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授“支援”地方

图片
2021年8月11日,宁夏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会上宣布彭志科任宁夏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宁夏大学官网/图)
“调任前一周左右,我才接到学校通知。”2021年8月11日,1974年生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彭志科就任宁夏大学校长,成为上百所双一流高校中为数不多的70后校长。
2021年也是上海交大对口支援宁夏大学20周年,彭志科也成为第一位升任宁夏大学校长的上海交大教授。“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新的考验。”彭志科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近年来,高校干部流动愈加频繁。现任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永兵调任前,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2020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和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朱红军,分赴安徽大学与安徽财经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一职。而与彭志科一起调任宁夏大学的,还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王忠静,后者现任宁夏大学副校长。
对于教授们来说,到地方任职挑战不小,“最具挑战性的可能是我的一些办学理念、准备推行的改革举措,如何能与学校的实际结合得更好,从思想观念上能否很快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接受和支持。”彭志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让发展的效能最大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名校教授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有声誉之下的无形资源。
“空降”校长
到地方高校任重要职务的名校教授,大多是通过对口支援计划。二十年来,青海大学的四任校长,都是“空降”的清华教授。
2001年6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13所高校被指定为支援高校,以一对一的方式,支援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西部高校。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13所受援高校中,地处四川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是最早迎来“空降”校长的学校。2000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林祥棣出任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2002年4月,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李建保接任青海大学校长一职。彼时,43岁的李建保还担任着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长,并继续在清华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据央广网报道,到任后,李建保因工作需长期在各城市之间往返,被人称为“飞行校长”。
在此之后,清华大学分别于2005年、2009年、2013年选派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强、电机系主任梁曦东和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先后担任青海大学校长。
图片
2013年赴西宁担任青海大学校长的王光谦。(清华大学官网/图)
除了教育部的对口援助项目,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也在促成高校干部流动。
2018年9月30日,山西大学宣布,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桂田,出任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桂田到任山西大学后,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副省长张复明曾率团考察北京大学,特别提到“北大积极推动省校合作,不仅派领导干部,而且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合作科研等方面给予了山西大学大力支持和帮助”。
破格提拔是教授任校长的一大特点。黄桂田此番赴任,是从“正处”到“正厅”的跨越。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2021年5月,教育部与安徽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引发推动结构优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的通知》,特别提到“支持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安徽省属高校互派干部任职挂职”。
根据安徽财大官网消息,朱红军调任前,安徽财大校党委书记、校长丁忠明,副校长周加来、冯德连曾带领教务处、科研处、社会合作处主要负责人,赴上海财经大学商洽对口支持合作。
教授们适应吗
名校教授们“空降”到地方,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能否很快适应。
据媒体报道,清华教授们在远赴西宁之前,都在考虑科研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
关于自己手头的科研项目,彭志科认为,这是个“无法回避的事情”。“在上海交大负责的项目马上结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总体质量不会降。”在彭志科看来,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履行岗位职责”。
更多的不适应是在管理上。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王光谦是青海大学历史上第一位院士。据《人民政协报》报道,王光谦和当地人一起商量工作方案,发现回答他的都是“好好好……”。起初他认为是对方同意了,时间久了才发现,这其实只是随口应付。
正式调任前,朱红军还邀约朋友一起,到安徽财大校园里提前“踩点”。参观结束后,这位朋友建议朱红军:“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值得闯一下。”据媒体报道,朱红军在调任前专门查阅安徽财大近年来的财务报表,关注学校的科研成果数据后,“对标国内一流大学和具备博士授权点的财经类高校,仍有差距”。
图片
朱红军。(上海财经大学官方微博/图)
上海到合肥不到500公里,陈诗一则感受到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的区别。陈诗一曾对媒体表示:“在复旦觉得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在安大不尽然。”例如在安徽大学,引进人才需要从学校层层上报,而在复旦,学院在人才引进上基本可以“直接拍板”。
彭志科到任宁夏大学前也倍感压力,“宁夏大学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观念、历史欠账等因素制约,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内部体制机制活力、规划的执行力、科技成果贡献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经过了解,彭志科发现“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不差,教职工们对于学校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这又为他增加了不少信心。
“我是来给安徽干活的”
调任宁夏大学前,宁夏大学和上海交大两校机械工程学院曾开展过专业认证、CE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实质性交流合作。
到任三个多月来,彭志科重点关注评价体系、绩效工资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改建科学技术处为科学研究院与人文社科处,并全面提升学校仪器设备的运营效能和区域服务效能。”据彭志科透露,“下一步还准备成立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宁夏大学一位文科专业的老师对新校长的到来充满期待,“隔壁的青海大学,这二十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她更加关心的是,“空降的校长是工科背景,能不能为文科专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也有不少其他学科背景的教授执掌地方高校。金永兵的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理论,黄桂田的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分析,朱红军的研究领域则为资本市场的会计与财务问题。
从地方高校的角度来看,名校教授能带来的改变不仅是管理上的改革,更多是教授背后的资源。
李建保在任期间,青海大学科研项目从2001年的37项增加到2004年的106项,工科的科研经费从不足20万元增长到300多万元,并成为成为省内农牧业和工程技术类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继任者陈强接棒后,2008年,青海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据央广网报道,第三任校长梁曦东工作期间,由于学校工科发展取得成效,又被称为“工科校长”。
2016年1月,在王光谦的带领下,科技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批准建设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据青海大学校友网,2020年12月,王光谦为学校捐款50万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表示:“原来我们是对口支援,现在可以改为对口合作。”
资源来之不易。朱红军曾表示“自己就是个‘讨饭佬’”。他是这样解释如何办成事,“我经常说,我是来给安徽干活的,你们总要支持一下吧。”
校长背后的原学校,在资源衔接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彭志科特别强调了两校合作的重要性,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和部区合建学科群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继续在学科专业整合、人才互动聚合、联合科研攻关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拓展两校合建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随着名校教授的加入,部分地方高校的领导班子里,高校干部流动愈加频繁。与黄桂田同时到任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挂职山西大学副校长。2020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出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
离任后多获重用
有意思的是,地方高校也让新到任的校长们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
让王光谦和青海大学受到大量关注的,是随后王光谦提出的“天河工程”。2016年9月,“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在西宁召开,该项目旨在通过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从而解决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据王光谦称,在2013年到任青海大学前,对于黄河缺水的问题,他一直没想到办法,“来到青海后,青海的云和北京的云不一样,青海的云压着我的头,我感觉,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是连着的,我想到了天河动力学理论。”
该项目后来被公众普遍认为是“荒诞幻想项目”,2018年11月30日,青海大学官网上还发布了《王光谦院士:关于“天河工程”若干关注问题的说明》。
抛开在任期间收获的关注之外,离任后的校长,大多获得重用。
李建保离开青海大学后,担任海南大学校长一职11年。2018年10月,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
2010年,陈强担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据了解,该研究院为清华与浙江省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
2020年5月,梁曦东担任清华大学未央书院首任院长。未央书院是根据强基计划,为探索规模化培养理工结合本科人才而成立的书院。
2021年2月,山西省云冈研究院成立,杭侃担任院长。
刚卸任不久的王光谦回到了清华。2021年10月,王光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