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位幸存者之一常志强:6名家人遇难,晚年为历史奔走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雕塑广场上有一座雕塑——母亲倒在血泊中,挣扎着用最后一点力气去给哭叫的儿子喂奶,旁边还坐着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在无助地哭喊。
这座雕塑以幸存者为原型创作。那个哭泣的男孩是常志强,今年93岁。
图片
常志强。
今年,又有11位幸存者相继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下61人。在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前,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位幸存者常志强及其小女儿常小梅,讲述这段历史,和其伴随一生的记忆。
一家6口遇难
痛苦记忆伴随终生
常小梅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常志强的童年经历是家里的禁忌,她只知道祖父母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其他就再也不知。父亲常志强从来不说,母亲也不让孩子们提及这事。
在常小梅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很少有笑脸,与父亲没有亲近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亲带她去走亲戚时,大雪天她的鞋子被雪浸湿了,她希望父亲能背着她走,走在前面的父亲只回过头看了她一下,就自顾自地向前走了。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常小梅说,父亲很想去看看,但是最后却放弃了。
直到1997年,父亲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他愤怒了,“我活着就是见证。”第二天,他就把写好的材料送到纪念馆。
从那年起,常志强开始向世人讲述那段让他痛彻心扉的苦难遭遇。2014年起,国家把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那一年遇到媒体去父亲家采访,常小梅才第一次听到父亲讲述那段苦难遭遇。
图片
常小梅和常志强。
1937年12月13日,年仅9岁的常志强目睹了父母亲和4个弟弟被日军杀害,姐姐被强奸,又眼看着胸口被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不到2岁的弟弟喂奶,母亲终因血流不止而死去。
从那时起,常小梅重新认识了父亲。
常志强出生于1928年2月,小时候住在南京市大光路八宝前街1号,祖父在夫子庙靠近白鹭洲的地方开了个小杂货店,小店经营得不错。
常志强是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祖父送去读私塾,那时候祖父经常把他扛在肩上,在夫子庙看杂技表演,买各种小零食吃,这是常志强童年中最为得意开心的事。
在一次纪录片拍摄时,常小梅陪父亲去了夫子庙,“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他进夫子庙的神情,就像小孩一样。他和我说起当年在今天的夫子庙小学读书的场景,兴奋的眼神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上学时的快乐。”常小梅说。
1937年12月13日凌晨,南京沦陷。城内一片火海,人们四处躲避。
1937年12月12日晚,常志强一家八人暂住在王府园。第二天早上,父母亲和4个弟弟被涌进巷子的日本兵杀害。常志强在血腥至暗的那一刻因恐惧晕倒了,因而捡一条命。他的姐姐被日本兵刺了数刀昏死过去,因此未被夺命。这是常志强一生中至暗的一天,一家6口鲜活的生命接连遇难。
图片
常小梅在以父亲经历为原型的雕塑前。
艰难为生
晚年为历史奔走
后来,常志强和幸存的姐姐辗转躲到难民区,侥幸活了下来。1938年春节,常志强10岁,他姐姐12岁。常小梅很难想象,没有父母的生活,两个少年如何继续?
在一次纪录片拍摄间隙,常小梅问起父亲,父亲的回答,让她至今想来仍心痛。
“他说,刚开始每晚都会痛哭,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的事,想到伤心的事情,回忆起父母在世时候的幸福,就会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有时白天想到了也会掉眼泪。”
为了生计,常志强打听哪里有赚钱的小买卖。他和姐姐相依为命,姐姐到纺织厂打工,他就捡松针、松果,拾柴,挖野菜……他去机场贩卖过油条和烧饼,去南京郊县贩米,然后拿到南京城里来卖,赚取辛苦的差价钱。
战争过后,常志强到当时筹备建设中的中央化工厂做勤杂工,从学徒开始,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技术岗位,负责全厂的设备管理。几年后,娶了妻子,生了四个小孩。
常小梅也在这个过程里,逐渐理解了父亲。“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痛苦,他哪来的笑容?”常小梅说。
图片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
2005年12月,常志强去日本长崎、冈山、熊本参加证言集会与和平交流。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也一直尽力宣传这段历史。
母亲离世后,常志强行动还算方便时,常小梅每周日都会把他接到家中,陪他剪纸、画画,安享晚年。眼下,常志强的身体不如从前,生活起居都由孩子们照顾。
穿过雕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有一面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常小梅祖父母的名字就在上面。
如今,知道那段历史的人多了,有需要时,常小梅依旧会替父亲去说,在她眼里,这是作为后辈应该做的。常小梅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供一个看待历史的新视角,“让公众从关注幸存者遭遇中脱离出来,更多地关注幸存者此后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这些经历对幸存者后代的影响。”
图片
常小梅。
【文字】曹嫒嫒
【摄影】吴明
【剪辑】王俊涛
【实习生】马璇
【作者】 曹嫒嫒;吴明;王俊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