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小小说)

文 | 郑丽丽
只要玩微信,自然知道“恭喜发财”的红包。红包称得上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此包一出,本来一潭静水的群,哗啦啦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不久后红包就被抢完;本来就活跃的群,“红包”一闪,就没了,那叫秒抢秒杀,手快有手慢无。有时候的专人专包也被劫走,发还原主时留言:看见红包就戳,手比眼快,惭愧惭愧!群里留下一地笑掉的大牙……
图片
我刚玩微信时,抢红包上瘾,称的上迷恋。只要时间允许,有红包,一定戳一戳,管它是抢了多少,哪怕就抢了一分,也美不滋地好像发了不少财,暗自眉飞色舞好一阵。有时候深夜不睡,就为了有些夜猫子多的群里,等他们发红包。眼睛熬成红兔子眼,也乐此不疲。刚开始不懂规矩,也不会发红包,人家群友大声疾呼“手气最佳接上!”咱傻傻不知自己是最佳,还在瞄着屏等下一个红包,不知被多少群友认定我是“单日不请客双日吃别人”的吝啬鬼,抠门人。等到会发红包了,看大家热热闹闹来抢,一地红包皮,也很高兴,尤其是收获了红包下面一老长串谢谢,那存在感,杠杠滴!
抢红包也有陷阱。照着那“恭喜发财”一指头戳下去,不是开门来财,竟然是洗发水,减肥药,化妆品……种种广告,大煞风景。有一次竟然是个黄色链接。抢红包抢了一肚子气,想想也怨不得人家,要没有“恭喜发财”红包包装,要没有我喜欢抢红包的毛病,人家也骗不了我。
一不小心也入过一个专抢红包的群,抢的那叫一个过瘾。可是开了挂的手气好,十次有八次我是最佳,连抢自己的红包,自己都是最佳,半天玩下来,亏损惨重。我感觉这样的群就是个变相赌博,只是少了欠债的,要钱的,群友没有多余的废话,抢与被抢,毫无温情可谈。黯然退群。
其实抢红包真耽误了不少时间,本来可以做点正经事情的,结果一屁股长在沙发上,戳戳戳,点点点,一顿忙乎下来,什么也没有干成!心里又后悔自己没有自制力:路上别说一分钱,就是一角钱,都不见有人弯腰去捡,你说一个小小红包,怎么就有这么的大的魔力,愣就把我弄的五迷三道、欲罢不能呢?!一顿自责过后,看见红包,这手指头又不听指挥了,这玩意上瘾!看见红包不点一下,就像对不起自己似的。这不能不使我想起偷菜游戏当年的疯狂:全民参与偷菜!那种光明正大做贼的感觉,太爽了,没有几个人禁得住它的诱惑。狂热的游戏后面不得不说含蕴人性的丑陋与寂寞。那么,光明正大抢红包,不得不说,也有释放人性贪婪的一面。上过瘾的,我一定不是个案!一定不是!
玩得手酸眼疼脖子僵,其实真没有发财。能维持收支平衡都不容易。有时候真心佩服群里不抢不发的朋友,他们笑看群里熙熙攘攘为包来为包往,自在着他们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偶然冒个泡凑个趣,真知灼见,俨然大家风范。我深深惭愧自己修为不够,道行不深,见包颜开,虚度了时光。
和圈里朋友小聚,说好手机全扣在桌上,不准看不准回,遵守人人对话,禁止人机互动。手机从宠儿变成趴冷桌面的,我们大家有个瞬间都不自在:手里没有手机了,怎么感觉心里没着没落,空了一大块似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离不开这个叫手机的东西,到底是它控制了我们,还是我们在使用它?话题也就围绕这个展开了。好与不好,用与不用,大家各抒己见。一位博学大姐,说的话让一圈人惊醒:“时代是向前发展的,跟不上时代注定被淘汰。手机本身无对错,是使用的人有对错。再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自己心里没有数吗?”
是呀,红包是个新生事物,本身也无对错,适当的抢枪发发,也是人之常情。要是如我以前这般上瘾自然是错在自身,应该有节制。新生事物一旦出现,也势必引起人们的注意,只要把握分寸,掌握好深浅,现代科技会带来更便捷健康的生活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当谨记: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图片
作者简介:郑丽丽,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街头中学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会员。三尺讲台演绎烟火人生,一支瘦笔放牧夕阳仄梦。在多家平台和纸媒发表各类文章几十万字。有作品入选《师者行吟》《师意盎然》《师墨飘香》。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