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怎么治?看崇明答卷

深秋时节,漫步崇明乡村,
随处可见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远处森林苍翠,河沟一汪碧水,
岸边芦花吐芯,原野白鹭翩飞…
图片
好风景来自精心的打造和呵护。近年来,崇明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打好农村污水整治攻坚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全达标。乡村河道水质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村民百姓“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无到有,美了乡村
图片
崇明岛畔,江海交汇。水是崇明发展的血脉和根基。
“将崇明岛建设成为生态岛”,2001年5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为崇明发展奠定基调。
环境美不美,主要要看水。而治水之道,治污则为要。
2009年,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逐渐起步。崇明结合村庄改造项目需求,先后采用过自流增氧人工生态床、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多种工艺,选取了一批农户居住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始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绿华镇绿港村就是首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之一。绿港村地处崇明岛西南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治理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河沟,让很多老人们感慨“曾今在小河里摸鱼抓虾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图片
绿华镇2009年绿港村3号站点
绿港村率先规划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管网8861.5m,采用自流增氧人工生态处理工艺,投资建设8座污水处理设施站点,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34户年处理污水2.9万吨。经过农污治理,绿港村以“农旅融合集聚区、乡风文明示范区、文体赋能先行区”三区示范驱动,通过乡村治理、产业聚焦、项目聚焦,不断提升全村生态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初步形成别具风韵的“花果绿港”。
图片
通过逐步试点、逐步推广,至2016年底,崇明区共建成46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为二级标准,覆盖约4万户农户。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轻了对周边河道和地下水的污染,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善。广大居民群众对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来改善农村水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更深的认知。
从有到全,靓了环境
图片
2016年,崇明撤县设区,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照《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崇明区下大决心,按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快进键”。
2017年初,区政府率区水务局、区环保局赴江苏常熟、本市其他区进行实地调研。同年2月,崇明区广发英雄帖、搭建比武台,山东中车、北控水务、上海电气、远达环保等一批央企国企脱颖而出,全面参与推动崇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为保障项目推进,崇明区特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四个一”要求,即坚持“一级A标”,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实现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坚持“建养一体”,实行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招投标,整体提高项目质量;坚持“一镇一标”,以乡镇为单位,对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集中打包,区域化、规模化整体推进;坚持“一线监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配备远程监控系统,区水务部门对各乡镇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建立一月一报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图片
图片
2019年底,崇明区完成了19.2万户农户及4.2万户类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基本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出水水质在提高至一级B的基础上,部分达到一级A。
图片
陈家镇花漂村8号站点
陈家镇花漂村,顾名思义,鲜花盛开的地方。它处在高速公路下到陈海公路的入口,人称“崇明第一村”。在崇明陈家镇花漂村的公共绿地上,一座身披彩绘外衣、占地约10平方米的小型“集装箱”静静伫立在花丛中。这是一款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花漂村附近100多户农家每天所排放的约30吨生活污水,经由这个“集装箱”的生物处理、吸附除磷等“动作”后,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真不愧是生态岛,连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都建得像公园一样漂亮。”来往行人由衷地赞叹。
从全到优,乐了群众
图片
挑重担,打硬仗。崇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对标世界级目标,针对部分设施出水水质不稳定,排口数量比较多的情况,持续坚持自我加压,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升水质,优化水环境的举措,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崇明模式”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崇明经验”。
2020年起,通过近一年的试点论证,崇明区探索出了压力管收集净化槽尾水、末端强化处理的治理新路,既提升了出水水质,又降低了改造成本,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出一种新的处理模式,为下一步开展老旧农污设施的提标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全力奋战100天,崇明区农污处理提标改造现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设施排口从1.69万个归并为182个。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提出的加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最新要求,将处理设施布置在临近林地、农田,将中水用于林地、农田灌溉,降低处理能耗,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同时贯彻“因地制宜,融入三农、多管齐下、依靠群众”的运维理念,探索镇、村、户、企“四位一体”的区域化运维管理体系,同时结合信息化辅助手段,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
图片
竖新镇堡西2号站点
图片
中水回用装置
农污处理提标改造后的河道是什么样子?来崇明区三星镇新安村一看便知。
图片
新安村河网密布,纵横共有41条河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过去,新安村村民环境意识不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形成了黑臭水体。现在全村平均两三户居民家便纳入一个净化槽,厨房、卫生间污水通通集中收集处理。先进入净化槽,通过A/O及生物接触氧化等生化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随后,净化槽预处理后的尾水再集中归并至大吨位末端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两次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部分尾水用于林地、农田灌溉,水资源复合利用。凭借水畅景美,新安村顺利成为崇明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试验田。这个“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通过农民合作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已成为推动村内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新载体。“治污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新安村村民们这样说。
图片
崇明区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出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