿都各押一点。
第2类则是“理念型”,像是真心支持台独、民进党等政党的理念或意识形态。她认为,远东集团的政治献金,其实多数是保护费的性质,“就通通押宝这样”。
陈凤馨说,大陆各地方政府早期多与台商关系良好,过往因奇美集团创办人、“台湾压克力之父”许文龙与李蹬腿、贪扁等人物往来密切,又支持“台独”,遭大陆“动刀”。
她认为,远东集团遭跨省市的地方政府惩处,意味着做任何私下协调都无效,“一旦被点名做记号,问题就会非常非常的严重”。
图片
“嘴巴反独,行动反统”?
今后,台商明着不敢,偷着干?
台企商人政治捐输与其意识形态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重点不在于企业主意识形态怎么样,这是一个自我心证的主观,可以藏匿得很深,“猜心”太难了,但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资独”。
2008年“立委”选举,远东政治献金72%流向国民党,23%流向民进党。
到了2020年,69%流向民进党,28%流向国民党。
岛内政治变天的趋势和远东金钱流向,非常写实。
当然,如果国民党争气,商人捐助也不会出现这种趋势。
嘴上说100遍“我爱你”,但同时却拼命在情敌身上花钱花心思,还需要帮这种情人找理由吗?
远东给民进党捐款的趋势引起大陆高度警觉。
如果此风不止,其他台商难免有样学样,以为大陆会永远宽容以待台商,甚至错误地以为大陆会为统战、就业、外汇,不会动台商。
关于“台独”和惩罚措施,岛内媒体经常追问台办发言人所谓的“边界”或定义,其实这是徒劳。
“台独”并没有明确定义,犯傻才会去明确定义,立标准,不是鼓励某些人去打“擦边球”吗?
惩戒远东,也是在明示所有台商,眼睛别只盯着“反独”,而无视“促统”,以为只要口号“反台独”就能过关,这时代过去了,拿出实际行动来“反独”,才能自证“促统”。
“反独促统”,那你赚RMB大家就没话说。
不然,回台湾大手笔捐TWD(新台币),不就是活生生“吃饭砸锅”么?
“嘴巴反独,行动反统”,说一套做一套的台商需要照照镜子。
“反独、促统”4个字要连着看,不能只盯着前两个。
即便心态“反独”,行为“资独”,也属行动拒统。
“战斗蓝”说,台商不捐绿营在台湾会混不下去,赵少康这话太不“战斗”。就不要帮台商演无奈了,真正战斗力体现在“反独”。如果不是“台独”当道执政,“战斗蓝”就不会有苦衷嘛。
旗帜鲜明地拿出具体行动,商人能做出的最起码行动就是拒绝资助“台独”。
战斗方向不是很明确么?
“战斗蓝”甚至帮腔,认为大陆此举会造成所谓“寒蝉效应”。这实在是没搞清楚状况,还以为大陆只是想让民进党“断粮”。
当然,这从技术上会让苏家募款更复杂,化明为暗也会提升政治风险,但民进党人物,有的是弄钱的手段和渠道,权力在手,还愁缺钱?
图片
没有台湾视角,只有祖国视角
明白事儿的的台商应该觉得,远东集团处理是“好事”一件。
在美国不断打“台湾牌”的背景下,大陆民间武统声浪高涨,在大陆的台商难免心里七上八下。
今天,大陆把事情挑明,对台商才是真的大利好。
说到底,商人不怕风险,就怕不确定性!
拿少数台商开刀,就是为了避免立场鲜明的无辜台商受到牵连。
大陆的精准点射,为的是保护守法经营的台商群体,如果“战斗蓝”看不到这一层,战斗能力实在堪忧。
从陈凤馨到赵少康等人,毕竟都是岛内媒体人,用貌似“各打五十大板”的超然表述,其实是没有搞清楚现在的状况。
就这个层面来说,徐旭东的资本、经营、人脉横跨两岸,痛也痛得切身,从其投书行为来看,是比“战斗蓝”更早搞清楚状况了。
从两岸统一而言,没有什么台湾视角,只有祖国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