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宰相姚崇唠嗑,唐玄宗看似淡定地问道:“你家里有几个儿子,现在身居何职?”姚崇一听,暗道不好,这是有人拿我儿子做文章啊!

唐朝时,唐玄宗和宰相姚崇唠嗑,唐玄宗看似满不在乎地问道:“爱卿啊,你家里有几个儿子,都多大了,现在身居何职?你日夜为国操劳,也多关心儿子的前程,别埋没儿子的才能,该提拔的,你就提拔提拔。”姚崇一听,暗道不好,这是有人拿我儿子做文章啊!
图片
唐玄宗时期第一名相姚崇,学识渊博,从武则天时期作为挽郎入仕,一步步走到宰相,说明他官场生存法则研究得很透彻,他的门生遍布朝野。
能在武则天手下做事,必须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大脑飞速运转就明白:我两个儿子在洛阳做官,皇上问我儿子的官职,说明此事必然和跟官吏考选有关。魏知古奉旨去洛阳监视科举,定然是魏知古抓住我儿子的把柄,想通过此事扳倒我。《智囊》记载: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果不其然,这件事真让姚崇猜中了,这背后搞“小动作”的人就是魏知古。
图片
魏知古早年的时候官运不济,比姚崇还要大上两岁,可是姚崇已经是当朝宰相了,而他还是一个小官。后来魏知古幸识姚崇这位伯乐,将他收作门生,一路提携,从以前小小的县官到现在成为副宰相,可以说姚崇对他有知遇之恩。《智囊》记载: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
由于魏知古性格刚直不阿,随着官职越来越大,就开始处处阻挠姚崇一些不合“规矩”的事,姚崇一气之下就与魏知古决裂。后来魏知古做到几乎和姚崇平级了的位置,这让姚崇心里十分不满意,于是就向玄宗进言让魏知古到洛阳负责朝廷这一届的选官事宜。
图片
巧的是姚崇的两个儿子也在洛阳,听说魏知古来考选官吏,想让魏知古行个方便。让自己选的人中举,哪知魏知古不仅没卖这个面子,反而将此事捅到唐玄宗那里。可惜他们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和魏知古已经闹翻了。《智囊》记载: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
于是就有开始的一幕,姚崇明白唐玄宗这是在套他的话,就主动答道:
“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贪欲而又不谨慎,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智囊》记载:“臣有三子,两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
图片
唐玄宗原以为姚崇要隐瞒儿子的劣行,听了姚崇道出真情,很高兴。他又问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
姚崇说:“在魏知古没有发达时,我提拔过他;我的儿子蠢得很,以为魏知古必定会因为感激我而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才去走他的门路。”《智囊》记载: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
图片
唐玄宗听了,认为姚崇为人正直,而轻视魏知古,觉得魏知古有负于姚崇,要罢他的官。
姚崇又请求唐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万幸,要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有损陛下的声誉。 ”
唐玄宗认为他说得对,但还是把魏知古降为工部尚书。
图片
这是《智囊》中记载的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姚崇很善于玩弄权术,他先排挤魏知古,但魏知古以此举报姚崇的儿子们的不法行为时,姚崇却巧妙地扭转了局势。
不得不说,姚崇真的很机敏,当唐玄宗提到他的儿子时,已经猜到儿子们的那些事。更高明的是,姚崇竟然说他的儿子们之所以会做那些事,是因为他过去对魏知古有恩,提拔过魏知古,儿子们愚蠢地认为魏知古为了感恩,会答应他们的请求。
当皇帝要罢免魏知古的官时,姚崇却又为魏知古说话,这更是他的高明之处。而姚崇能一直在仕途上顺利无阻,不是他运气好,而是他自身高超的智谋。也正因此,冯梦龙才将姚崇的事迹收入了《智囊》中,并被列明智部典故。
图片
冯梦龙的《智囊》,是官场斗争智慧的典型代表,不仅巧妙,而且十分有效。
其实读历史远比读小说有趣,可以说一部《智囊》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智囊》是冯梦龙的力作。这套书记录了从先秦到明朝一千多个谋略智慧的故事,个个哲理通彻,计谋深远。
图片
几百年来,无论显贵还是商贾,无不将《智囊》奉为必读经典,人称“小资治通鉴”。看过此书的人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清代康熙和乾隆,将《智囊》作为治国御下案头锦囊。曾国藩也对《智囊》爱不释手,一边打仗一边研读。大才子纪晓岚,更将《智囊》倒背如流。
《智囊》包括10个大部、28卷,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这些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图片
市面上《智囊》版本很多,纯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来吃力。我看的这套就很好。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通俗易懂,看后恍然大悟。看故事,学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智囊》全套共6册,有珍藏版和典藏版供大家选择。这套书不管是送朋友,还是自己买了收藏研读,都是极好的,一套书就能道明人生的智慧。
图片
智囊值得每个人一读,点击《看一看》,即可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