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杀了戚夫人,幽禁了刘邦的诸嫔妃,为何唯独放过美貌的薄姬?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桓的生母,在刘邦死后,陪同儿子离开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去代国就藩。
图片
在刘邦的诸妃嫔中,薄姬是唯一一个幸运地随儿子就藩的女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心狠手辣的吕后清洗的后宫妃嫔。
那么吕后为什么会放过薄姬?
01 刘邦的妃嫔
汉高祖刘邦有多少妻妾?据史料记载的有吕后、戚夫人、薄夫人、管夫人、傅夫人、唐山夫人、石美人、赵子儿,还有长子刘肥的生母曹氏,共九名。
图片
这在历代君王中,刘邦的女人显而易见并不多。当然,他实际上拥有的女人并不止这九位,比如他有几个儿子的母亲,史料上没有留下名字,但刘邦和其他帝王相比,仍可算得上是不近女色的一位皇帝。
刘邦是草莽出身,他的妃嫔也大多出身贫贱。吕后出身于相士人家,戚夫人是定陶民女,石美人是因为弟弟石奋而入宫的,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发达前做亭长的外妇。
在西汉时,皇帝的后妃都不大讲究出身门第,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有好几位是再婚,这种没有贞节观念的现象应该和当时的人口数量有关。西汉初期,百姓经历多年的兵荒马乱,全国仅有两千万人口,国家迫切地需要增加人口。
大儒董仲舒主张“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另外,《史记》中记载了那时婚嫁不管出身,只要品德相貌好就行。
而刘邦的嫔妃中,薄姬、管夫人、赵子儿就是他平定魏王豹时得来的,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宠姬。
02 薄姬生下刘恒
薄姬的父亲是吴地人,秦朝统一后,魏国的部分宗室成员逃到吴地避难,薄姬父亲和魏国宗室的一名女子魏媪私通,生下了薄姬。后来,薄姬的父亲死了,魏媪带着薄姬艰难度日。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各路诸侯纷纷割据,魏豹自立为魏王。
此时的薄姬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貌动人,在众多女子中一枝独秀。魏媪觉得自己的女儿如此貌美,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非常人可比,就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相士许负算卦,许负直言不讳地说薄姬将来会生天子。
图片
魏媪喜不自胜,心想只有天子的妻妾才能生出天子,寻常人哪能生出天子呢?环顾四周,只有魏豹才有可能当上天子,就把女儿薄姬送进了魏豹的王宫,并把相士的话告诉了魏豹。
魏豹大喜,对薄姬自然宠爱有加,因此薄姬成为了魏王豹的宠姬之一。此外,她为人低调,性格宽厚温和,不以美貌自傲邀宠,因而很有些人缘。
当时楚汉之争非常激烈,天下未定,项羽和刘邦在荥阳隔着一条鸿沟对峙,正拼得你死我活,鹿死谁手还未见分晓。
魏豹本来和刘邦是一条阵线上的,在听了许负对薄姬的预言后,认为自己是上天选中的真命天子,与其帮着刘邦打项羽,不如自己当皇帝,于是就背叛了刘邦采取了中立态度,想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后来,魏豹又偷偷地和项羽联合打刘邦。刘邦得知后,派曹参率军平定魏地,俘虏了魏豹,并把魏国改为郡,把薄姬等魏王姬妾都送到了宫中织布的工坊劳动。
有一次,刘邦到纺织工坊去视察,发现薄姬美貌,便纳入后宫。刘邦此次视察,不仅发现了颇有姿色的薄姬,还发现了管夫人、唐山夫人、赵子儿等魏豹的妻妾,都毫不客气地统统纳入自己的后宫。这种豪爽劲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邦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美人,一时忙不过来,并没有注意到薄姬,早将她忘到了九霄云外。
薄姬入宫一年多没见过刘邦一面,更别说宠幸了,在后宫中孤影清灯,过得很清苦,只能默默地祈求苍天垂怜,能被放出宫去过平民的正常生活。
在魏王宫时,薄姬人缘不错,曾与管夫人、赵子儿很要好,三人曾约定“先贵勿相忘”。说来也巧,管夫人、赵子儿很得刘邦宠幸,有一次她俩看到荥阳战败的刘邦坐在灵台出神地看着天空,一时想起当年和薄姬的约定,就说起了悄悄话,恰好被刘邦听见了。
图片
刘邦听得不明不白,追问缘由,于是二人将前因后果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刘邦不由地对薄姬产生了兴趣,当夜即召薄姬侍寝。
薄姬说:“我昨夜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我的身上。”刘邦说:“这是贵征,我今天就促成这件好事。”
就是这一夜,薄姬果然怀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生下了儿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孝文帝。
03 薄姬被刘邦冷落因祸得福
或许薄姬与刘邦无缘,或许是命中注定,自从刘恒出生后,薄姬就被冷落了,只能守着清宫度日。
虽然薄姬生了龙种,可是刘邦不喜欢他们母子。薄姬也是一位行事低调的女人,并没有因为生了儿子而居功自傲,与吕后的关系也一直处得很好。
图片
吕后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刘邦自从称帝后专宠戚夫人,很少到她的椒房殿去,这让她愤恨难平。正因为此,吕后与薄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被刘邦冷落的女人,自然同病相怜,有着难以言说的共同语言。
刘邦死后,吕后处心积虑、残暴地处置了戚夫人母子,并开始对后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凡是刘邦在世时特别得宠的妃子,或是与戚夫人关系密切的女人,吕后一个都不放过,甚至连那些宫女也不放过,将她们统统幽禁起来,不允许走出宫门半步。
其中,没有被清洗的只有薄姬一人。
为什么薄姬侥幸平安无事?正如上面所述,道理很简单,就是刘邦不宠爱她,很少见她,因而薄姬因祸得福,得到了吕后的同情,得以出宫去代国陪伴儿子。
据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中记载:“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后。”
图片
吕后去世后,大臣们痛恨吕氏势力强盛,看中了代王刘恒生母薄姬没有势力强大的娘家,于是拥立代王刘恒为帝。
为了权力机关算尽的吕后,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慨造化弄人。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