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黄埔|这条路,有最正宗的“黄埔味”!

沿珠江东岸延展
以“黄埔”命名
20多年来
黄埔东路
从无到有
从小路到大道
不仅见证了黄埔
蝶变腾飞的全貌
也留住了鱼珠片区
最正宗的“黄埔味”
图片
△ 黄埔东路西段城市容貌
贾自豪摄
今天的故事从黄埔东路出发
沿着大道看黄埔
“ 在老一代黄埔居民的印象中,最早的黄埔东路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小路”,两边还是成片的农田。20多年来,黄埔东路已蝶变为连通黄埔与天河、增城的东西向主干道,成为广州与东莞、深圳交通的大动脉。
生活方式之变
巨变开始于2016年,作为贯穿黄埔港片区的主干道之一,当时的黄埔东路存在车辆混行严重,交通安全度低,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同时市政排水设施陈旧缺漏,暴雨期间易遭水浸,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黄埔区结合交通功能、市政配套需求,启动对辖区范围内黄埔东路升级改造工程,同步进行面貌大提升。
改造后的黄埔东路黄埔段全线按双向8车道的标准进行拓宽,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重新规整信号灯路口,增设立交节点及人行过街设施,增设雨污水管,先后贯通了港湾路隧道、丰乐路隧道、石化路隧道,全线红绿灯由21个降至11个,将全程平峰期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1分钟缩减至15分钟;同时,整个黄埔东路设置了中华灯,道路沿线进行专项绿化景观提升。
图片
△2020年黄埔东路改造效果图
道路变宽,隧道使通车更畅快
夜幕降临的时候
矗立在黄埔东路两旁的
中华灯将大道点染得更为璀璨
而随着道路升级的
不仅有路灯、绿化
更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在位于黄埔东路西侧的机关村小区,已退休的前港湾机关村社区党委一支部书记张钟英已过古稀之年。50多年来,她见证了黄埔东路从无到有,从窄小到宽阔的前世今生
图片
△机关村小区
如今对这个社区的居民来说,出行的选择方式就更多了,自驾可以选择黄埔东路,也可以乘坐地铁出行。
2017年底,地铁十三号线通车,在张钟英的提议下,机关村社区为居民新修了一扇通向地铁十三号线裕丰围站的侧门。
从这扇门走出去,不到一百米就是地铁出入口。“我以前是骑自行车,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学会了骑摩托车,现在不骑车了,坐地铁最方便!”
图片
“以前买东西还是在城中村小商店,住的也是握手楼,去到市中心需要坐2个小时车程。”南岗街道沙步经联社副董事长区树标说。
黄埔东路的改造提升,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真切的改变。从2003年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身份从农村户口转变为了城市居民户口,却一直没有感受到自己变成了城市人。
2020年9月30日,南岗万达广场开门迎客,各种各样的美食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饮食文化;一站式潮流玩乐天地也解决了过去南岗缺乏品质休闲娱乐的痛点。
“ 和张钟英与区树标不同,居住在怡港花园的吕宏睿,是新一代的黄埔青年。
他自懂事起就一直看着楼下的黄埔东路上车水马龙。“变化太大了,现在黄埔东路的大货车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整洁。以前睡觉总是伴随着大货车的哐当哐当声,现在没有了居然有点不习惯。”
这种让吕宏睿有些不习惯的变化,背后是黄埔老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产业动能的转换升级
产业模式之变
近期公布实施的《黄埔临港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黄埔港鱼珠片为数字经济核心区,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核心功能区。
未来,港口运输和物流产业逐步退出,引入数字经济和现代港行服务业企业,黄埔东路上的车水马龙从大卡车变成小汽车,产业升级在不经意间发生。
图片
△鱼珠湾总部集聚区高楼崛起
邓志伸摄
黄埔东路沿线产业升级
对沿线居民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
收入增加了
黄埔街道下沙经联社董事吴锦均说:“要致富先修路,这真不是假话!”
以前该经联社在湾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地块旁边是一片五金批发的店铺和厂房,占地近14000㎡的集体物业年收入约700万元。而2017年建成的湾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大楼占地面积仅1000㎡就为经联社带来收益高达600万元,效率提高了12倍。
“我们社区经济的品质和形象都得到了大提高,收入增加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吴锦均说,整栋湾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大楼高度集成了动漫、直播、文化传播等行业的企业几十家。
仿照这种成功模式,经联社正着手将过去的五金批发、厂房改造成湾区数字娱乐产业园二期,增加经联社的收入。
图片
在吴锦均所在的经联社办公室楼上,就有一家在黄埔东路隧道通车后迁入的数字经济型文化企业——广州市新娱加娱乐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下称“娱加娱乐”)。
该企业是电商、直播、短视频生产等领域产业生态最大最全的平台之一,服务超500家品牌企业,年业务运营流水超过10亿元
如今在娱加娱乐的办公室向下眺望,就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黄埔公园。“公园改造升级之后,感觉公园就是我们的后花园!”娱加娱乐副总裁宋黎明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黄埔公园
“没有黄埔东路整体形象的提升,这些高质量的产业不可能到我们经联社来。”这是南岗街道南岗经联社两位董事秦洪高和秦广华共同的感受。
自2016年以来,南岗经联社居民的分红收入从最初的3000元攀升到2020年的19000多元提升了6倍还多。
“许多社区居民只知道收入变多了,却不知道怎么变多的。”秦洪高说,其实就是交通便利、环境改善,让经联社闲置了多年的土地得以引入高质量的产业项目
该经联社近期封顶的丝路新贸易创新中心投资15亿元,项目用地就曾经闲置超过十年。建成后不仅将为集体经济带来巨大收益,还将为当地带来大量优质工作岗位。
图片
△丝路新贸易创新中心效果图
“ 配合着黄埔东路的改造升级,南岗街道沙步社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也在加速。
黄埔“老味道”不变
据悉,沙步社区今年12月将迎来第一批村民乔迁新居。沙步社区居民不仅能住进和商品房同质量的回迁房,还将享受到社区新建的配套服务,包括6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九年制中小学和1所高中,教育配套面积达30万㎡。
图片
△沙步回迁房效果图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能平等上名校,享受优质教育,商业综合体和产业园的建立,也能让居民获得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幸福感大大提升。”区树标憧憬着未来社区的变化,他说:“当然还少不了老人福利院、大型综合医院、大型体育馆、公交车站、公园和沿河休闲绿道。幸福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
图片
△沙步老人福利院效果图
现在经过沙步社区,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牌坊正在施工建设中,牌坊正中,“沙步”两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将社区原有的沙涌村和鹿步村两个村名各取一个字,变成新的社区名字。
“鹿步村建村于北宋乾德年间,距今约有1000多年历史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子孙,记住自己属于哪里。”区树标说,鹿步是水乡,村前有条河称之为鹿步河,出口经沙涌村黄涌河流入波罗庙前的黄木湾,自古就有戏水的传统。借助黄埔东路沿线改造的契机,原来黑臭的南岗河经过整治清淤、雨污分流,重现鱼翔浅底的清澈景象,成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岗河支流水声涌
打造一座牌坊,护持一条河涌
既是沙步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是对自己传统的纪念
而更多的人则在平静中
享受着这份
来自历史尘光中的老味道
张钟英如今仍保留着晚饭后遛弯的习惯。黄埔公园有一个地方是她打拳的“固定位”,公园改造后地形变化,这个“固定位”消失了,但公园的视野更加开阔、景色越发迷人了。
张钟英说,以前,黄埔公园被一堵围墙围起,界限分明,人们想要进入公园只能绕行很长一段路。这样不仅使公园显得压抑而局促,也让居民们享受不了就近散步的便利。现在,大片的草坪代替了冰冷的围墙,即使人们只是在公园边上路过,也能一睹黄埔公园的美貌,还能步入宽敞明亮的草坪,享受温和的阳光。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就在这里遛弯,几十年过去了,公园还是那个公园,还是那种味道!”张钟英由衷感叹地说。
图片
△黄埔公园入口处特色建筑
无论怎么变化,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仍能徜徉在从小见惯了的街巷和公园中——那是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时光的南海神庙、那是吹过四百年风雨的陆氏大宗祠、那是几代人散步过的黄埔公园、那是浓浓“黄埔味”的村口牌楼……
图片
△南海神庙
图片
△陆氏大祠堂
产业业态之变
城市面貌之变
服务民生之变
不变的是城市文脉和烟火气
黄埔东路
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更让我们嗅到了
不变的黄埔味和幸福味
文丨张成、郑嘉俊
图 | 综合街道、往期推文
编辑丨一林
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