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库恩:中国民主的实施构成来自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机构,不是一个竞争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先进分子。这个党由不到总人口7%的党员组成,但是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并不等同于西方政党中的执政党。”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库恩说。12月4日至15日,“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分三个阶段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社科院、中央广电总台、中国外文局承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余名嘉宾线上线下参会。
图片
库恩坦言,对很多西方人士来说,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措辞,“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既没有多党制,也没有大选,因此是不可能有什么民主的。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主制度,包括通过反馈机制吸收公众意见,例如通过民意调查了解人民对新政策的看法,以及领导干部岗位选拔的任前公示。”
库恩指出,即使中国的民主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选举形式,在中国,民主的实施构成实际上来自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美国日前举办了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在“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闭幕式上,塞尔维亚前总统、塞尔维亚对华对俄全国合作协调委员会主席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表示,有些国家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发展的秘诀,认为自己对国家及其制度、民主、人权和自由的看法具有普遍性,并经常强迫其他国家接受,“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对的。”
尼科利奇在2012年至2017年担任塞尔维亚总统。他进一步指出,那些国家强迫其他国家只接受他们的模式,破坏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明,这种做法会导致世界发生冲突,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
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在40年里减少了超过8亿贫困人口。“民主治理有着不同的模式。”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颇钦·蓬拉军指出,西方多党制下的民主和中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关键问题在于两种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带领各自人民走向持续的幸福生活,“从摇篮到坟墓,人民都应该得到国家的关心照顾。”
这位前副总理坦言,中国其实是泰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优秀典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实现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中国邀请各国在共同繁荣的理念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本国人民谋幸福,也在为世界谋大同。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实现民主的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承认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承认各国探索自身民主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是对政治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尊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在本次论坛闭幕致辞中说。
谢伏瞻说,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发展道路,必须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民主是历史的、成长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唯我独尊、垄断民主话语,将其鼓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西方的民主霸权在全球维持了几百年,如今西式民主日益衰微,西方阵营在全球力量对比中的优势地位正在下降,全球政治格局出现历史转折点。
“中华文明主张‘和合共生’‘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国主张,各国应在民主议题上平等相待,共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世界人民福祉。世界历史大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将朝着全球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多元文明将竞相绽放。以中国之治为标志的世界政治新生态正呼之欲出,人类政治文明的百花园必将因此更加多姿多彩。”谢伏瞻说。
本次“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还发布了“民主研究全球智库网络北京倡议”,包含四点主要内容:坚守和捍卫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文明形态和民主形式多样性;坚持用实践效果和人民感受衡量民主;反对借民主之名制造对抗和分裂。