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60篇SCI,90后美女博导红了,家世背景和求学经历引争议

12月9日,《人民日报》捧红了一位5年发60篇SCI的90后美女博导。平均每个月一篇SCI,有人说是家门显赫,有人说是水文充数,有人说是学神降临,有人说是旷世奇才,究竟哪种说法靠谱,咱们不妨来聊聊她身上的学历、家世、科研三点争议,和传媒、强国两大导向。
图片
一、学历争议
这位美女博导名叫胡玥,今年只有31岁,是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曾经以爱丁堡大学化学院最优秀毕业生的成绩博士毕业,获得了弗雷泽·司徒塔特奖(该奖项成立以来首次授予亚洲人)。
2016年,胡玥毕业回国并加入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导。5年来60多篇SCI论文,有21篇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图片
如此辉煌的学业历程,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槽点,但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对胡玥的采访中却有一处地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2008年湖北省高考前800名”的表述。
2008年,湖北已经是先出分后报志愿,而湖北省前800名选择211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是一种极其浪费分数的填报方式,以这样的位次,报考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两所985大学,没有一点问题。
图片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的公开信息,这所学校2008年在湖北省招生的最高分数只有626分,而湖北省前800名的分数最低也要接近640分,两个分数差距甚大。简单来说,要么是华科的官媒写错了高考排名,要么是胡玥本人记错了,总之湖北省800名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胡玥的优秀,毕竟她的优秀不仅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认可,还得到了爱丁堡大学的认可,这所大学的研究实力能排进英国前五。
图片
二、家世争议
华科的文章中还提到“胡玥对科研的兴趣启蒙于外公。她的外公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浙江大学,一直从事化工相关工作。儿时,胡玥常常会去外公的实验室,看着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在外公的操作下变成各样的颜色,逐渐萌生了化学兴趣。”
正是因为这一段话,有人质疑胡玥取得的成就家里长辈的庇护,因为她的外公是化工大牛,而胡玥转方向以前,一直学的是化学专业。
图片
胡玥现年31岁,按一代人25岁来算,胡玥的外公应该也是80多岁的人了。在上个世纪60年代,能够在浙江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的人,说是顶尖人才不为过。
华科的报道中还提到,大二时,胡玥在田禾院士和花建丽教授的支持下,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图片
客观地说,本科生能够在院士的指导下参与项目,这种机会的确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拥有的。我认为即便胡玥是一个幸运的人,也不能否认她身上确实有可取之处,不过我更希望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拥有同样的机会,脚下也有这样的成长之路。
三、科研争议
在2016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之前,胡玥总共有4篇“一作论文”,有人质疑这样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达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入职标准。
图片
我想,5年时间过去了,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入职标准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在入职之后,两年升到副教授,再用一年成为博导,5年内发表60多篇SCI,的确是官媒正式报道的。
不同的学科,发文的难度是不同的,化学领域的发文难度在所有理工科里面算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单纯质疑文章数量意义不大,但真正的科研人员应该认同,能够解决重大难题的人和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成功进行转化并造福社会的人,才是对国家最有价值的人。
图片
四、传媒导向、强国导向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媒体特别喜欢拿颜值和数字做文章,“美女博导”4个字,单单是摆在标题里,就已经能吸引大量的流量。可是科技部也好,教育部也好,不是一直提倡“破五唯”吗?科研×颜值,能代表什么呢?
既然我们不唯论文、不唯帽子、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是不是就不适合大肆宣传“5年60篇”?数据很重要,但是比数据更重要的,是数据分析和应用。比成果数量更重要的,是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价值。
图片
如果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奔着论文成果数量去,那是不是就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安下心来,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摸索解决重大的基础性科研问题了?如果颜值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也能获得与美女同等的关注,是不是才值得我们高兴?
对胡玥的经历和实力你怎么看?对科研的意义和价值你怎么看?你认为“美女博导”四个字应不应该拿来大肆宣传?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图片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