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怎么判定?亮码时发现码变黄或变红,怎么办?

自浙江省三地陆续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省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热线咨询组一直在为群众答疑解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后台也接到不少读者的咨询。
整合这几天新闻发布会上的权威回应等,小时新闻整理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什么是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怎么判定的?
密接:
如果您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开始曾有过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比如共同生活、同乘汽车、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车间、教室、食堂、电梯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或在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图片
次密接: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5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特别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就是我们所说的次密切接触者,也叫密接的密接。
图片
一般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图片
当你被判定为以上三类人员特别是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首先请不要慌张,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
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可以有效阻止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潜在感染者与其他人群接触,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还可以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发病人员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请积极配合调查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携带好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必备药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规定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配合体温监测和定时核酸采样工作。如期间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告知隔离点工作人员,并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2、收到浙江省疫情防控办的短信,要怎么办?
收到浙江省疫情防控办的短信提醒,表示你可能接触过新冠阳性病例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这时不要过于慌张,及时向所在的社区申报,暂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积极配合开展核酸检测;若经过核实,你确实与新冠阳性病例或中高风险地区没有交集,并且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恢复日常生活。
3、健康码变色,但社区说还没收到大数据,怎么办?
健康码变成黄码或红码之后,联系社区时,社区表示暂时还没有收到省里下发的大数据。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数据可能被下发到了户籍社区,需要等待户籍社区将数据转至居住社区;二是省里大数据下发到社区稍有延迟。如果碰到社区暂时还没收到数据的情况,或者社区电话处于忙线状态,请耐心等待。
4、没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但是健康码还是变色了,如何申诉?
进入支付宝健康码,点击下方“网络申诉”功能进行申诉。一般当天即可获取结果,如果确实无时空伴随,则会转为绿码。
5、场所码和健康码是同一个码码?到底要扫码还是亮码?
健康码的核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亮码,你打开支付宝以后,亮码通行。还有一个就是扫描场所码,之后再跳转到健康码。
场所码是为重点场所赋予的一个专用二维码,标识了该场所位置、场所名称等信息。主要是方便场所管理者对出入场所人员进行登记,核验掌握出入该场所人员健康信息,方便场所管理。
6、收到通知,要求落实“2+14”健康管理措施,或者落实“14+7”又是什么意思呢?
“2+14”:即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施14天日常健康监测。“14+7”:即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观察。
7、接到了流调电话,该如何处理,怎么确认是否是诈骗电话?
首先,流调的目的是为了查清传染病的传播链,因此流调人员仅会询问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近14日的行程等信息,绝不会涉及财产数额、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冻结等财产相关问题,否则就可能是诈骗,建议及时报警。其次,接到流调电话请不要慌张,如实回答相关提问,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8、如果在亮码时,才发现健康码变黄或变红,该怎么办?
不管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了,正确的选择首先是停下来,向自己所在社区报告或者是向场所的工作人员咨询,核查过程中把原因了解清楚。
如果是黄码,不要乘坐公共交通的方式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根据核酸检测的结果,判断下一步的措施。如果是红码,就停在原地,主动报告以后,在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核酸检测。
红码正常的规则是需要纳入管控,至少是居家隔离。按照正确的处置方式向社区报告,可以向后台提出申诉,后面根据情况进行处置。
9.居家健康观察人员需要做些什么?
1.居家健康观察人员,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在家必须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
3.在居家健康观察的第2天、第7天分别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4.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要立即向社区报告。
10.日常健康监测人员需要做些什么?
1.控制活动范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
2.外出时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
3.在日常健康监测的第3天、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综合:杭州发布、健康杭州、健康浙江、省疾控中心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