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手记|疫情,让世界变得温柔

图片
自镇海发生疫情以来,每天都有来自宁波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镇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很辛苦。
宁波这座城市,时时被疫情下仍在坚守的人感动着。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护士汪莉莉就是其中之一位。这两天,她的一篇抗疫手记感动了好多人。
以下是她的手记摘录——
12月6日上午10点,我接到医院召令前往镇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了近12个小时后,晚上九点半回到住处;凌晨两点再次接到命令,再次启程加入战疫。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战斗”。距离自己之前披装上阵已经快两年了,记忆已经快淡去,而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当年的情景变得鲜活。
我曾经历了两年前的武汉疫情,一直被感动着。现在的报道看到的大多是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的伟大,固然,一线的人员值得褒奖,但我觉得最应该受到夸奖的是许许多多深陷其中却报以温柔的每一个市民。
在武汉的时候,我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强。在宁波的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我们宁波人民的温暖。6号我们在镇海炼化,见识了他们很强的组织能力,我们过去的时候,体育馆上已经黑压压地排满了一堆人,志愿者有序地维持秩序,每个人之间隔开一米的距离。
但是因为突然的疫情,物资方面不能一下子跟上,之后就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等待。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很着急,反而是站在前面的小哥安慰我们,没有关系,再等等,我们不急。我们有板凳,可以坐。他们在体育馆的空地上据说已经站着等待了两个小时。还有好几个拄着拐杖的,他们不吵不闹,有序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图片
7号的时候,我在招宝山。七点多到的采样点,看到的是排得很长的队伍,志愿者们也都到位了。志愿者们真的很优秀,不仅把现场秩序维护得井井有条,而且对每一个群众都耐心解答,帮他们预约、稳定他们的情绪,真的做得很好,使我们的工作进行得非常有序。记得有一个九十岁的老奶奶,我问她排了多久的队,她说两个半小时吧,不长。我问她问什么不提前,年纪那么大照顾点可以理解啊。她说,大家都排着队,你看我身子骨也还可以,要排队的。走之前,她还跟我们说,谢谢,辛苦你们了。那时候感觉,一切都值得,毕竟,每个人都那么努力可爱。
还有很多学生,都是捧着书来的,他们安安静静地排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有人看书,有人背单词,给他们做好登记,他们都会很有礼貌地说声谢谢。真是温柔而可爱的人啊。
图片
还有很多不乏来自外乡的打工者,有江西的、安徽的、四川的,看了一下江西的居多。他们应该还在上班,穿着工作服,掏出自己身份证的时候还会很可爱地去擦一擦然后再递给我们。哎,真的是太让人感动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在疫情的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力支援,我们第一梯队能那么快地集结投入战斗得益于之前一次次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因为镇海离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最近,很多员工都是住镇海的,在封锁消息出来的时候,7号,一大半员工上不了班,还有好几百个员工凌晨出发在第一线。全民核酸,患者、陪人都需要采集核酸,这无疑又增加了医院的压力。没有慌乱,虽然科室都在超负荷运转但一切井然有序。我还想夸一夸在医院的那些同事,他们此时承受了平时双倍甚至三倍的工作量,却依旧挂念着我们在一线的同志。“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注意休息!”这是我听到最多的话。可是他们,明明也已经很疲惫了啊。
图片
手记中,汪莉莉说,现在,各家医院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在镇海的同事投入战斗,同时,核酸集结队的群里更有前仆后继的人在报着名。让我们一起战斗吧,我们一定能赢。镇海加油!宁波加油!“镇”因为有你们,让这个冬天变得暖心。
图片
编辑:胡琳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