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蝶变|“六张金名片”奏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璀璨华章

图片
从炼就家国钢筋铁骨的百年炉火,到冬奥圣火映衬下的冰雪欢颜,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的崇山大河间,文明如火,繁华璀璨。五年来,石景山区认真实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运营,八大处公园综合环境全面提升,首届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奉献盛典,抓好文物保护、修缮与利用,创新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路径,精心打造“三道五区”和“六张文化名片”,充分彰显石景山的独特魅力。
图片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处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范围,2019年,《石景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以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精品力作为目标,石景山区全面促进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创新及冬奥文化融合发展。
图片
作为永定河出山口地区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石景山区依托辖区内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构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文化深厚的文化展示集群,通过再现“燕都第一仙山”生态原貌、研究恢复永定河水系等重点项目,再现古河道、古商道、古香道文化景观,使西山永定河石景山段亮起来,活起来。
图片
区内法海寺、模式口等标志性历史文化遗产蜚声中外,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把滑雪大跳台场馆选址在永定河畔,四海宾朋的到来,将为向全世界展示大美西山永定河打开一扇窗口。
突出文化底蕴
打造模式口-八大处历史文化名片
图片
图片
模式口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35.6公顷。此地原名磨石口,因盛产磨石而得名。后取其谐音将磨石口改为模式口,古为京西重镇,历史悠久。模式口大街全长1500米,明清以来是连接京城与塞外的京西古商路,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从这条街上走出来的。
图片
图片
模式口是京西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地。五年来,石景山区着力突出模式口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历史文脉的活态载体作用,从2015年开始启动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计划,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推进模式口地区历史文化院落、街道修缮和景观再造,彻底改善周边环境,引入现代化市政设施,融入文化理念,打造传统风貌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的法海寺明代壁画历经500余年仍色彩艳丽,艺术价值闻名海外;承恩寺特殊的建筑结构,型制奇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图片
图片
田义墓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规格较高、石刻较精美的明代太监墓;还有世界第一座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图片
今年9月29日,整饬修缮后荣光焕发的千年古道正式开街,沿街5处景观节点和7处精品院落30个店铺同步亮相,焕然一新的古街风貌和时尚潮流的商业业态,为古街注入了全新活力。
图片
图片
而今,随着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推进,石景山区多次举办非遗展示展演、骆驼和花会走街等活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吃着面茶,听着小曲,耍耍太平鼓,看看老民俗,重拾模式口古道热闹美好的旧时光。
图片
图片
图片
八大处公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是石景山区靓丽的名片。五年来,石景山区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着力提升八大处公园管理水平、综合环境和品牌效应。
图片
图片
八大处公园以石景山区区域全面深度转型及高端绿色发展为机遇,紧紧抓住冬奥契机,深挖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景区外延,整合周边区域旅游资源,加强景区基础设施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整体游览环境以及为民服务水平,促进景区综合发展。
图片
为解决景区入口区域存在的人车混流、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问题,今年3月,组织实施八大处门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含景观工程和架空线入地工程两部分,实现优化原有交通路线、景观改造及基础设施完善等内容。努力把八大处景区打造成为展示首都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窗口。
图片
图片
对门区近88000平方米地块进行景观改造。打造门区溪水景观,形成步行广场。按照借山理水、融山融水融城的理念,把八大处优良的山水格局和自然资源转化为优美的旅游环境。
图片
对门区地块进行景观改造,将现状明渠景观化处理,结合一处长安寺等现有园林景观进行空间营造,深挖八大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舒适、自然、安全的步行文化广场。
图片
打造道路景观,将八大处路东侧步行路改为曲线设计,拓展空间,并将八大处文化介绍与种植、景石、园林小品等结合,打造道路景观。
图片
图片
八大处
图片
石景山着力于将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重阳登高节、新春祈福庙会等打造成文化活动精品,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中,道路、景观、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休闲体验。
图片
未来,石景山区将立足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京西名山古刹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整合优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展系列文化工程和多个品牌文化活动。
体现文化特色 打造首钢工业文化名片
图片
图片
首钢工业文化名片也是石景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首钢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价值最高、地位最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引领世界老工业区更新利用的历史性高度,实现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
图片
石景山区加快推进首钢工业遗存保护,推进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五一剧场、后工业景观休闲带等文化景观节点,利用原有架空管道修建空中生态景观廊道,采取“工业文明博物馆”+“工业历史遗址园”的模式,启动首钢博物馆建设,构建具有厚重工业文化质感的新型主体博物馆,深度挖掘老工业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工业遗存人文价值,延续老工业文化脉络,释放传统工业资源的生命力,与西山永定河等自然景观一起,呈现山-水-工业遗存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图片
加强文化融合 打造冬奥冰雪文化名片
石景山区加强文化融合,打造冬奥冰雪文化名片。石景山是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国家冬季训练中心的所在地,全球目光将聚焦北京石景山。第一支“北京冬奥青年先锋队”率先成立,市民冰雪体育中心投入运营,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入驻冬奥场馆紧锣密鼓建设,周边景观环境稳步提升,校园冰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冬奥新石景山”焕发出了独特生机。
图片
图片
石景山区编制《石景山区服务保障冬奥会加快冰雪体育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2年)》,成为本市首个区级服务保障冬奥的行动计划。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地,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场地将使四座冷却塔重新焕发光彩,完成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此外,还推动国家冬训中心年底完工,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大训练馆全部建成。
图片
图片
石景山还将建设20个可拆卸冰雪运动场地,改造开辟季节性、便民化、娱乐性的天然滑冰场和嬉雪场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冰雪娱乐需求。在冬奥冰雪文化培育上,石景山举办首届北京迎冬奥新春体育庙会,启动“万人剪雪花”吉尼斯世界纪录争创活动。命名16所区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所学校挂牌“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冰雪市民体验中心冰球训练馆和综合体育馆均已投入使用。驻区文创企业走进冬奥组委、全力服务冬奥,参与奥运品牌推广,进一步强化现代创新与冬奥文化符合的汇聚融合。
图片
彰显文化魅力 打造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名片
图片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作为永定河的出山口,石景山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魅力。位于首钢厂区内的石景山,海拔高度183米,被誉为“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区也因此得名。面积不大的山上不同年代的历代文物古迹就有十余处,立于山顶,不远处的永定河尽收眼底。
图片
石景山区启动对位于石景山上的建于唐代的金阁寺古建筑群的修缮工作,修复钟鼓楼、金阁殿、天王殿等建筑,恢复其历史原貌。根据规划,石景山区将通过“燕都第一仙山”文化名片擦亮工程,充分挖掘展示石景山的文化灵性与内涵,让文物古迹修复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恢复石景山的生态原貌,将这里打造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综合性地标。
图片
石景山区是永定河水利建设遗迹最集中的地区,戾陵堰、车厢渠距今1700多年,是北京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金口河水利遗址,元朝都水少监郭守敬在此凿金口、导卢沟水,灌溉土地;明清时期修建的庞村古堤“十八磴”,见证古人治理永定河的辉煌业绩,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图片
石景山区利用这些水利遗址资源,通过保护修缮十八磴古石堤等水利设施遗址遗迹,研究并创造条件恢复永定河水系古河道,同时进一步挖掘戾陵堰、车厢渠等古代水利遗址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探索镇水牛、刘娘府、柳林庄由来等永定河传说的非遗内涵,整理提炼永定河水利文化内涵,形成集生态文明、历史文化、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开放式永定河水文化展示长廊,留住永定河母亲河风采记忆,全面展示北京古都历史水环境风貌。
图片
位于永定河河道上的莲石湖是永定河城市段中最大的湖泊,以前,这里是一片干涸裸露的河床,如今碧波如镜、绿草茵茵,鸟语花香,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来此休闲游览。
图片
图片
石景山区继续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培育水生态文化,结合生态景观,实施永定河水岸绿化建设,科学布置沿线景观节点,建设永定河东岸150米景观带,增强水岸绿地的通达性。
图片
加快实施南大荒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建设跌水、喷泉、溪流等水面景观,打造一个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并重的湿地公园,同时,加强河床、堤岸、滩地、护岸生态修复,实施永定河左堤加固、节点蓄水、垂直绿化等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永定河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的和谐统一,焕发母亲河新风采。
传承文化精髓 打造八宝山红色文化名片
石景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八宝山革命公墓长眠着众多开国元勋、革命将领、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先烈英模、国际友人和仁人志士,革命前辈身上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都是一部部鲜活生动的育人教材。
图片
石景山区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推动建设八宝山红色文化纪念馆,形成红色文化园;通过开展清明诗会、红色祭扫等大型主题活动,打造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教育基地和实践课堂。近年来,石景山区推出了一批立意深远、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力作:以八宝山革命公墓红色基因作为题材的原创话剧《京西那一片晚霞》,根据解放石景山战役史实原创的历史舞台剧《模式口红色记忆》,反映衙门口棚户区改造历程的音乐快板剧《老翟的老宅》等。
图片
石景山将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工程作为全区的特色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石景山区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非遗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共建,联合组织文艺创作演出,创作弘扬军旅文化、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开展以军民团结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
图片
彰显城市魅力 打造长安金轴创意文化名片
加强长安街沿线地区环境整治,加强交通修补、风貌修补和绿地修补,自西向东呈现工业涅槃、都市现代、绿色包容的风貌特征,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
图片
图片
充分发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区位优势,融合沿线产业功能区, 打造“长安金轴”,通过加强中心城区功能协作,承接与吸引现代金融等产业聚集,推进功能性总部及新兴金融机构落户,实现金融创新要素集聚,将“长安金轴”建设成为北京市现代金融产业的重要节点,成为首都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图片
丰厚的文化资源为石景山与北京、国家、世界联通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为石景山区融入北京发展大格局、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重要支撑。石景山区牢牢抓住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新首钢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重大历史机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石小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