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科普】流行性出血热 防控知识宣传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出血、休克以及致死率较高为主要特点。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有关出血热的防控知识。
图片
一、发病特点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全年均可发病,但有两个流行高峰,即4-5月小高峰和10月到次年1月的大高峰。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此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二、传播途径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以螨媒传播。
图片
三、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起病急,高热达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面红、颈红、前胸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依次会出现少尿、多尿、血压降低等现象。
图片
四、防治措施
1、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校(园)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也可用鼠笼夹进行捕鼠灭鼠。
图片
2、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或与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食物或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在食堂、宿舍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图片
3、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知识: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群感染率。进入高发季节,若出现发烧或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图片
4、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校(园)室内外环境卫生,尤其寄宿制学校,注意床下堆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堵塞鼠洞,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老鼠入屋,做到无鼠患。
图片
5、注意个人防护: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常开窗通风,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在野外活动中不要在田间坐卧,避免直接与尘土接触,或者土地上的产生的气溶胶接触。
图片
6、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尽早规范治疗。
图片
7、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简单、可靠的办法,应尽早、全针次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规范接种程序是接种第一针后14天接种第二针,半年至一年强化接种第三针。
图片
西安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所提醒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出血热等传染性疾病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落实晨、午检:每日落实学生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患传染性疾病,需隔离期满才能上学。
◆严格管理病例:学校教师职工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班(课)。
◆及时报告疫情: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加强开窗通风:加强教室、宿舍、午休室等场所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清洁打扫,定期做好教室、宿舍、公共活动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打喷嚏要遮掩口鼻等。
编辑:周 珊
初审:张玥桐
终审:马 明
文章来源于西安卫生监督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